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汽车大事记 3569浏览 2023-10-10 IP属地: 湖北

没有一家新势力,可以拒绝增程技术。

小米也不例外。国庆长假期间,闷声发大财的小米悄咪咪地上线了多个汽车业务相关职位,

关键是,这些职位都和增程技术相关,包括: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燃油系统工程师、排气系统工程师等。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多位知情人士处透露,小米汽车已确定开发增程式电动车,“已经规划了相关的增程产品,也在寻找增程车的产品突破点”。

新造车背景的零跑和哪吒选择了增程,传统车企背景的深蓝选择了增程,手机背景的问界选择了增程,如今,姗姗来迟的小米汽车也想靠增程抢占一些成本优势,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增程技术,有人认为这是技术的倒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 冯思翰、长城魏牌 CEO 李瑞峰都曾公开表示:“增程式是落后的技术。”

增程技术落不落后咱们暂且不下定论,但是,大事君认为,这项为汽车巨头所“不耻”的落后技术,很可能恰恰是后进者小米逆风翻盘的关键。

01 单靠纯电路线难以快速逆袭

为什么说小米逆风翻盘要靠增程?

消费者和友商的鲜活案例就摆在眼前。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增程式乘用车销量达31.4万辆,同比增长159.08%,较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位数增速,增程式俨然成为新能源汽车提高增量的新赛道。

作为首家通过增程技术成功吃到螃蟹的车企,理想汽车更是率先成为了一众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实现盈利的车企,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达到473.4亿元,净利润为32.4亿元,填平了之前三年的累计亏损。二季度的毛利率更是达到21.8%,比特斯拉还能赚钱。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看到理想赚得盆满钵满,顶着亏损卖车的友商又怎能不心动呢?去年以来,包括零跑、深蓝、哪吒、岚图、问界等来自不同背景的新能源车企,均基于增程产品的布局,实现了销量上值得飞跃。

今年8月下旬的采访中,长安深蓝CEO邓承浩表示,早期深蓝增程车型销量占比70%左右,现在占比更是达到80%。此外,以零跑C11为例,纯电版的零跑C11去年月销量巅峰也才也不过6500辆水平,但是今年3月份增程版上市后,C11的单车型销量快速提升,8月更实现了单车月销量过万,1-8月累计销量更是同比大涨47.3%。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增程动力对于新造车品牌的增长助力可见一斑。同时,也彰显了纯电车型的弱势,如邓承浩所说,纯电车型对于深蓝销量贡献只剩下20%,还有大火的腾势D9,近一年内纯电车型销量只有DM-i车型的1/16。由此可见,现阶段新造车品牌要想单靠纯电路线快速实现逆袭,无异于痴人说梦。

相反,对于增程路线的发展,行业给出了十分乐观的预期。今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增程式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25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60%以上。

事实上,小米对增程也并非临时起意了,早在7月初,就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最近在从理想挖人,大概率也要搞增程了。”

作为消费电子市场出了名的“价格屠夫”,造车选择增程技术路线,无疑也是更符合小米作风的路线。

02 “落后”的增程技术,成了新造车的香饽饽

有意思的是,就在一年前,时任长城魏牌CEO的李瑞峰曾针对增程技术激情开炮,直接剑指余承东,“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此外,大众中国CEO早在三年前曾直言,“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借助化石燃料的燃烧为汽车动力系统发电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也表示,增程式已经是过时的技术,发展潜力不大。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然而,现在正是这项被认为是“落后的”“发展潜力不大的”增程技术,不仅成了新造车企业的香饽饽,而且还把这些看不起增程的传统车企们,打得满地找牙。

增程技术到底有什么魔力,在车企巨头口诛笔伐的同时还能让新造车和消费者趋之若鹜呢?简单来说,就是“多快好省”。

正如李想所说,2023到2025年,会是智能电动车关键的淘汰期,而王传福也说,当下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车企在未来3-5年如果没冲上去,就没机会了。

而在纯电、插电混动和增程之间,增程无疑是最快实现技术量产以及成本优势的路线。

某种意义上,李瑞峰说的确实是对的,增程技术确实要比插电混动技术要更加简单粗暴。同时,这也意味着增程技术的技术门槛更低。

增程车型虽然和插电混动一样,都有两套动力系统,但是内燃机不参与驱动,只负责给电池充电,工况单一,发动机能始终保持高效率运行,而电机也只负责纯电驱动(少部分增程式车型采用HEV串并联的动力模式),所以增程车型的动力结构、电控系统、设计和制造相对简单,后期也易于维护。

