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比亚迪汽车西安工厂内,随着一辆宋PLUS冠军版缓缓驶出生产线,宋PLUS车系80万辆目标正式达成。从上市到第80万辆下线,宋PLUS车系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品牌最快实现80万辆的新能源SUV车系。
宋PLUS创造市场奇迹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持续引领行业发展,2023年更是突破全年销量300万辆的大关。这其中,海洋网的宋PLUS车系功不可没。
自2021年3月上市以来,宋PLUS车系持续保持热销势能,长期领跑SUV和PHEV两条赛道,引领用户需求向新能源升级迭代。2023年6月宋PLUS冠军版上市后,销量节节攀升,整体车系连续6个月蝉联15-20万SUV及紧凑型SUV双冠,其中宋PLUS DM-i连续31个月获得插混SUV月度销量冠军,宋PLUS EV冠军版从8月起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DM-i车型、EV车型相辅相成、齐头并进,进一步稳固了在SUV领域的冠军标杆地位。
直击主流市场腹地
作为比亚迪海洋网重塑SUV市场格局的重磅产品,宋PLUS车系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综合产品力,打破了以往自主品牌“以价换量”的困局,直击15-2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切入合资燃油SUV腹地,加速抢夺市场份额,引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向上突破,开创全新市场格局。
宋PLUS车系之所以能够突破价格壁垒,获得80万用户的肯定,是因为比亚迪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将技术优势、研发优势、垂直整合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切实满足用户需求,刷新消费者对新能源SUV的既定印象,打开全新消费认知。
精准升级满足用户需求
品质成就口碑,口碑推动销量。80万用户共同选择的背后,是宋PLUS一以贯之的冠军品质,以及好品质塑造的优秀口碑。用户数据显示,宋PLUS用户购车转介绍率超过50%,形成了销量与口碑并行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来自庞大用户群体的真实反馈,让宋PLUS能够更好的把握主流用户的需求,从而让冠军版的各项升级能够精准地解决用户痛点。例如DM-i车型升级更长纯电续航,为150KM版本配备FSD频率可变阻尼减振器,EV车型搭载宽温域热泵空调、八合一电驱动等革新技术,为用户带来高价值产品体验,从而促进了用户口碑的持续提升。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宋PLUS突破80万辆大关。80万用户的优秀口碑,再次佐证了宋PLUS的出色产品力和可靠品质。感兴趣的消费者不妨前去4S店试驾、体验,享受宋PLUS带来的高品质用车体验。
2025上海车展成了增程大舞台,各种增程概念车、增程量产车、增程技术纷纷亮相。作为曾经的“落后技术”,增程到底香在哪?又为什么有些车企坚决不做增程呢?今天这个视频帮你搞清楚。
【英俊的车车报道】当电竞的激情碰撞文旅的魅力,一场属于全民的狂欢盛宴在荆楚大地璀璨绽放。5月2日-4日,2025王者荣耀电竞派对暨第十一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在湖北孝感盛大举行。这场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民电竞赛事,跨界融合“电竞+音乐”双舞台、沉浸式互动剧场、千......
5月6日,为期6天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沈阳国际汽博会”)圆满闭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展会展出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吸引了120余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辆达1000余台,现场召开新车上市发布活动20余场,共吸引省内外观众达59.32万人次。展会......
近日,倍耐力P Zero系列作为保时捷911全系车型的标配轮胎,如今再为保时捷首款混动车型911 GTS提供量身定制版本,搭载于保时捷911 GTS,采用倍耐力研发中心模拟器开发的P Zero R轮胎,显著提升了这款创新混合动力车型的性能表现。
小米SU7全系“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此举为更精准的功能描述
拆解全球车企财报:高负债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智能技术不应削弱驾驶乐趣,而应成为它的放大器。
随着近日车企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有媒体整理国内车企高管年薪,结果发现根据已有财报,目前收入最高的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达到了惊人6.39亿元,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仅有167.7万元,不到前者的3%。
央企总裁亲自下场卖车!消费者会给面子吗?
合并之后,极氪的失败固然可怕,但领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从丰田到日产,再到接下来的大众,合资车要开始比国产车更便宜了。
零跑真的实现领跑了
高阶智驾降温!车企“连夜”改名,夸大宣传已造成消极影响
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8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5年4月销量数据。
电车问题:理想智驾再次失效?险些酿成大祸
石油之国遇上柴油猛兽:成功汽车角马沙特版全球首发
沃尔沃4月全球销量下滑11% 纯电车型销量骤降32%
6.4亿元年薪震惊车圈!新势力车企高管薪酬差距悬殊
一上市订单就破万,好多都是假的?车企:我了解过,他们就吃这套
东风奕派究竟如何做到与年轻人同频共振,诠释 “派生无限” 的品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