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智驾网 4浏览 2023-08-10 IP属地: 辽宁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从表面上看,降价是车企向消费者的一种让利促销手段。然而从宏观的层面来讲,今年持续的降价已引发了中国车市格局的转变。对于汽车企业,每一次降价决策背后需要整个体系的支撑。进入2023年以来三次接力式的降价浪潮,正让油电同价、中外同价、中国品牌主导国内市场成为现实。

文丨智驾网 长金

编辑|浪浪山上的小猪妖

王传福在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的演讲刷屏,他的多次哽咽让无数人动容。

虽然对比亚迪品牌网间有两个观点对立的阵营,对长城与比亚迪的举报立场也不同,但不得不说,“才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营销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王传福关于中国正成为汽车强国,正在向世界输出世界级品牌的判断获得了共鸣。

而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呈现的变化远不止于此,它更深刻更有历史意义。

而这样的变化正是在汽车厂商一轮轮的降价下推动促成的。

进入2023年下半年,在“刺激汽车消费”的大背景下,诸多车企再次启动了新一轮降价,自今年春季,湖北武汉掀起降价攻势之后,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已先后有三次成规模、接力式的降价。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意图呼吁理性定价,但不久即自行宣布所谓的价格同盟破灭。

降价很显然并非车企有巨大的降价空间,而是竞争使然,不降价就卖不出去,不降价就没有活路。‍‍‍‍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在最新一轮的降价中既有合资品牌,也有新势力品牌,涉及车型既包括新能源车型,也包括燃油车型。

其中,欧拉好猫和好猫GT优惠2.2万元,优惠后起售价10.78万元;闪电猫优惠3万元,优惠后售价为15.98万元。

2022款哪吒S降价3万元,自8月5日起,售价区间降为15.98-26.98万元。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零跑C11和C01降价2万元,调整后C11 650智享版售价为18.98万元,C01 606智享版售价为17.38万元。

上汽大众也针对旗下10款车型进行了降价,最高降幅6万元。

这一波波看似简单的降价,正在深刻影响国内的车市格局。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中国车市经历了萌芽、井喷、新能源化、智联化、新冠疫情等诸多阶段的考验,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具特点的顶流市场,进口、合资、新势力、老牌自主等各方面造车势力的竞争本就进入了胶着状态,如今在一轮轮的降价驱动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呈现出三个历史性的变化成为现实:

1.新能源价格门槛降低,油电同价;

2.中国品牌份额占比过半,中国品牌呈现主导国内市场趋势;

3.中外汽车品牌同级车型正接近同一价位,合资车型品牌溢价能力持续衰减。

这些变化背后既有中国品牌技术研发投入收获回报的因素,也与中国消费者消费理念和用车需求更为成熟有关。

01.

新能源价格门槛降低,车市呈现油电同价

在新能源车刚刚入市的阶段,电动车比同级汽油车更贵曾一度是市场共识。

今天,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上涨的同时,也带熟了整个产业链,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正呈现出规模化生产,燃油车与电动车价格正日益趋同、油电同价已成为现实。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以市场空间较大的轿车和SUV两大市场为例,在15万元区间的家轿市场中,7月份的销量冠军是比亚迪秦PLUS,其2023款车型的价格为9.98-17.68万元,包括了插混和纯电两类车型。

排在亚军的是日产轩逸,其2023款超混电驱版车型相当于一款浅充浅放型的增程式电动车,价格为13.89-17.49万元;其2023款1.6L汽油车型的价格为11.9-13.39万元。

排在第三名的是大众朗逸,其2023款1.5L和1.5T汽油发动机自动挡车型的价格为12.09-15.19万元。

之后依次是价格为12.79-17.29万元的汽油车型大众速腾,以及价格为13.98-17.98万元的纯电车型AION S。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而在15万元区间的紧凑型SUV市场,7月份的销量冠军是比亚迪宋PLUS,价格为15.48-21.99万元,包括了插混和纯电两类车型。

亚军是纯电车型比亚迪元PLUS,价格为13.98-16.78万元;第三名是汽油车型长安CS75 PLUS,价格为11.79-15.49万元。

之后依次是价格为13.58-15.98万元的插混车型比亚迪宋Pro DM-i,以及价格为11.98-18.98万元的纯电车型AION Y。

通过以上车型的价格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同级别市场中的汽油、混动、纯电车型的价格已经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销量领先的车型中,汽油车已经不多,插混、纯电等电驱车型占据了主导地位。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当前的车市之所以会呈现油电同价的格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成熟,电动车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这些因素推动了电动车的价格开始与汽油车趋同。

第二,规模效应。

国内电动车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制造商和供应商将能够实现更大的经济规模效应,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电动车价格与汽油车价格趋同。

第三,消费需求的转变。

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可持续出行方式的需求增加,使得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兴趣增加。随着电动车的性能、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进一步改进,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智联卖点更加突出的电动车,从而推动汽油车与电动车价格趋同。

需要注意的是,油电同价的趋势刚刚开始显现,电动车在具体价格上依旧要比同级汽油车略高一点,之后仍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电动车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还面临不小的挑战,电池成本、充电设施建设的成本仍然相对较高。

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电动车将持续降价已是业界共识,油电同价已不仅仅是趋势,而随着动力电池成本依然有巨大的降价空间,电机等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将进一步降本,电动车比同级燃油车便宜的一幕也并遥远。

02.

