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们从天眼查App获悉,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了“XIAOMI SU7”商标,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此外我们发现,小米汽车官网现在已经可以打开了。这两件事标志着小米汽车距离上市又近了一步。
不过小米汽车官网目前只是注册了一个网址(https://xiaomiev.com/),具体的内容还在开发过程中。现在点进去只有一张小米官网的图片,从中可以看到“小米自动驾驶技术首次亮相,目标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等信息。
此前小米SU7(图片)申报图已经曝光,该车由宝马iX的设计师李田原先生操刀,在设计层面应用了时下流行的元素,整车简练而富有运动感。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997/1963 /1440mm,轴距3000mm,定位一款运动风格轿跑车型。
就在几天前,小米汽车申请了电池及车身一体化结构新专利,摘要显示,该电池及车身一体化结构包括车身和动力电池包,车身包括两个门槛梁,两个门槛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每个门槛梁上均设置有电池包安装部。
据了解,新车可能会提供基础版、Pro、Max共三种版本,在配置等方面形成差异,比如激光雷达等,这也是目前业内惯用手法。动力方面,小米SU7配备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前后电机功率为220kW/275kW,也有弗迪的磷酸铁锂版本,搭载单电机,功率为220kW。
申请商标+官网上线,这些都是外界能够轻易获取到的信息,预计小米汽车方面也是通过逐步释放新车的相关信息来为SU7的发布预热,相信距离新车发布的日子不远了。如无意外,小米的第一款车型将会是纯电轿跑,当下的智界S7、极氪007等车型均为这一细分市场的热门新车,估计小米SU7上市之后将要面对较为激烈的竞争。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
最近车企资产负债率成了车圈热门话题,但我看到不少人对这个指标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负债数字越大风险就会越高,但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的判断。因为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领域,前期建厂、研发投入大,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负债自然也会增加,所以车企负债率高其实是常态。
一手抓减碳 一手促固碳 “润泽湿地,循环共生”科普展山城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