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在2023年大环境对燃油车“如此不友好”的当下,20万内还能找到这么一台大排量自吸的新车,本身就是一件稀罕事。
所以在试驾了这么一台“稀罕”的新车后,当马自达邀请我作为媒体嘉宾谈一谈感受时,发自内心深处的,我最愿意分享的四个字是“情怀有价”。
此处的“价”,不是指价格,而是价值,是这台车通过大排量自吸的情怀,能给到消费者足够好的产品体验的“价值”。
在龙门山一整段的爬山路段中,这台马自达CX-50(参数|询价)行也所展现的动力品质,是绝对超过20万内任何小排量涡轮竞品车型的,虽然账面参数2.5L自吸188马力确实不算太高,甚至不如很多竞品的1.5T;但实话实说,对比试驾下来,只要是开过车的,都愿意选择2.5L的马自达——大排量赋予了其扭矩更平滑的储备与爆发,对比突兀的小排量涡轮机,其更淡定,也更从容,开着它行走于山路,就像将帅麾下有百万大军,心之所向便可能及;而小排量涡轮机,虽勇猛有余,但突兀的感受、嘈杂的高转速声音,就只是街上那大嗓门的小混混愣头青。
差不多的价格,差不多的尺寸,差不多的科技与智能化配置,马自达CX-50(参数|询价)行也已然在消费者最关注的核心产品力上,持平同级别任意合资与自主车型;而对比竞品,它又有着这个时代里绝无仅有的大排量自吸配AT变速箱,情怀味儿拉满,动力品质当然也不差,甚至是最好。
那么,你还有什么能拒绝它的理由呢?让我们想一想。
怕油耗高?
第一个“能拒绝马自达CX-50”的理由,相信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消费者想到的都是“油耗高”。毕竟所谓“能量守恒”,在气缸吸气量更大的基础上,燃烧所需喷射的燃油应该也更多,这是理所当然的思路。
但实际油耗表现呢?似乎和所想差距甚远。
在我们实际试驾中,几台竞品车型,马自达CX-50行也的表显数据最低;而抛开人为因素不谈,最公正的工信部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其整备质量最重的顶配款,最严苛WLTC工况不过7.4升每百公里,大幅低于燃油中型SUV的平均水准,甚至和很多新能源混动车型的6.X升馈电油耗数据也极为接近,这就足以说明其恐怖的“省油实力”。
技术,是其“省油”背后最大的支撑。除去消费者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创驰蓝天”超高压缩比、S-HLA气门间隙智能调整相关技术外,CX-50行也还是20万内罕见支持“可变缸技术”的车型,在高速行车稳定低负荷工况条件下,这台2.5L的大排量引擎可以主动关闭两个气缸,排量减半,油耗自然低。
当然,气缸的关闭与开启,整个过程是完全无感的,除去瞬时油耗的变化外,消费者完全不会察觉其动作的存在,NVH的高级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马自达品牌的全球战略车型,长安马自达CX-50行也同样也搭载有其引以为傲的GVC PLUS加速矢量控制系统升级版及人马一体驾驶评价系统,配上极为优异的大排量自吸引擎配AT变速箱,就算是新手也能将这款车开得又顺又稳,在每一个弯道上给予驾驶者一把过弯的愉悦体验。
怕智能化不给力?
第二个能想到的“拒绝”理由,大概就是智能化表现。毕竟这还是一台马自达,是一台合资车型。而合资对比自主品牌,对比造车新势力,确实在传统印象中,在智能化辅助驾驶与智能交互表现上,较为弱势。
但CX-50行也并不是这样,用一句话总结它的表现:“该坚持的地方它坚持,该学习的地方它学习”。
坚持的,自然是上面我们所说的“大排量情怀与价值”;而学习的,则是“智能化”。
自动驾驶辅助方面,马自达CX-50行也搭载有i-ACTIVSENC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前后碰撞预警、车道居中保持、并线辅助、倒车车侧预警在内的多项辅助功能,已经达到L2级自动驾驶辅助的表现,与20万内主流自主与新势力在智能驾驶维度上的表现没有差别;并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ACTIVSENC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马自达CX-50行也身上,还是全系标配,从15.98万的最入门款车型身上就有,尽显配置诚意。
智能交互方面,马自达也是在CX-50行也身上一改合资不重视“大彩电”的老毛病,10.25英寸多媒体4G中控大屏搭配马自达第三代悦联系统全系标配。在具体功能上,除常规的语音控制、4G车联网、OTA升级功能之外,车机互联也是完美支持安卓与苹果两大阵营,分别是安卓系统底层的百度CarLife以及苹果系统的CarPlay。
此外,在部分配置车型上,这套系统还支持远程控车,能执行灯光、车门、发动机启停等多项控制动作,实用性满分好评。
怕空间与性价比不足?
动力100分,智能化100分,那么不到20万级别的马自达CX-50行也到底还有哪些不足?
