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电动大咖 4973浏览 2023-07-24 IP属地: 上海

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小鹏G6,因为大家都知道,小鹏是生是死,全要看G6能否卖爆。

2023年6月29日,小鹏新车G6发布会如期而至,聚光灯下,何小鹏开场还有些紧张,但随着发布会的推进,越说越兴奋。据说小鹏G6当天订单就高达3.5万辆,销售们都忙疯了。

G6开局形势一片大好,小鹏股价也趁势大涨,发布会10天后,何小鹏微博发了一组他本人进厂拧螺丝的图文——何小鹏以此举昭告天下,G6是个大爆款,小鹏正在抓紧交付。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2017年,40岁的何小鹏从互联网行业跳到了汽车圈,加入到了李想、李斌等人的“造车中年”阵营之中。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何小鹏在2014年以43亿美金的价格将公司卖给了阿里,这让他跻身亿万富豪阵列,实现财务自由。但正当可以实现无数人梦想中的“40岁退休”时,他跳进了造车这个时代漩涡。

曾经,蔚来、小鹏、理想被视为同一战壕的战友,当然除了“造车新势力”共同的特征外,产品差异化和价格带市场相互交叉也让他们能够勾肩搭背。便宜15万的理想ONE(参数|询价)不可能成为蔚来ES8(参数|询价)的竞品,再便宜15万的G3,也威胁不到理想one。当然,曾经的交情或许已经被产品线的扩展被打破,无论是蔚来ET5(参数|询价)触及小鹏P7(参数|询价)价格带,还是小鹏G9与理想L8价格带的高度重合。

如今几经博弈,理想和小鹏、蔚来已经拉开了距离,2023年6月,理想交付首次超过了3万台。李想可谓势头正劲,春风得意,在他的舆论主阵地微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停地给曾经看不上他的同行们普及用户思维,行业常识。

而本文的主角小鹏,已经站在悬崖边缘,自从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小鹏单季度交付量暴跌45%,最惨的时候今年一季度甚至一度暴跌50%。2023年1季度小鹏整体毛利率仅为1.7%,单车毛利率更是跌至-2.5%。反映到资本市场上,小鹏的股价更是暴跌80%。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再经历至暗时刻后,G6成为了小鹏翻盘的全部希望,卖得爆不爆,关乎成败。

01

小鹏G6能卖爆吗?

对此,本文认为,总体而言,小鹏G6无论是性价比拉满的设计思路,和独特的定价思路就是奔着爆款去的。

第一,小鹏G6性价比拉满。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在平安证券对小鹏G6和Model Y(参数|询价)的核心参数对比中,二者非常接近,但小鹏无论是辅助驾驶还是搭载快充,科技配置的堆料已经拉满,而小鹏G6的最大卖点,就是它远超Model Y的续航能力以及自动驾驶能力,而且价格比Model Y便宜了6万到9万元,性价比直接拉满。

第一,小鹏G6所在定价区间竞争对手少。

小鹏G6定价20万到28万元,且主打自动驾驶和长续航,定价和定位都比较取巧,横向可比的对手不多。根据趋实报告的研究,小鹏车主的画像年收入在25万左右和50万以上两个区间,所以,20万到30万的新车价格是比较真实合理的区间。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而且放宽视野来看,纯电和SUV是成为爆款的基本条件。2022年8月以来,SUV成为纯电市场中最主流的赛道,虽然混动的占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纯电依旧占据着新能源市场近70%的份额。而且20到30万区间都是竞争较少的价格带。

总的来说,就产品和定价来看,小鹏G6是有机会卖爆的。

02

G6能卖爆 却无法拯救小鹏?

在讨论完小鹏G6的爆款依据后,本文依然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小鹏G6能否拯救小鹏?

先摆观点:不能。

首先,就是从小鹏G6的产品定位思路来看,小鹏并未改变自身的商业逻辑。

之前,电动大咖在《从狂热到崩塌:市场向造车新势力发出“病危通知书”》一文中,详细了分析造车新势力陷入危机的商业逻辑。如今把小鹏G6放入这一分析框架中,我们不难发现,小鹏G6依旧没有跳出旧有的商业路径,即使成为了爆款,也难以拯救深陷泥潭的小鹏。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左:何小鹏 中:李斌 右:李想)

概括而言:

1.造车新势力因为错过网约车市场,被迫开发个人消费市场,成为行业先行者。

2.造车新势力以“打造软件生态”“科技创新溢价”和“独特营销生态”打造了造车新范式,对整个行业有很大启发。

3.随着时间的推移,造车新势力的创新“噱头”很快变得华而不实,成了众人口中的“堆料”,市场心态的变化,让原本只靠“创新”就能高高在上的造车新势力,不得不“接地气”与前辈们同平台竞争。

