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在2023广州车展,我们看到价格战的终局

在2023广州车展,我们看到价格战的终局

驾仕派 6030浏览 2023-11-20 IP属地: 四川
图片

太久没有看到一场车展有这样人头攒动的场面了,2023年的广州车展像是回到了2017、2018年的境况,对比过去三年是那样的特别。

下午四点的阳光散落在1.2号馆的地面,当广州的观众拖家带口来逛展会,年轻好友结伴而来,不管是哪个展馆、哪一个展台,都有为数众多的的参观者。

这样的景象让我们升起了对明年车市的希翼。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整个广州车展来参观的女性观众占比非常之高,至少和之前印象中车展就是以男性消费者为主的展会完全不同。甚至你可以看到有一些年轻女性相约来看车展,就好像逛街一般。这背后尽管不一定都是消费逻辑——也许是小红书、抖音这些社交媒体的流量趋势促使了女性用户来到车展。

但不管“从何而来”——“她们来了”就已经透露出: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在变化。

短短广州车展的两个参观日,感慨良多。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尘埃落地,但是广州车展却似乎给出了一个2024年的 “摸底答案”:大家都在朝着相同的方向奔跑,或快或慢,或以逸待劳或奋发图强。

图片

商业竞争的乐趣,就在这里:没有太多秘密,无论是理论还是规律,都是明牌,只是不知道谁会掉队而已——是勤奋的失败者?还是懒惰的投机主义?

没有人事先知道结局,直到时间无言,给出所有答案。

神仙打架,带来全场热度

今年广州车展热度很高,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有这么多人的车展了。每个展台都是人,区别只是超级多、特别多和普通多。

开展之前,已经是神仙打架。

从重磅产品来看,奔驰E级、宝马5系、丰田凯美瑞都是重量级的全新换代自不用多说。一汽丰田给了个斋版普拉多都围满了人,没人说价格,就是谈情怀——这几款车的其中之一二,只要放到任何一场车展都意味着巨大的流量,更何况,它们这次齐齐出现。

图片

就算是第十一代索纳塔,日产探陆和北现胜达这些全新产品,几家头部合资车企的新产品都是很拿得出手的。凯迪拉克出乎意料地把OPTIQ给发了,就像是迫不及待亮出了自己明年征战新能源市场的底牌,另外像是雷克萨斯在中国首发了GX、捷尼赛思都发布了新G70和G70 Shootingbrake,这些看上去小众的产品,从现场的人气来看,也都足够撑得起场子。

图片

即便是没有真正新车的豪华品牌,也迎来了极高的人气。比如捷豹路虎展台,每一台卫士和揽胜前都围满了人,以至于四个车门没关上过,因为车门外站着排队的人;福特也用Mustang Dark Horse赚了一波人气,顺带拉了一把久违更新的电马。一汽奥迪那边的SQ7和Q6 etron算是相映成趣,至少是有吸引人之处的。

图片

不过很明显,新势力和新能源的热度,还是比燃油车更高。

可能以前合资一款换代车出来就足够高流量,但是今年新技术、新产品完全是跨时代的,主导了下一个时代的竞争。所以燃油车换代虽然有声量,但是也只能算温热。热度最高的还是新能源的头部几家,从极氪,小鹏,到理想,再到华为,每一个展台都是爆满状态。

小鹏X9、理想MEGA的MPV混战,光是网上的争议就足以让大家来围观一波。所以可以看到去看小鹏X9是需要在展台下面排队的。而同样需要排队进场的另一家则是仰望的展台。至于理想MEGA那边,围着白车身看看就算是近距离接触了,MEGA实车则是直接被透明栏杆围了起来。

图片

还有就是极氪007与阿维塔12,都是大热车型,能够近距离观看已属难得。零跑C10也是有很多人围着看——放在一年之前,这可能是连零跑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场景。

自主品牌这边,比亚迪不仅有宋L,还突然发了海狮07 EV,整个海狮相对独立的区域从早上开馆就围满了人。吉利银河E8看车也得排队,长安更是把展台上全部放满了新能源启源——换句话说,只要有新的新能源车,至少展台热度上就能得到保证。

尤其是首次参展的华为,直接主导了展台。

之前展台名称还叫赛力斯AITO,现在直接叫“鸿蒙智行”(我们第一次看展位图的时候就留意到了这样的名称转换),等于这里成为了华为的主场。而整个展台的流量更是夸张,每一款车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要知道,华为在车展上既没有车模也没有讲解、纯粹就是看车。没有营销动作还能引来这么多人,让很多品牌好生羡慕。