同样是可油可电,插电混动技术由于兼顾EV纯电模式、HEV油电串联模式、HEV油电并联模式以及发动机直驱4种模式,所以结构较为复杂,对电控系统、发动机、电机的要求会更高,技术难度偏大,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积累的发动机技术作为支撑,而多数新势力车企并不具备成熟的内燃机技术,所以增程技术无疑他们进军造车领域更加快速高效的选择。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除了技术门槛低之外,增程车型由于无需搭载大电池,所以相较于纯电车型会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一台紧凑型SUV需要要达到500到600公里,电池成本大约为七八万,如果加上13%的购置税以及保修、运费等成本,只算电池的成本就快赶上一台纯燃油紧凑型SUV整车的价格。

此外,纯电车型还有一大痛点就是续航焦虑,日常充满一次电半小时起步已经算快了,要是节假日高速上面对浩浩荡荡的排队充电队伍,没个大几小时都别想充上电,要是遇上堵着,卡在路上更是叫天天不应。而增程在充电桩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加油补能,一劳永逸。

所以说,增程车型很好地解决了纯电车型高成本和续航焦虑这两大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结构布局更加简化,所以增程车型相比插电混动车型可以容纳更大的电池,市面上大多数增程车型在200公里左右,前不久零跑新款C11更是直接把纯电续航干到了300公里,而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能达到150公里基本已经是竞品的天花板。

这意味着,相比插电混动车型,增程车型在日常城市通勤中的使用体验更加接近纯电,一周充一次电不是问题。虽然高速工况下,增程车相比插混车型油耗普遍偏高,但是对于家用车型城市通勤为主的出行需求,增城技术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不可否认,从技术层面来看,增程技术确实不如插电混动先进,不如插电混动能在多元的出行场景都能实现低油耗。

但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技术更先进未必就是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落后”或者更简单粗暴的技术,也未必就一定会要被淘汰。正如邓小平所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03增程不是替代纯电,只是作为产品补充

选择增程路线,虽然并不一定意味着小米能赶超理想,跻身头部梯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增程路线的选择,起码可以让小米这样缺乏造车技术积累的跨界车企,实现更有优势的产品力,以及更加高效的产品布局。

在消费电子市场,小米一直被认为是价格屠夫般的存在,所以如今选择成本更低的增程路线,意味这小米大概率会在汽车市场延续过去价格屠夫般的作风。

不过,作为后进生,小米要在这轮猛烈的淘汰赛中活下来,只靠性价比是远远不够的。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作为消费电子背景的跨界车企,小米在智能化技术和数字生态上的技术积累,无疑会是小米和竞品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前不久,蔚来为了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专门花了大几十亿为用户早了一台蔚来手机;对于小米而言,这正是它的老本行,小米不仅有手机,小米智能生态圈更是涵盖了手机、电视、家居设备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通过物联网技术,小米用户可以在汽车中体验到更智能、更集成的科技生活。对于蔚来而言,这可能是再烧百亿都难以实现的产业优势。

此外,得益于小米在智能化、大数据、AI等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可以预见,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步,很可能会快速反超一众传统车企甚至新势力友商。雷军此前更是扬言,小米自动驾驶2024年要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乍听之下有点吹牛的嫌疑,但是细想,小米确实有这样的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品牌营销方面,小米汽车不仅有雷总的个人魅力加持,在消费电子领域更拥有庞大的的粉丝基础。可以预见,小米汽车一经上市,无需宣传便可人尽皆知;此外,小米在整个内地市场更是拥有超过1.02万家线下门店,这意味着小米汽车一出生就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加持,这是多少友商努力多少年都难以企及的优势。

当然,增程路线的选择也并不意味着小米会忽视纯电路线,此前曝光消息显示,目前小米汽车已经进入夏测阶段,测试车型搭载的是 101kWh 的电池包,支持800V高压快充,可见小米一登场,就是奔着行业领先的三电水平去的。

小米将开发增程式电动车,这项“落后技术”,很可能是逆风翻盘的关键

而如今增程技术的加入并不是要替代纯电路线,而是作为纯电技术的补充。

此外,有知情人士爆料,在小米工厂的压铸车间,“小米超级大压铸”的指示牌已经挂出,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可能采用类似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

2024年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800V高压快充、一体压铸技术……小米造车的真心和诚意大家都看在眼里,大事君认为,相比起小米扎实的技术诚意,增程技术的加入不是“作弊偷跑”,而是锦上添花。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大事记 9155粉丝    6592作品 关注 行业资深人员打造,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