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电动汽车用户都认可一个用车习惯:
能用慢充不用快充,少用快充对电池好。
你认可吗?
目前所有电动汽车都还在用锂离子电池,充电和放电都是化学反应,是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脱嵌与嵌入;理论上充电的速度快或慢对于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应该有影响,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用快充容易损伤电池呢?貌似都说不个所以然。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温度。
下面先来看一看锂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概念,挺有意思。
当然动力电池的温度达到45摄氏度左右的时候,电池化学反应平衡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温度再高一二十度的话,充电材料的特性会下降,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所以理论上频繁的用快充确实会损伤动力电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结果;用快充频率最高的电动汽车是商用车型,包括出租车、网约车和大型客货车,这些车至少一天充一次电,甚至一天要充两次电,但是这些电池达到更换标准的循环充放次数实际与家用车相当。
结果表明使用快充并没有更多的对动力电池造成损伤,这个结果似乎很难接受,于是就有机构对车辆进行了数据统计;比如Recurring Automatic这家美国研究机构就对上万辆特斯拉汽车进行了跟踪和记录,最终验证的结果也是用快充和慢充对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是相当的。
这又要怎么解释呢?
原因还是“温度”。
前面讲到了会对动力电池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是温度,那就控制温度!其实高效率的充电本身并不会影响使用寿命,快一些的化学反应和慢一些的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没有差异的。现在需要的做的是在快充的过程中有效地对动力电池组进行温度控制,保证动力电池在最佳温度工况区间内。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要进行高标准的散热,这样就能保证快充状态下不损伤动力电池了。
显而易见,超充是有绝对意义的!超高压和高功率充电可以有效缩短车辆充电时间,降低车辆的充电时间成本。而且超高功率充电并不用有任何担心,因其选择了超高功率充电平台就必然会对应的进行散热系统的加强,会保证动力电池组在充电时的安全温度;所以作为汽车用户不仅不用排斥超充,还应该将相同价格区间内具备超充的同级车作为首选项。
超充被唱衰的理由非常简单,一点就透。
现在总有个别汽车品牌在讲快充不好、超充尤其对动力电池不好,对于这种超高压充电技术是排斥的;提摆出的道理就是频繁用超充和快充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讲到会影响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然而客观事实是这些使用超充的车辆貌似普遍没有动力电池组自燃的案例,并且这些品牌的车辆往往会提供动力电池组的终身质保;也就是说即便退一万步来讲,就算超充真的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可是这些品牌的车辆是可以零成本更换动力电池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用车成本。
至于安全性能已经无需赘述,只要做好温控即可。
那么少部分唱衰超充技术的汽车品牌为何要违背客观事实的讲一些假话呢?——原因在于制造成本。
普通400V充电平台是应用最多的标准,这种充电平台需要的是“硅基半导体”
超充800V充电平台是即将普及的标准,这种充电平台需要的是“碳化硅半导体”
不要小看这几个字的差异,碳化硅半导体的制造成本要高于硅基半导体,可是超充平台又不得使用高标准的碳化硅半导体;如果全部应用高标准半导体,车辆的制造成本至少要提高10%。
所以才会有些汽车制造商唱衰超充,根本原因是这些汽车制造商不想要压缩车辆的利润,于是就要编织出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理由来唱衰无视成本上涨而率先应用超充技术的汽车品牌。比如小鹏汽车、岚图汽车、埃安昊铂等自主新势力品牌就被质疑过,然而这些具备超充平台的车辆始终有着理想的表现;那么现在就不用再疑虑了,超充一定是会普及的,能够提升电动汽车用车便利性的技术一定会得到行业的认可,这不是少数“绊脚石”能改变的结果。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设计师开窍了?博越新皮肤年轻十岁,老车主看完想换车?
如果您调低胎压就是“未遵守用户手册说明”,或会影响相关保修权益,如果您担心这一点,那就不得不承担偏高胎压弊大于利的所有后果,希望雨季这些车主都慢速行车,尽量避免打滑吧
2025年7月21日,比亚迪在深汕工厂举行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比亚迪达成全新里程碑,超级四电旗舰轿车仰望U7作为下线车型亮相。
【E汽车】广汽集团:大象转身的魄力
全系新增续航、驾控升级 2026款吉利银河E5升级不加价
【E汽车】吉利博越PRO实车曝光
【E汽车】2026款吉利银河E5售价10.98~14.58万元
从品类创新到全球布局,长城汽车35年打造中国智造新标杆
50km/h飞下百米悬崖还能开门?领克 Z20:安全测试只是我的基础课
【E汽车】五菱之光EV305km进取型正式上市
高能超享SUV,比亚迪海狮06正式上市 售价13.98万-16.38万
13.98万中型新能源SUV!电动车再压燃油车一头!
比亚迪海狮06 DM-i/EV正式上市,售13.98万元起
“智驾”事故到底谁负责?公安部定调了!
在全球化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7月24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宝马”)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集团”)正式签署 “共建绿色汽车产业链” 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成立行业首家绿电合资公司,共同开发100万千瓦陆上风......
售价13.98万起 比亚迪海狮06正式上市
零跑汽车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 零跑B01正式上市
最高规格会议和几场高级会议,给新能源汽车发展套上“紧箍咒”。
天神之眼实测: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到底如何?新手能秒变老司机?
【E汽车】北汽极狐首款A0级车型T1官图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