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买车大师 0浏览 2023-12-22 IP属地: 上海

早在汽车诞生之初,车内是没有电气系统的。直到1918年,人们才开始在汽车中加装6V电气系统,为的是改变不太雅观的“手摇”式点火。但随着内燃机排量的增加,6V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点火需求,于是在1950年引入了12V系统。

从此,12V车载低压系统就这样服役了70余年,兢兢业业地为汽车照明、车载娱乐、电子控制单元和其他小功率电子设备提供电力。直到2010年,被碳排放法规约束的欧洲车企开始在燃油车上推出48V系统,制定了相关标准LV148,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弱混系统(Mild-Hybrid)。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奥迪A8搭载的48V系统

有了48V系统作为低压动力来源后,再配备启停系统,车辆可以实现长时间关闭发动机,从而避免浪费过多燃油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但问题是,这些搭载了48V系统的车型,均保留了传统的12V电池系统。即便是在新能源当道的今天,无论是400V平台还是800V平台的车型,也需要利用DC/DC转换装置,将来自动力电池的高压电转化为12V和48V两种电压,分别驱动不同的元件。

直到特斯拉Cybertruck的出现。

是不是全48V很重要

作为一套诞生超过半个世纪的产物,12V系统在设计之初只是为了启动、灯光、喇叭等电器,并没有考虑到冰箱、彩电等大功率用电器有朝一日也会出现在一台汽车上。

在12V低压系统的基础上,再搭配一套48V系统,用以在低速工况下驱动车辆前进,从而达到节能的做法,显然是特斯拉这位成本狂魔无法接受的。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所以,在48V系统面世十几年之后,世界上第一辆低压电全48V的量产汽车诞生了,它就是特斯拉Cybertruck。

“全”字很重要,这也就意味着Cybertruck上完全摒弃了12V低压系统,特斯拉需要把所有车上的用电设备都纳入到48V的工作范畴之中。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传统12V架构中,接线和组件必须更大、更重,才能处理高电力负载。例如,Cybertruck上出现的全线控转向系统,对电器系统的需求很高,48V架构可以更有效地适应高负载,此时的12V架构就成为了累赘,不如索性全部采用48V。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传统汽车的线束

从技术本身来看,电压由12V升级到48V,高了四倍,理论上通过的电流就会更小,能够减少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并降低温度,同时还能减少对线材直径的需求。而更细的电线意味着更少的铜材料,就能降低线束的重量,从而降低成本。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高压输电的原理是一样的。

既然可以加压,那肯定是越大越好吗?其实不然,车载低压系统被提升至48V已经是物理上的极限了。在中学物理我们已经学到过,60V是人类用电的安全电压,而48V的充电电压已经极为接近60V水平。考虑到安全因素,以及用车过程中对绝缘、可靠等维度的标准要求,48V已经是最优解。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但改用全48V之后,电气系统中的某些12V元器件怎么办呢?特斯拉的方法是,在ECU里面设计一个变电模块,自己搞定所需要的电压,理论上需要多少电压都可以自由实现。

在未来,这些诞生自上世纪70年代的元器件也将同12V一起消失在特斯拉的车型上。在刚刚交付的Cybertruck上,特斯拉已经自主研发了车内85%的控制器,在下一代平台中,特斯拉也将完成对“老旧”控制器的全部升级,全部转向48V电力系统。

革新低压系统,对于新能源产品来说是一个必然。

48V到底有哪些优势?

那么,特斯拉革命性的全48V系统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更高效。从性能提升方面来看,48V系统的电压级别提高,同等电流情况下,功率提高4倍,等功率下的功率损失较12V系统减少也非常可观。更低的功率损会让电气系统的总体效率大大提升,解除了功率限制,也可以对车用电器进行更精细的控制,提升其性能。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与此同时,还可以满足更高功率的用电需求。例如高阶驾驶辅助、电视、冰箱、音响等大功率用电器可以同时更可靠、更稳定的开启。

其次,更轻量化。上面说到,由于48V系统使用的是更小的电流,所以其线束和相关组件的体积可以更小,使得整个系统的重量更轻。最早的Model S车身内包含了长达3km的线束,而如今,使用新的模块化线束专利后的Model S,其线束长度将缩减至100m。

这对于追求成本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还有,更好的拓展性。对于电动车的可拓展性而言,48V的加入也提高了可拓展的多样性。对于购买新能源的消费者而言,可拓展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48V系统则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使更多的车型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优势。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最后,更好的操控性。对于搭载后轮转向、主动防倾杆等新技术的车型来说,48V的存在十分必要,它可以让原本被动的悬挂系统变为主动。

例如兰博基尼正在研发主动轮架系统,通过48V电机快速改变车轮的外倾角和前束角,以达到在弯道和直道中均能拥有完美的抓地力。据悉,这套系统可以让车辆的弯道抓地力提升至少25%。主动轮架系统可在任一方向提供高达6.6度的前束调节以及2.5度的正外倾角和5.5度的负外倾角之间的调节。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这种随时改变悬挂几何的能力,可以让车辆的操控及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电机的加入让车辆动态的调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有了48V系统足够的功率支撑,汽车将变得更加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以前车内装不上的“黑科技”,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应用在车上。这些优点使得48V系统在汽车行业中逐渐得到应用,也是未来电气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阶段有没有必要为48V买单?

既然好处这么多,为什么过去这么久汽车厂商不去力推48V电气架构呢?总结起来就是:没有必要。

虽然当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占据了新车舞台的全部,但它真正占整个新车销售市场的份额却只达到三成多,燃油车包括HEV混合动力车型依然占据了主导。这些车型对低压系统并没有太多依赖,既然12V够用就先用着。谁也不想为了升级电气架构承担额外的成本,并且还得升级配套部件,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对于燃油车来说,想要和特斯拉一样,直接放弃12V全部转用48V的话,需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关系到车灯、喇叭、雨刷、车机、电机、电磁阀、开关、ECU等等系一列设备的升级改造,基本上等于推倒重来。

而汽车制造业本就高度依赖第三方供应商,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全面采用48V架构方面进展缓慢,第三方供应商自然也不愿意去生产新系统电压的配套组件。48V系统在燃油车上更像是一种补丁,多出来的成本自然也会落到消费者头上。

出现许久的48V电气架构,如今终于得到了补“全”

对于消费者而言,用48V完全替代12V,短期内是感知不到的,这涉及到汽车产业链上游的博弈。它的出现与目前火热的800V高压平台一样,理论上可以让用车体验更好,但其背后的制造、落地、配套等一系列成本的提升,需要长时间且大规模去消化。

反而是作为新势力的特斯拉,可以完全依托电气化以及智能化特色来打造产品,其垂直整合、制造能力,完全可以赋予其较高的自由度和敏捷性,能够在内部设计和生产自己的高度集成组件,从而能够快速过渡到48V系统。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特斯拉已经免费公布了设计专利图,这对后来者来说已经降低了入门门槛。随着加入者的不断增多,48V技术可以很快补偿之前付出的研发成本,进而推动相关业态发展。

大师观察

无论从降本增效还是智能化发展的角度出发,48V架构都是未来趋势,只不过当下的消费者还是把48V当做一种理论值下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冗余设计吧。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有一轮新的技术爆发,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买车大师 7万粉丝    5073作品 关注 明明白白买车,就找买车大师。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