4.更糟糕的是,随着中国新能源个人消费市场的全面崛起,规模体量更大的自主车企们已经开始逐步发力,以凶狠的姿态分走新能源市场份额,变相压缩了新势力们的生长空间以及能够走向成功的时间窗口。

具体到小鹏,从试图杀入主流市场起,小鹏的销量一直差强人意,其中G3销量主要是受到了自主车企比亚迪混动SUV的强烈冲击,最大的战败,则是小鹏寄予厚望、主打智能的紧凑型轿车P5。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P5原本是小鹏打开紧凑级市场的开路先锋,寄托了小鹏进入主流市场的全部希望,结果从2021年10月开售,月销量最高不过在4000辆左右,并且在2022年下半年快速下降到2000辆。如此糟糕的战绩,源于小鹏依旧将智能驾驶能力作为P5的核心卖点,造成了产品在功能和价格上与紧凑级市场的严重错配。

小鹏想的是“用10万元的车壳,加上30万元等级的智能驾驶系统,卖20万的价格”,结果,大部分用户看到的是“10万元的躯壳,却非要卖20万元,你把我当韭菜”。

可见,小鹏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依赖所谓科技溢价,导致产品定位不清晰,相比于蔚来和理想,小鹏锁定追求科技感的年轻消费群体,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这个定语一听就不是一门好生意,过于宽泛了,导致这一群体画像非常模糊。

小鹏像素级对标特斯拉,自身却没有特斯拉的强品牌效应,饼画的太大。要知道,小鹏的自动驾驶,就连试驾时都需要在APP中获取相应资格后才可以体验。

如今,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8%,大众对新能源车的要求可以说是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当新能源车还处于渗透率还不高的萌芽期时,早期消费者还非常包容,比如特斯拉最早的用户即使面对各种问题,但市场反馈的依旧是电动车相比燃油车加速快、噪音小的优势。

押注G6,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但如今面对渗透率38%的高速增长期,木桶效应开始显现,消费者对产品整体能力要求非常高,可能你续航强,自动驾驶厉害,但是只要你有一项过于明显的短板,比如售后能力,营销问题、战略定位等等。在消费者眼里,你的产品的表现就会比较差,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弃你而去。

要知道,小鹏G9就是吃了这样的亏,而牟足力气发誓要翻盘的G6,其实还需要在产品定位,营销体系方面补足短板才可能真正实现成功,否则就只能是昙花一现。

其次,高性价比的小鹏G6即使卖爆了,也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小鹏的财务利润。

在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分析,小鹏G6主打性价比是它成为爆款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这就决定了走量的小鹏G6,难以在短期内提升小鹏财务利润表现。

小鹏G6的起售价20.99万,长续航版本在23.49万。即便使用全新的扶摇平台降低了制造成本,摊薄了研发成本,但仍然只能是成本定价,利润捉襟见肘,无法带动小鹏的毛利水平。

03

尾声

何小鹏曾说:“小鹏G6不是翻身仗,一家公司不能只靠一款车。”

经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何小鹏的话并给谦辞,而是一种清醒的认知。

小鹏G6在产品上具有非常强劲的竞争力,此外,今年年初,小鹏经历了组织架构的全面调整,如长城汽车王凤英加盟小鹏,全力改组营销体系,这种新官上任和背水一战的双重BUFF,让我们更看好小鹏G6在下半年成为爆款产品。

但是从长期来看,小鹏G6的设计思路上反应出,小鹏并没有改变其旧有的商业路径,没有改变定位不清晰导致品牌力比较弱的主要矛盾,并且即使卖爆了,也不意味着在小鹏在财务数据上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被打败不意味着终结,被打垮才是。对于小鹏而言,小鹏G6的最大作用,就是提振士气,尽快帮助小鹏走出低谷,重回主牌桌,毕竟留给小鹏突围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电动大咖 5万粉丝    814作品 关注 为您介绍新能源汽车新产品、智能网联新技术、汽车共享新模式!
推荐作者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认知 关注
做有价值的二手车自媒体人
鑫仔撩车 关注
汽车圈内新车推荐达人!撩一撩圈内新车事!
摸摸爱摩托 关注
喜欢摩托,爱摩旅!分享摩托车生活。
汽车车刊报 关注
和你一起聊聊新车、看看车品
分秒汽车 关注
分分秒秒都有好看的汽车视频
非车评 关注
由汽车媒体人蛋朝主持的汽车节目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