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汽车圈的人都知道,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卷出”了新高度,不少汽车厂商都在主动宣布降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汽“电动双杰”,同时定位也都是全球电动车的大众ID.3和MG MULAN也选择降价:在ID.3宣布降价后不久,MG MULAN也推出了24000元的限时政策,面对这2款有政策支持、定位相近的纯电动汽车,许多消费者不知道如何选择。
今天我们就做个对比,看看大众ID.3和MG MULAN,谁是更好的选择?
饱满圆润VS跨界动感,哪款是你的菜?
从定位来看,ID.3和MG MULAN不仅都是纯电紧凑型车,而且主打市场都是年轻人的市场,而想要赢得年轻人的青睐,首先就得有不错的颜值。那么,ID.3和MG MULAN的颜值,能让年轻人“心动”吗?
我们先看ID.3。
整体来看,ID.3采用了圆润饱满的车身线条设计,前脸处的贯穿式灯带与两侧大灯相连,并且,这套大灯组的造型微微上扬,既兼顾了科技感,也多了一份呆萌可爱的视觉效果。
侧面来看,ID.3还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双拼色风格,整车看起来比较潮流时尚。
再看MG MULAN。
其采用了明显的跨界设计风格,整车姿态比较灵动,没有太多复杂的线条装饰。具体来看,MG MULAN的前脸搭载了灵动科技矩阵大灯,搭配主动进气格栅、竖条参数化设计的碳纤维竞技前唇,年轻化气息比较强。
视线再转到车侧处,MG MULAN采用了简单的双腰线修饰;车尾部分,MG MULAN则是搭载了镂空双幅气动悬浮尾翼。
再看内饰设计。
大众ID.3的内饰设计采用了极简设计思路,中控台、座椅织物面料等部位的色彩与外观色彩保持一致,使得整个座舱看上去年轻又前卫。而且,ID.3搭载了悬浮式设计的5.3英寸液晶仪表盘+10英寸中控屏,科技感较强。
MG MULAN的内饰设计也比较简洁大气,几乎所有的线条都是横平竖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厢的视觉宽度;并且,大量搪塑软材质的使用让可触及的区域的手感更柔软,再加上麂皮材质、高亮黑喷漆材质,质感不俗。
屏幕方面,MG MULAN的10.25寸多彩中控屏、7英寸液晶仪表盘的双悬浮屏搭配7个功能按键,并搭载了斑马维纳斯2.0智能系统,具备90秒连续语音、智能App车控等功能。
都是“四轮四角”布局,谁更舒适?
在外观设计上,ID.3和MG MULAN各有特点,那在空间方面,这两款都采用了“四轮四角”布局的车型,又分别能带来怎样的体验呢?
既然聊空间,那首先我们得聊聊尺寸。
车身尺寸方面,ID.3的长x宽x高分别为4261x1778x1568mm,轴距为2765mm;MG MULAN的长x宽x高分别为4287x1836x1516mm,轴距为2705mm,两者互有优势。
实际乘坐体验上,ID.3后排的纯平地台省出了不少脚下空间,同时,座椅由织物和皮革两种面料拼接而成,舒适性不错,但座椅有明显的抬高,因此压缩了一定的头部空间。
从实际体验来看,MG MULAN的实际乘坐空间表现接近中级车水平,座椅比较宽大,同时全系标配主驾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功能。有些可惜的是,地台有微微隆起,好在对中间乘客影响不算大。
储物空间方面,全车设计了28处便利储物空间,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最大行李容积可达986L。
驾控性能PK,谁的实力更强?
在动力布局方面,ID.3和MG MULAN还均采用了后置后驱的动力形式。那么,在年轻群体关注的动力操控方面,这2款电动车能带来良好的驾控感受吗?