肯定有消费者会想,按照“成本守恒”原则,CX-50行也是否会在尺寸空间以及配置性价比上有所缩水。
但这一次,本着以更大诚意,试图换取更高市场认可度与销量的长安马自达,还是让“小黑子”们失望了。在15.98-20.68万的指导价基础上,CX-50行也虽名为“紧凑型SUV”,但实际尺寸已经达到了中型SUV的级别,其长宽高为4785*1920*1638mm,轴距2815mm,在核心的车宽与轴距数据上,都表现优异,不逊色于15-20万级别的主流自主中型SUV车型。
当然,再配上日系SUV们一贯不俗的内部空间优化设计,马自达CX-50行也的实际空间表现,绝对让人满意。
而至于配置性价比,因为车型配置款会有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以顶配为例,诸如膝部气囊、540度透明底盘影像、电动感应后备厢、主动进气格栅、自动LED大灯配自适应远近光功能、后视镜倒车自动下翻、座椅加热、12喇叭BOSE音响等等高成本加分项都是具备的,也足以看出其配置性价比了。
写在最后:
实际上,这一次的活动除了试驾环节外,还包括了露营、烧烤等环节,其实这也更符合马自达CX-50行也车型的用户需求定位,不止于能“行”,也在于能“野”(谐音),大尺寸的空间,大尺度的后备厢,还有不错的动力与通过性表现,这就是一台全能的优质合资SUV车型。
而且相比于早些年马自达品牌较高的定价策略,如今的CX-50行也明显在价格端更具诚意。所以还是那句话,情怀有价,它很值得。
如果说今年哪个新品牌最受关注,长安启源一定是其中之一。自今年8月品牌发布以来,短短三个月长安启源已经推出了四款车型,中型轿车启源A07和紧凑型轿车启源A05已经上市交付,紧凑型SU
新一代蒙迪欧家族扩列,推出搭载大马力E-混动系统的全新车型序列,新车在延续新一代蒙迪欧家族高颜值兼得大空间、高科技兼得高安全等优势基础上,凭借福特大马力E-混动系统加持,为用户带来大、快、好、省的高品质出行体验。
全球汽车精英齐聚 2023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开幕
如果不是因为Polestar 3被官宣延产,我都快忘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个叫“极星”的品牌了,就连李书福自己都说“极星声量太小,托马斯·英格拉特(极星全球CEO)干得很辛苦”。聊极星
比亚迪11月销量再破30万,理想11月销量破4万,两家车企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在各自的车型级别和价位都有很强的统治力。表面是两家成功的车企,但抽丝剥茧,后面还有一个成功的关键,两家
如果不是因为Polestar 3被官宣延产,我都快忘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个叫“极星”的品牌了,就连李书福自己都说“极星声量太小,托马斯·英格拉特(极星全球CEO)干得很辛苦”。聊极星
作者| 东关大先生出品|电动公会12月1日,各大新能源品牌不约而同地晒出了月销量成绩单,在赛道日渐拥挤、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11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已公布的名单中
今年的广州车展,火药味比以往更浓,尤其荣威D7 DMH跟比亚迪秦PLUS DM-i争锋相对,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之所以荣威D7 DMH敢正面硬刚坐镇主场的比亚迪秦PLUS DM-i
如果不是因为Polestar 3被官宣延产,我都快忘记中国汽车市场还有个叫“极星”的品牌了,就连李书福自己都说“极星声量太小,托马斯·英格拉特(极星全球CEO)干得很辛苦”。聊极星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如期来临,各家车企也进入了年终冲量的关键时刻,毕竟留给大家完成KPI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经历了年初价格战的惨烈之后,通过各种政策促销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基操,用
自从10月份见证其上市以来,车知事一想到哈弗猛龙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就是“带电带T又带锁”这句很带感的话,但因为没有深入接触过,以至于它到底有多猛还停留在想象中。前两天,趁着“哈弗全民
比亚迪:再争口气,年销没准300万毫无悬念地,比亚迪又是刚过去一个月的国内新能源厂商销量冠军:根据它在港交所公布的数据,其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在11月达到301378辆,同比增长约3
极狐阿尔法T5一经亮相,就以“超能六边形战士”的强大产品力,给出了新一代家车“全能、全优、全场景友好”的全新定义。
身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并不仅仅在中国卖,它在海外市场会有什么挫折和机遇?这里有你所不知道的比亚迪12个小故事!
谁能拒绝一个荣获TopGear年度性能汽车大奖的IONIQ 5 N呀!
沃尔沃新款S90:豪华不张扬 驾乘更舒心
日前,长安启源挑战赛——数智AI电驱站在重庆西部实验场如期举行,并籍此拉开了长安启源挑战赛大型IP活动的序幕。活动现场长安启源发布了“双十二购车盛典”权益,为用户带来实惠,营造了更
12月1日消息,阿维塔科技宣布,11月阿维塔11交付4080台,持续热销稳步攀升;阿维塔12上市热销,大定订单突破20000台,批量交付即将开启。双旗舰比翼齐飞畅销国内的同时,携手
(统计范围仅包含此前每月1日都按时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月初第一天,部分车企率先公布了上月销量成绩,截至目前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中,多数销量都有增长,不过增速明显放缓。比亚迪比亚迪1
自今年1月初特斯拉宣布降价以来,从年初到年尾,2023年各个品牌车企都在价格上做文章,或许年初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车企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会持续一整年,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似乎对于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