中国品牌排名领先,车市份额占比过半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在2023年上半年狭义乘用车零售量排名中,比亚迪以115.5万辆占据第一位,同比增长80.8%。

位居第二名的是一汽-大众,上半年零售量为83.9万辆;第三名是长安汽车,上半年零售量为63.1万辆。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在这组数据中,值得关注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中国品牌的排名靠前,曾经的合资巨头已经位置后移。

其中,在排名前三的品牌里,中国品牌有2个;在排名前五的品牌里,中国品牌有3个,堪称占据了主导。虽然在整体排名前十的品牌中,中国品牌仅有3个,但却占据了第一、第三、第四位,这一领衔地位的达成,是最具市场价值的。

第二,排名前十的中国品牌全部实现同比增长,而合资品牌大多都在下降。

在合资品牌中,除了一汽丰田和华晨宝马分别实现了4.8%和7.6%的同比增长,其余全部都是同比下滑。其中包括了位居第二的一汽-大众,同比下降了2.8%,下滑最明显的东风日产的降幅则达到了24.4%。

此外,虽然一汽丰田和华晨宝马实现了同比增长,但他们的整体排名却比较靠后,分别排在第八和第十位,整体市场体量在前十名中相对较小。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而据乘联会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品牌的市场销量在各国别品牌总体销量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进入2023年以来,中国品牌的占比都在50%以上,其中4月最高一度达到了56.1%。

综合而言,中国品牌的快速壮大成为了国内车市格局变化的原动力。

中国品牌在各个级别车型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在设计、工艺、配置、性能等方面都已不落下风。这大大稀释了合资品牌的综合号召力,令中国品牌从曾经的模仿、仰视合资品牌,变成了平视的正常视角。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的迭代能力和技术活力明显更胜一筹,这进一步拉大了其在销售市场的竞争优势。直至最近出现了大众寻求与小鹏合作、奥迪寻求与上汽合作这样“反向输出技术”的案例,中国品牌开始迈入被人仰视的新阶段。

03.

合资车型品牌溢价能力持续衰减

多年来,中国车市一直保持着合资品牌比中国品牌形象更好、产品更优、价格更贵的认知。

随着中国品牌的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以及市场销量的稳步增长,这一局面已经悄然改变。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当前,中国品牌的销量占比超过了一半,合资品牌正被持续挤压。这一局面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合资品牌的溢价能力大幅缩水。

一方面,消费者对同级车型合资品牌应该更贵的认知已经淡化;另一方面,热销合资车型加价提车的情况也明显改善。

中国品牌多年来在技术、质量、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方面的实力提升,已经拉平了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而在部分核心技术领域,例如:智能化、互联化、电动化方面,中国品牌甚至实现了超越,开始领先于合资品牌。

当中国品牌的性价比开始占优,合资品牌的溢价能力下降就成了必然。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曾经长期加价提车的丰田汉兰达,如今换代车型也不再加价,而曾经需要加价四五十万元才能买到的丰田埃尔法,如今市场销量也开始下滑。不久前,智驾网撰文《MPV加价提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自主品牌成为主导者》的稿件,对高端MPV市场进行过分析。

眼下,合资品牌正在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着手提高产品竞争力以贴合消费需求。合资品牌也开始适应溢价能力下降的事实,逐渐学会以平等的身份与中国品牌展开市场竞争。

一年三轮接力式“降价潮”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三大历史性转变

从车市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讲,品牌溢价终将随着中国车市的成熟而近乎于消散,各级别车型的价值都由其产品本身决定,各品牌之间只有调性、定位的区别,而基本不再有因国别身份带来的溢价能力差别。

2023年已经过半,持续的降价当然对消费者是幸事,对于各大车企则是甘苦自知,像长城这样的品牌也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但正是这样的贴身肉搏让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半年来发生的变化正成为中国车市值得被铭记的里程碑。

王传福在今天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的哽咽则是这一现象的生动注脚。‍‍‍‍‍‍‍‍‍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智驾网 2万粉丝    2562作品 关注 有温度的汽车科技媒体,智驾传媒拥有智驾网、智驾杂志、智驾新媒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