图片

可以这样说,除了公认爆满的奔驰宝马比亚迪,华为在广州车展上,是另一个真正的顶流。

当然,即便是新能源,也不是没有冷清的展台,睿蓝和蓝电这两个新品牌在广州车展就几乎没有存在感,尤其是睿蓝还位于相当好的门口位置,这便也反映出:新能源内部的分化已经开始了。

图片

当头部企业用新产品、新技术在聚集大量人气的时候,那些原本希望蹭着新能源热度的新品牌,相信在广州车展的现场,已经感知到了市场的寒冷。

即便是热度极高的广交会展场,热度也并没有平均传递给每个展位;回到残酷的终端消费市场,这些品牌的“失温”,恐怕只会更为迅猛。

卷不动,不如躺平

很多人形容今年的广州车展叫做“卷”,但我并不太认同。

“卷”这个已经被用烂的形容词其实无法概括2023年广州车展各家车企的状态,因为今年的广州车展,其实是2023年“极卷因果”当中的“结果”,展现的,其实也是各家车企在做出选择之后所呈现的“结果”而已。

选择卷的,是几家三线的新势力,或者说是那几家月销量在1万辆以下的新能源车企。

目前,新能源车企已经进入到了下一阶段竞争,就是用规模产销量、正向现金流,来维持整个新技术的投入,以此赢得品牌的向上发展机会。而这个阶段的局面,其实就分为三个阵营:第一是月销超过两万辆的理想、埃安这类;第二则是小鹏、极氪、零跑、蔚来这类在2万辆以下徘徊,有望冲击更高规模的车企;第三则是万辆以下水平、有着边缘化可能的第三阵营。

图片

当然,以华为为代表的“鸿蒙智行”大概是算作第二线,但是可能会轻易进入到第一线的“车企”。

所以对于第一线阵营的新势力来说,它们最重要的是“不犯错”,因此虽然很强调自己的领先技术实力,但是并没有太强的攻击性,更多是以防御为主。比如当理想碰到华为,都会高挂免战牌,就算是这次理想MEGA和小鹏X9的争议,其实理想本身也是很克制的。

第二阵营品牌,可能算是比较卷的,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比如这次广州车展上,小鹏X9的预售价格38.8万元,极氪007的预售价格22.49万元,这两个价格都是符合消费者预期,没有达到完全把整个市场价格体系都推倒的定价策略。小鹏X9就是瞄准了理想L9,而极氪007则是看到了高端燃油B级车的空缺,也是预料之中。

这些二线新势力的决策逻辑也很简单:既需要足够的利润率,并且也要现有的产品兜底销量,那么没必要继续卷下去,把自己的节奏打乱。大家不过是产品、配置的组合和调整,因此可以看到,这次小鹏X9、极氪007在产品、配置上真的很努力了,但在营销上,就没有那么咄咄逼人。

真正卷的车企,还是那些第三阵营品牌,那些月销量低于1万、甚至五六千辆的的新势力。因为这些品牌很有可能只剩下一款车的出牌机会,假如明年新车再不行就可以撤了,但是一旦出了一个爆款车型——就像今年月销量8000辆的零跑C11——那么整个品牌也就盘活了。

这里面的典型就是阿维塔12和岚图追光PHEV两款车型。阿维塔在这次上市的过程中,对竞品的攻击性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显示出阿维塔12的不容失败。而岚图追光PHEV则是延续了之前岚图FREE定价策略的成功之处,直接把价格放到了27万元,成为性价比最高的C级轿车,也算是赶上了全新E级和5系的热度。

图片

实际上,包括有些新势力品牌虽然月销量过万已经很久,但是第二款车、第三款车迟迟不上量,这就已经让高管有了压力。此消彼长之下,明年这些第三阵营新势力的发展如何,实在难以判断。

至于还有一堆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可以算是第四阵营,其实发展机会已经渺茫,目前当务之急可能是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投入了。

相比之下,合资车企就躺平许多,一方面燃油车基本都是海外输入、按节奏推进,另一方面则是在新能源躺平,最快明年、最晚后年才能起来。

在燃油车方面,合资车企的布局其实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定了,有什么样的产品、根据中国市场做出什么调整,都已经做出了安排。

比如第九代凯美瑞,虽然打着全球同步发布的旗号,但是仔细一看就是节省成本的应对策略,基本上就是在临近换代的时候续一波命,坚持等到全面电动化。

图片

再比如日产探陆、北现的索纳塔和胜达,其实都知道中国市场需要新能源,如果能给一个PHEV,或许这些产品都有爆款希望,但上市的时候就是没有。这并不是合资车企这边不知道需求,只是产品定义、产品引进都已经在外方做完了,所以导入的结果就是燃油车。

