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汽车有智慧 827浏览 2023-11-22 IP属地: 浙江

新能源汽车时代,电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这从电池成本超过整车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就可见一斑。“谁掌握了先进的电池技术,谁就掌握了电动汽车的未来。”因此对于主机厂来说,确保电池供应链的安全是布局电动车产业的头等大事。

在电动化浪潮下,除了比亚迪,包括吉利、上汽、广汽、蔚来、通用等在内的头部车企,近两年纷纷布局自研动力电池,以避免陷入“给电池厂打工”的困境。而近日,长安汽车也将旗下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按下了“快进键”。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11月17日,长安汽车在第21届广州车展发布其自研电池品牌长安“金钟罩”,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根据规划,长安汽车将围绕液态电池性能的提升,半固态、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新型电池的技术探索,全面解决用户在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低温性能等方面的焦虑,为用户提供长寿命、真安全、高集成、快补能的使用体验。

确实,在自主研发电池技术的道路上取得成功,车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以确保电池的性能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但立志释放品牌向上向新势能,实现全面跃迁升级的长安汽车,聚焦电池规划不仅能能够显著降低电池成本对整车成本带来的影响,还能够将供电池供应链安全把控在自己手中,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深耕前沿技术,创造用户价值

科技的进化,最终目的是为产品塑造更高的价值,从而为用户创造价值。而长安汽车电池规划聚焦用户痛点与出行场景限制,重点突破电芯技术瓶颈,全方位守护电池全生命周期,为用户带来长寿命、真安全、高集成、快补能的使用体验。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关于电池技术路线,长安汽车计划多管齐下,重点突破电芯技术瓶颈。首先,对于现有的液态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长安汽车将围绕电池材料改性、体系优化等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在充电倍率方面做到应用3C、普及5C、预研7C,最快实现充电7分钟,续航400公里,从而让电动汽车充电和燃油车加油一样便捷。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其次,瞄准业内关注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力争在半固态、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从而实现高效能,超长续航。长安汽车将推进全新电解质材料开发、关键工艺开发,将不晚于2027年推动重量能量密度达到350-5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50-1000Wh/L,并逐步量产应用,2030年实现全面普及,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还将加大在新型电池领域技术探索,大力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预计能量密度将突破1300-1500Wh/kg,力争在2035年实现搭载应用。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在电池安全方面,长安汽车采取了多重安全防护措施。例如,采用军工标准新型隔热材料,隔热性能较行业水平提升30%,100%实现热抑制,使用温度比常规材料提升200℃以上,实现真芯不怕火炼。应用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有效解决低温条件下的电池升温难题,让用户实现全温域用车不受限,缓解冬季续航焦虑。同时,通过云端大数据实时计算,全方位守护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实现毫秒级安全风险感知,防范安全风险。

基于以上技术规划,长安汽车将推出一系列新电池产品。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电池产能,首款标准电芯即将在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的全球领先工厂投产下线。首款CTV技术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实现成组效率≥86%。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可以看出,长安汽车的电池规划,目标就是构建名副其实的“金钟罩”,其从能量密度到安全性,再到低温性能,从当下到未来,方方面面,长安汽车都为用户考虑到了。通过推出“金钟罩”,长安汽车可以自主推进电池的技术迭代,强化供应链韧性和可持续性,获得具有高性价比的电池产品,实现电池与整车的内外兼修,从而消除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使用痛点和购车顾虑,带给用户安全、高效的使用体验。

完整体系背书,强化品牌建设

“长安汽车电池规划,是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指引下,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迈出的坚实一步。”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表示。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当然,宏伟的目标背后看的是体系能力建设。据了解,长安汽车已组建了先进电池研究院,拥有电池研发人员1200余人,其中包括高级专家、顶尖学术人才125人。未来,长安汽车还将投入100亿元资金,到2024年电池团队达到3000人。

在自研能力建设方面,长安汽车已构建起成熟完备的研发管理、产能管理、供应及营销管理体系,并持续攻坚核心技术,将重点在材料创新、系统集成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每一位用户、每一块长安电池、每一辆新能源汽车保驾护航。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由此可见,一方面,长安汽车有足够的体系背书,让“金钟罩”规划可以实现;另一方面,长安汽车可以通过“金钟罩”,打造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生态圈,形成能源生产、存储与利用的产业闭环,实现全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

这也正是长安汽车的目标,其将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指引下,在“金钟罩”电池保驾护航下,持续探索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之路,承势开启下一阶段的品牌新篇章。

自研,长安必须要走的路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车企对“受动力电池供应的掣肘”怨声载道,但车企自研自制电池难以一蹴而就。从市场层面看,的确有数家宣布自研电池的车企在发布意向后就逐渐降低了声量,至今能推出自制电池产品者屈指可数。

但即使如此,长安汽车也必须要走上自研之路。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正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所言,“动力电池价格的不断上涨,让电池成本在一辆车中的占比超过40%甚至超过50%,电池成本上涨导致长安汽车单车成本增加5000元到3.5万元,这些成本都要靠企业自身消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安汽车向上布局电池领域,首要目标还是用户,只有长安汽车自己掌握了产业链话语权,才更有可能去让利于民,让用户获得新能源时代的红利。

另一个层面,动力电池行业依然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情况。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总产量为545.9GWh,同比增长148.5%,而累计装车量仅为294.6GWh,占比只有53.9%。在这种情况下,长安选择自研电池,并志在将产品品质和技术指标做到一流水平,这本身就是自主品牌向上赋能的重要体现。

自研“金钟罩”,长安为何选择一条艰难的路?


于长安汽车而言,其肩负的不只是为用户提供一款好车的责任,还有带领自主品牌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责任。通过“金钟罩”品牌的发布,是长安汽车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出的关键一步,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世界看到中国品牌的创新活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品牌从来不缺乏向前走的勇气,如今的长安汽车,正是如此。(采写 |汽车有智慧 火焱)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有智慧 3709粉丝    3075作品 关注 2014年创刊,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平台。专注评测、视频和新能源汽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