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起惊雷!7月26日晚间,一则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的新闻震惊汽车圈,大众汽车增资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双方将面向中国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中型车,计划于2026年推出。
此则消息一出,小鹏汽车股价直线拉升,最高涨幅一度超过42%,达到21.83美元,这也是小鹏汽车近10个月以来的最高股价。此外,双方还将在多个领域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大”与“小”的牵手,有人将此合作比喻为“反向合资”,过去数十载的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花钱购买外国车企技术的案例比比皆是,但进入电动化赛道,让外国汽车公司心甘情愿花费重资购买新势力企业技术,这还是第一次,说明了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硬实力已经获得国际认可。
那么,这次改变历史的中外合作,为何是小鹏和大众?
出息了,小鹏!
官宣合作尘埃落定后,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放出一张与何小鹏的自拍照,而何小鹏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晒出同样的照片回应,看得出来,两位汽车圈大佬的这张自拍照绝非近期拍的,也说明大众和小鹏针对合作的交涉“早有预谋”。
从大众汽车发布的合作细节中可以读出,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将成为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伙伴,该公司汇集研发、创新及采购功能,未来,这里将有超过 2000 名研发及采购专家开展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相关工作。
为什么选择小鹏汽车?其实很简单,“智能化”是小鹏汽车的金字招牌,从诞生之日起,小鹏汽车便投入重金耕耘智能化领域,一直坚持全栈自研电动汽车平台以及车联网和自动驾驶软件,并且已经拿出SEPA2.0扶摇架构、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及具备高速和城市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放眼众多国内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是最专注研发的企业,从2022年财报来分析,小鹏汽车全年研发费用达53亿元,占到营业成本的近四分之一,何小鹏曾强调为了更好触达用户、提升组织效率、平台化与模块化都是企业必须要聚焦的,而他也承认,小鹏汽车虽然将很多钱花在研发上,但转化过程中没有令消费者触达到,也就是说,消费者们未能完全感受、体验到小鹏汽车在科技研发上的优势。
这便是小鹏汽车最大的苦恼。
酒香不怕巷子深,小鹏汽车在研发、技术上的优势终于派到了用场,大众汽车在众多新能源企业中选择小鹏汽车,也正是看中其技术储备的硬实力。
小鹏和大众的合作背后远不止双方协议上的寥寥数行,何小鹏在合作官宣后的阐述中提到,大和小的携手将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品牌带到全球,显然,这次合作的最终目标绝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市场。长远来看,小鹏汽车在智能化、电动化、自动驾驶辅助能力上的技术储备将很大几率由大众汽车带到全球市场,完成产品和技术的全球输出,何小鹏当然是欣喜的,但更令大家感到兴奋的无疑是我们自主企业凭借飞跃式的技术革新得到了全球认可。
决战新能源,大众寻找帮手
为什么是大众?也很好解释,一直以来大众骑车都是转型新能源最激进、最迫切的传统企业,前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便不止一次虚心请教马斯克关于电动车的发展,双方一连串的商业互吹曾作为车圈佳话流传开来。大众汽车确实在很认真也很下本儿的发展新能源车,但截止目前取得的成绩却无法令大家满意,以ID.家族标杆之作ID.3为例,从2021年引入国内后,月销量始终在2000辆左右徘徊,而翻开大众集团上半年的全球销量,其中纯电动车交付量同比增长48%至32.16万辆,但这一增长主要由欧洲市场带来,大众集团纯电动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仅为6.24万辆,同比下降约2%。
对于大众汽车这般世界级汽车巨头,其拥有对市场非常敏锐的嗅觉和前瞻性,大众汽车高层多次提出中国市场对于纯电车发展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中国纯电车市场的激烈、残酷,更为重要的是,大众斥巨资打造的MEB平台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没有体现出预期的竞争力,由“南北大众”国产的ID.家族纯电车虽然入局早、规模尚可,但与自主品牌、新势力产品的差距较为明显。
更令大众汽车上下感到焦虑的是来自市场份额、地位的下降,从乘联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新能源厂商零售排行榜中,比亚迪交出115.4万辆占据帮手,特斯拉和广汽埃安位列二、三,而南北大众并未进入前十榜单内。既然大众汽车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在中国纯电车市场重新夺回主导地位,那么大众汽车亟需寻找帮手,贝瑞德在谈到与小鹏的合作时表示:“与小鹏汽车的携手,让我们在中国的关键技术领域有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注意“关键技术”一词,大众汽车在智能化、电动化赛道所欠缺的软件能力,正是小鹏汽车最擅长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而对于大众汽车如此体量的“大象”,光找一家帮手显然不够,于是,大众汽车集团还官宣了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新闻。
大笔一挥,两笔合作尘埃落定,大众汽车为大众品牌、奥迪品牌均找到了强有力合作伙伴,大众汽车正试图通过全新的合作形式打造更多“在中国,为中国”的车型,也是在为全面落实2030年发展规划积蓄力量。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全球2859万辆下线,产业出海新阶段
bZ5新车进化下线,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吉利首度公开私有化极氪账本 预计每年可在研发环节节省数十亿
泳池对手,公路队友!孙杨潘展乐同开极氪,速度激情双线拉满
突发!新势力黑马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300亿烧光后何去何从?
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何小鹏痛斥三倍薪资挖人!小米躺枪?小鹏公关紧急灭火! #小鹏汽车 #何小鹏 #雷军 #汽车圈
这是炸裂的开局,更是全面走高的开始。
2026款零跑C10上市:以四大进阶重塑14万级家用SUV价值标杆
「双豹争锋」演绎科技越野与豪华智驾新范式,见证豹力美学在济南绽放
当BBA车主提走14万级纯电轿车,这场面足以颠覆行业认知。
保时捷电动车战略受阻,中国市场疲软是核心问题所在!
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投产,“渝车出海”启新篇
最近赛力斯公布了今年4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 2025年4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488辆,同比增长12.99%;前4月累计销量86040辆,同比下降29.87%。该数据中含有问界销量数据,但是目前鸿蒙智行没有给出问界单一品牌的准确销量数据作为参考。
捷途旅行者保驾护航 圆满完成科考保障车任务
2025年4月一汽奔腾旗下微型电动车奔腾小马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销量答卷:单月零售销量5095台,较3月的8776台环比下滑41.94%,降幅超过四成。这一数据与去年相比形成鲜明反差,要知道奔腾小马自2024年5月28日正式上市以来一直是该细分市场的热销车型,在2024年11......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迈入产业出海新阶段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芯”!5月16日,长安福特为了向消费者展现扎实制造功底、领先大马力E混动技术以及福特锐界L混动版的整车耐用品质,邀请真实车主回厂,在杭州工厂举办“开不坏的大马力E混动”主题直播。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一汽丰田决定召回部分车辆。此次召回共计10892辆,涵盖了2025年2月11日至4月11日生产的10799辆RAV4荣放,以及2月11日至3月27日生产的93辆凌放HARRIER。究其原因,是生产设备程序设置失误,致使后轮悬架下支臂的前束调整螺......
为何国产汽车评价容易两极化,打造的高端汽车究竟缺少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