好在随着合资车企的价格下压,自主品牌全面转向新能源,自主品牌燃油车已经没什么新品,也为这些具备全球优势的燃油车新品让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一个很鲜明的趋势是,合资车企面对现在的这种情况,更简单的策略,就是把情怀车放到中国市场再消化一波。品牌资产,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有溢价空间的。另外就是中国消费者现在什么家用车没见过、没买过?但是随着个性化需求的生成,海外品牌的情怀产品,反而促成了新的机会市场。

典型就是一汽丰田和福特,都已经是卖情怀了,不管是全新普拉多、皇冠轿车还是福特Bronco都是如此。通用则是直接把海外进口车型打包成了“道朗格”,我们观察到在广州车展上也一样收获到了很高的关注度。

图片

包括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存在感了的雪佛兰,在这一次广州车展前和驾仕派做沟通的时候,也确认在2024年将会开启新一波的产品攻势——这当中起到主导意义的核心车型是大型SUV、是人们心目中“正宗的”、但在中国市场一直缺席的“大雪佛兰”,这其实也是主打情怀向的产品思路。

至于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方面,有一种感觉就是不管行不行,反正来都来了。

这里面可以看到的包括本田的两款e:N系列电动车,就是一个很平庸的产品;还有大众的两款ID系列的中型纯电轿车,中规中矩;一汽奥迪的PPE平台首款车Q6 etron,相信也很难在40万元市场“卷”过中国新势力。

图片

现在几家合资车企接下来两三年的新能源战略就是,借着合资中方的产品推进新能源,拿来主义、改改主义,用以熬过这三年。既然如此,也看得出来大部分合资车企在新能源上不打算去卷了,基本上是躺平姿态。

当然,其中也有异类,那就是被驾仕派称为“愈卷愈勇”的上汽通用。凯迪拉克突然发了OPTIQ,而且直接透露还有一台大型纯电,加上雪佛兰2024年也肯定要上首款奥特能纯电,别克则是把现有新能源产品价格一再拉低,9.98万元的微蓝6明说了要单月过万。“绝不下牌桌”的积极态度,在一众合资品牌中相当突出了。

驾仕总结:战事回归,技术永生

2023年的广州车展显然是一个明牌局,各家手上有什么牌,目的就是让大家都知道,其实接下来怎么出牌也不会有意外——现在最大的悬念其实是,看谁熬不过2024年,因为只要能够熬过去,市场格局又会是一片新天地。

所以,今年广州车展上,很明显的一个转变是——真正引领市场的玩家都不会把产品营销的重点放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庸俗事物”上,而是转变为“整车工程”。

理想MEGA的白车身、小鹏的一体式铸造、零跑的四叶草架构,还有阿维塔12的电子电气系统的紧凑化讲解,甚至于就算是讲不明白,绝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在自己展台放了一堆技术模具来展示产品优势,大家很一致地把传播重点放在了技术端。

图片

可能是因为华为的强势冲击,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就不再是优势,反而就又回到了工程技术的“原点”。甚至包括在设计上,你也能够注意到,从理想到极氪,从小鹏到吉利银河也有很强的工程属性传播,比如风阻系数、低能耗优势、蚌式引擎盖等等细节,都成为今年车迷津津乐道的地方。

很明显,这就是新造车企业可以从另一个方向展开下一步战事的地方,所以包括一体式铸造、全新的电子电气系统、更高效的高功率电机、800V系统、4C/5C的电池技术、甚至悬挂系统等等,都开始反复灌输给用户。

当然,这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毕竟这才是他们真正擅长的,而不是去尴尬讲述自己的大屏幕和语音。

这当中,奔驰在广州车展前一天科技日上,拿出C111这样上个世纪的传奇实验车来给Vision One-eEleven背书,看One-eEleven的人刚开始以为看的是设计趋势,结果整个发布会的核心聚焦在YASA轴向磁通电机这样对当下径向磁通电机直接碾压的革命性创新,并宣布这就是下一代奔驰AMG电动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高端玩家的身份,奔驰算是表露无遗了。

图片

所以,驾仕派认为,2023年广州车展真正的趋势,并不是在价格上的下一场战事会如何进展,而是展示出一种不约而同、形成某种共识般的“回归”。

当驱动形式和智能体验已经明显趋于同质化的时候,真正的竞争,终将会从汽车回归汽车。

文|刘学晓

图|刘学晓

赵小查亦对本文有所贡献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284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