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汽车有智慧 1657浏览 2023-12-03 IP属地: 河南

把员工当成客户,以内购折扣价消化库存,于车企而言并非新鲜事,但像上汽奥迪这样,一而再地割员工韭菜,却很罕见。

近日,据知情人士爆料,上汽奥迪启动了新一轮“员工内部购车活动”,该活动至12月20日结束,涵盖奥迪A7L、奥迪Q5 e-tron、奥迪Q6等车型,限量1500台。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奥迪A7L的优惠幅度在10.5万-20万之间,其中,原价67.77万元的A7L先行版,员工价仅为47.77万元;原价41.87万元的A7L筑梦型流晶套装,员工价为31.37万元。奥迪Q6的优惠幅度在14.5万-16.5万元之间,也相当不错,而且都是2024款车型;奥迪Q5 e-tron的优惠幅度则小一些,只有7.1万-8.6万元。

该人士称,此次员工购车资格包含上汽大众中方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员工及其家属。员工购车活动可对外销售,提车1年后可过户至车主名下。

业内人士分析,上汽奥迪再起用此项活动,与其现境艰难有关。从销量上看,奥迪A7L、奥迪Q5 e-tron和奥迪Q6三款车型今年1月-10月的销量总和是18421台,这是远远不及格的成绩;从资金上看,上汽奥迪目前的亏损已经超过了百亿。

内外交困下,上汽奥迪这波“员工内部购车活动”的优惠力度如此之大,理由就很充分了。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事实上,今年3月份上汽奥迪就已经有过一次内购活动,当时设置的价格优惠在7万-16万之间。其中,A7L的“降价”幅度基本在10万元以上,比如2022款筑梦新生版,这款车型指导价是41.87万元,员工价只要31.87万元。

显然,于上汽奥迪而言,截至目前还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走量车型,在这样的前提下,“内销”显然是解决库存的一种不得已手段。但这样就能解决上汽奥迪的问题吗?

产品“水土不服”,从未真正考虑国人需求

上汽奥迪落得如此境地,毫无疑问的根本原因就是产品端,因为上汽奥迪目前搞出来的三台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以A7L为例,原本可以凭借“最美奥迪”的光环,国产后降低价格,收割一波崇尚个性和运动态度的年轻消费者,但“自以为是”的上汽奥迪,觉得自己特别懂中国人,中国人喜欢“大车”,所以把A7变成了A7L,曾经的溜背COUPE变成了传统三厢轿车,结果丢掉了自己的灵魂,成了网友们玩梗的PLUS版奥迪A6L”,但价格还贵了不少,当然不好卖。”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另两款Q5 e-tron和Q6的问题比较类似——内核不够奥迪。前者被传“换壳上汽大众ID.6 X”,两者均出自大众MEB平台,甚至连后鼓刹都沿用下来。而价格方面,上汽奥迪Q5 e-tron预售价起步就在40万,上汽大众的ID.6 X起售价则不到24万。后者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辆基于MQB Evo平台打造的途昂换壳。

所以从产品端来看,上汽奥迪没能打响市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价格落差,品牌定位缺失

尽管上汽奥迪此前一直强调不盲目追求打折走量,而是要探索理想的创新营销模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上汽奥迪还是选择了对市场妥协。

截止目前,上汽奥迪A7L的市场价,与刚上市时近70万元的指导价相比,已经是“打了骨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经过官方下调售价、经销商促销等叠加优惠后,A7L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一汽奥迪的A6L。

“家人们,自从去试驾了A7L看到实物车之后,不得不说真香了,尤其是价格谁懂啊,真的快跟A6L差不多了”“45万的A7L工业垃圾,35万的A7L德系之光”“留学生有免税价,正常人买43万落地起”......如此的网络留言是层出不穷。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频繁官方调价、内部员工价曝光、留学生优惠价、警察购车优惠价等多种优惠形式层出不穷,已经令车主们对上汽奥迪的价格体系非常不满。

更可笑的是,在广州车展上,上汽奥迪还一再表示,豪华品牌应该坚持长期主义,打折促销,短期内能够获得销量,但长期一定不合理。并且,上汽奥迪甚至用了“稳下来,豁出去”六个字来规划未来的发展。

但上汽奥迪推出一个首款车型上市还不到两年,就已经只能通过大幅降价来艰难求生,还有多少时间去验证呢?

落败早已注定

或许,上汽奥迪的步履维艰,早在初期的妥协阶段就埋下了伏笔。根据协议,上汽奥迪的经销商均在一汽-大众奥迪现有的投资人网络中寻找。为了轻量化上阵,上汽奥迪决定另辟蹊径,学习造车新势力的“直营模式”。

对此,上汽奥迪还找了个借口:“跟传统豪华品牌和新势力不同,上汽奥迪是打算以新姿态进入到汽车行业的,可以这么说,我们是有着强大线下能力的豪华新势力”。

但这也不过是名义上的“直营”罢了。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但与新势力造车直营模式不同的是,上汽奥迪的“直营”,实际是代理制。这种介于直营和授权之间的中间模式被认为能够把控终端价格,避免内耗。但在燃油车领域,由于配置、颜色、加装等诸多传统选择众多,产品优惠也不尽相同,“全国统一价”依然只是理想中的目标,传统燃油车还是受繁琐收费项目的掣肘。

也就是说,就算消费者可以在上汽奥迪的体验店或者APP看车、下订,但剩余的全用车生命周期,还是得由一汽奥迪负责,包括维修和保养。这显然会让消费者的体验感特别割裂,甚至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在上汽奥迪还是一汽奥迪买的车,很难形成对上汽奥迪的品牌认知度。

种种乱象之下,上汽奥迪的发展可见一斑。

拿员工割韭菜的上汽奥迪,如何豁出去?

这很令人唏嘘。上汽奥迪不是没有努力和想要改变,只是始终未能中国消费者的心房。如今的上汽奥迪,即使有着奥迪的光环,也已经是豪华品牌里的边缘角色。虽然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时机是现在”,但看不到转变的上汽奥迪,真得还来得及吗?(采写 |汽车有智慧 火焱)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有智慧 3709粉丝    3075作品 关注 2014年创刊,最早的新能源汽车平台。专注评测、视频和新能源汽车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