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合资车企新能源渗透率弱势大背景下,上汽大众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人间清醒者。
在2023年广州车展上,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接受了媒体专访,分享了他对未来车市的预估,探讨了新能源市场的趋势,并阐述了上汽大众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和目标。
今年上半年,合资车企经营状况普遍承压,上汽大众也不例外。上汽大众上半年共计销售50.33万辆新车,同比下滑12.42%。尽管上半年压力持续,但是对于未来车市的走向,俞经民仍持积极态度“今年下半年市场的整体情况比上半年明显更好,预计全年的汽车销售量将达到2180万。”他指出,近期中美形势的改善以及大出行行业的复苏都为车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不过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内卷局面,俞经民依旧有着清醒的危机意识。
他认为明年新能源占比将有可能突破43%或更高,后年预计接近50%。他表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卷的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应对残酷的“淘汰赛”,俞经民提出了上汽大众的三条关键策略。其一是控制成本,提供“好用不贵”的产品;其二是保证合理的利润,以满足公司运营和发展的需要。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要解决慢的问题,适应中国快速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上三点举措,正是眼下比亚迪、理想等龙头车企们成功的真实写照。
在成本控制方面,ID.3的逆袭已经给出了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正所谓“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的价格!”,自年中ID.3车型巨额优惠之后,销量那是一路走高,10月份更是直接突破了单月月销万辆的新高。
对于这种以价换量的做法,俞经民认为,这并不是盲目的内卷。他指出,主流的车企,依然占有规模化的优势,当ID.要起量,供应商比主机厂还兴奋。因为规模起量意味着成本可以降下来,集中生产的效率也会更高。所以ID.降价虽然降低了单车营收,但往后亏的会越来越少。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价格战混战的局面下,上汽大众这样的头部合资车企,胜算远比新势力要更强。
同时他还指出上汽大众还将上新ID.NEXT、独家进口ID.BUZZ,规模的潜力将会更大。从俞经民这话来看 ,基于规模化优势,后续ID.家族车型在产品定价上,有望进一步对标自主品牌的热门竞品。
此外,在当下最为火热的PHEV市场,俞经民透露,上汽大众未来的PHEV产品将由中方主导,承担75%的工作,打造出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产品。
俞经民还强调,上汽大众将致力于成为每个细分价格区间内的王者。目前公司已经有了朗逸家族、帕萨特、途观 L等热销车型,这些车型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未来,上汽大众将继续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可以看到,无论是在价格策略还是产品定义上,上汽大众当下都在十分积极地拥抱中国市场的真实需求,大胆跟进中国市场的发展节奏,真正做到“在中国为中国”。
虽然中国车市的竞争一天比一天颠覆认知,但是作为合资车企阵营的引领者,上汽大众依旧怀揣着坚定的信心。正如俞经民所说,“剩者为王”从来不是悲观的解读,上汽大众想传达的是,我们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稳住销量、守住规模,既能打胜仗,也能在赛场上拼到最后。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