我们先来看看ID.3的动力参数。
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25kW,峰值扭矩310N·m,百公里加速时间8秒,能覆盖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MG MULAN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330kW,峰值扭矩600N·m,破百时间仅需3.8秒,动力性能更强一些。
在实际驾驶过程中,ID.3的底盘继承了大众家族的德系操控,大小震动过滤得干脆利落,底盘比较有韧性,有一定的高级感。
至于MG MULAN,得益于50:50轴荷比和五连杆独立后悬架,这款电动车的驾控表现比较出色,一定程度上能做到“车随人动”,并且它的转弯半径仅有5.3m,入弯姿态比较稳健,结合较低的离地间隙和重心,车辆快速过弯时候也能有不错的侧向支撑性。
不过MG MULAN高速时候的转向手感稍重,刚开始驾驶这款车的用户,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续航和安全,表现如何?
动力性能是电动车的核心产品力之一,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备受消费者关注。
ID.3和MG MULAN的续航表现又如何呢?
ID.3的最高续航为450km,这样的续航足够覆盖用户的用车需求,也能满足用户的跨城市出行需求,不过MG MULAN的续航会更高一些,达到520km。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性方面,ID.3车身的高强度及以上钢材占比86%,热成型钢占整车24%,还在车身关键部位采用了1500MPa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电池包还应用了铝合金下壳体框架、120道飞行激光焊接加持的底部护板等材质。
MG MULAN的安全性也不赖,其不仅达到了Euro NCAP欧洲五星安全标准,采用了三重防撞梁设计、CPM电容应用,以及拥有上汽“魔方”电池的“零热失控”防护体系,并采用了REACH法规环保标准工程材料,还通过了欧盟ECE认证及E-MARK认证。
结束语
作为合资大厂出品的纯电车型,大众ID.3产品力均衡,用户想要的基本能给到,降价后更值得考虑。
而同样是上汽出品,MG MULAN不仅在年轻化的设计上有亮点,而且在舒适性、驾控和续航等方面稍占优势。
那么,你觉得大众ID.3和MG MULAN,谁更能赢得你的青睐呢?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力争2027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并推动其与电网融合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作为超快充领域引领者,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极氪......
近日工信部核查了2016-2020年间车企的新能源补贴,有些车企因为车辆的要求并不能满足新能源补贴标准,所以对补贴金额做了核减。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黄牛的“业务触角”正伸向新能源汽车赛道。近日,某二手交易平台涌现大量高价求购岚图FREE+订单的帖子,甚至有用户发帖“愿用某新势力YU7订单加价交换FREE+提车名额”。这场订单争夺战的源头,是7月12日岚图FREE+的正式上市——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与鸿蒙座舱5.......
纯电小钢炮,外观足够战斗,年轻人会喜欢埃安UT Ultra吗?
沉没成本和战略转向,该如何权衡?
整体变化不大,还是那些车。
从CBD到无人区, 纵横G700带来了全地形豪华电混越野SUV应有的素质。
比亚迪与足球少年赴梦世界舞台
最近,2025长春车展上的一汽奔腾成了行业焦点。不是因为什么高调发布,而是他们旗下的“悦意双子星”——悦意03和悦意07,上市仅三个月就累计交付突破1.6万辆,这波成绩确实有点惊艳。
吉利控股集团上半年总销量193万辆 同比增长30% 新能源销量超百万
全球化的经验
15万左右的价格下,把“高配”变“标配”,哈弗猛龙燃油版值得选?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我介意别人的老婆也长得像刘亦菲。”
我又相信爱情了!看着他们,你也一定相信。这对00后情侣用500天时间,在杭州与上海之间跑出22万公里爱情轨迹,相当于绕地球5.5圈的距离,每天400公里的往返,到底怎么坚持下来的?答案藏在阿维塔12的智驾系统里——18.6万公里的辅助驾驶里程,占总里程的85%,这组数据揭开了长途......
在近期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谈起比亚迪,说“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
7月12日,长安福特东南区在杭州千岛湖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试驾活动,专注于福特蒙迪欧“大马力E混动”车型的全场景性能体验。此次试驾覆盖了城市街道和场地试驾,全方位展示了这款E生代混动座驾的卓越实力。
开的越多,越是觉得不对,和特斯拉Model 3差价高达15万,却有不输特斯拉的体验。 高阶智驾、座椅按摩、大空间、高颜值......这真的是2万美元能买到的车?
比亚迪助力中国足球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