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成功,真的需要“打压”同行才可以吗?
在这几年高速发展之下,比亚迪汽车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品牌力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已经成为了一家世界级的新能源车企,在这成长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比亚迪研发人员的投入,离不开比亚迪人的辛勤努力,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是靠硬实力说话。当然,在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之后,自然会出现一些突破下限的事情,就像上述的事件一样。
在这里,现在有人开始为这位博主“洗白”,说厂商不能公布行驶数据之类。其实不然,全球有很多汽车厂商都会研究脱敏后的行驶数据,不然产品的完善就没有依据,这是合情合理的,并且公布数据也是配合相关部分进行调查,因此这样的数据绝不能用隐私来规避的。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我想说: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比亚迪汽车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干了坏事的参与者或者知情者,将会根据情况,在符合法规的前台下,进行减责或者免责,并且结合其提供的线索和资料的价值,给予5万-500万元的奖励,同时目前没有截止的时间节点。
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赛道能够取得当下的成绩真的不容易,消费者在如此卷的市场中现在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车型,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积极的,而且很多车企都在走出去,所以对于自主品牌我们需要支持,如果确实某些车型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给厂家提供意见,现在的自主品牌真的在很用心聆听各种声音,为的就是能够打造出更完美的车型。而对于从业人员而言:保持一颗善良、公正之心,真的很重要。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