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年关将至,很多朋友都想借着春节假期陪着家人一同出游,最近有很多网友在后台私信我们想买一辆15万元上下的纯电SUV,他们对这款车的要求比较直接,就是大空间、够舒适且续航能满足短距离出行以及假期之后的通勤。我们发现很多朋友主要纠结的车型是AION Y和刚刚上市不久的启辰VX6。
启辰VX6
AION Y
的确,两款车在配置上都有着不错的性价比,大家拿不定主意也是常理之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都是以大空间著称的AION Y和启辰VX6,哪款车型更符合你的需求。
谁的空间更适合全家出行?
好看是喜欢的第一要义。这样的态度看起来好像是有些肤浅,但视觉上的认可往往说明了一个人和一件物品创造者在审美上的一致性,简单来说,在汽车行业,用户对外观的认可,是产品成功的第一步。从这个层面来说,启辰VX6和AION Y都是成功的,两辆车的整体设计风格都是走较时尚精致路线的,是当下非常典型的新能源车型设计。
启辰VX6
AION Y
从细节上来看,启辰VX6的外观设计理念是比较超前的,其车前脸是由多颗星钻切面的棱镜光影折射组成矩阵,结合一体式贯穿设计的“V”字灯带,整体来说是比较具有设计感的。相对来说,AION Y在外观设计上的锋芒就收敛了一些,整体看上去比较圆润,两侧的大灯是整个前脸的设计突出点,尤其是在点亮之后,其效果更为别致。
启辰VX6
值得一提的是,两款车都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这种设计在新能源车型中屡见不鲜,但也确实更好的减少了风阻,兼顾了美观性和实用性。
而在车身尺寸方面, AION Y的长宽高为4535x1870x1650mm,轴距则达到了2750mm,轴长比0.612,这样的尺寸表现在同级别来说已经算是比较突出的了,要知道同为紧凑型SUV的宋PLUS,其轴距比为0.578。也就是说, AION Y的空间体验是同级别的佼佼者。
AION Y空间展示
反观启辰VX6,其长宽高为4658x1890x1656mm,轴距为2850mm,启辰VX6的轴长比也为0.612,换句话说,启辰VX6在空间上就是等比例放大的AION Y,在乘坐感受上更为宽敞。
启辰VX6空间展示
另外,启辰VX6的两排座椅都可以完全放平,这样一来,车内就成为了一张2.5m*1.5m的星空大床房,同时,启辰VX6还使用了“魔方座椅”,其前排座椅可前后180°电动调节,后排座椅则可下沉式设计,这就意味着启辰VX6可实现全平模式。也就是说,当我们驾驶着启辰VX6出游,配合超大天幕以及启辰VX6的“睡眠模式”,我们就可以在车里“躺平”赏月,又或者在长途出行的服务区以更舒适的姿势在车内小憩,这也是为什么这款车被官方称之为“百变大空间”。再配合启辰VX6搭载的车外音响和V2L对外放电功能,户外露营就可以随时开启了。
启辰VX6后排放平展示
AION Y的后排靠背虽然不支持调节角度,但支持按比例放倒,从而实现后部储存空间的拓展,后备厢容积可达到405L,在少人数出行的情况下可以携带更多的行李。相比较而言,启辰VX6的490L后备厢容积则更适合多人出行。
整体来说,两款车的车内空间使用率都比较高,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通勤。对于假期的出行来说,比起AION Y启辰VX6可实现更多的出行场景,也更能满足多人家庭出行,尤其是年轻用户都在热聊的露营话题中,启辰VX6车内空间的可操作性则更高一些。
智能化:各有侧重
在这个没人能离开智能手机的时代,车辆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需品”,而在这方面,启辰VX6和AION Y的内饰布局都在尽全力的接近用户对“科技感”的描述。两款车都采用了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4.6英寸触控屏,且都使用了悬浮格局,整体来说是简约且实用的。
启辰VX6内饰
AION Y内饰
具体来看,启辰VX6搭载了全新一代智能车机操作系统“灯塔OS”,这个功能不仅具备声纹识别的能力,同时还支持连续语音对话,也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全场景可见即可说”。诚如我们所见,车机对话是目前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功能,但大多数车型的对话还停留在“一次唤醒词,一次对话”的阶段,这就导致整个交流过程非常不流畅,而启辰VX6的连续对话则让用户有更好的交流体验。
AION Y中控屏幕
更有趣的是,“灯塔OS”系统基于自研SOA架构可实现软硬件解耦,整车的数十项功能指令全部向用户开放,用户可以进行自定义场景编程。这个功能操作起来没有看上去这么复杂,其实就是一键切换车内模式,例如我们上文提到的“睡眠模式”,用户在露营营地、服务区就可以开启这个模式,又或者我们午休的时候,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安静的假寐一会儿,打开“小憩模式”后启辰VX6的副驾驶就会自动调节,形成一个“懒人沙发”,可以说一键编程的功能让车辆的功能更具针对性。
启辰VX6空间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启辰VX6的自定义还包括AIOT智能外设扩展功能,支持扩展智能按摩颈枕、香氛、空气净化器、儿童座椅等设备,进一步提升了车内人员的舒适性,为不同的出行场景提供了能具针对性的模式切换。
而AION Y则搭载了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支持手机APP远程查看车辆的状态、预约服务、充电管理等。基本可以满足我们平时的上下班通勤,但相对来说,AION Y可实现的出行场景就比较单一了。
这样的情况同样延续到了主动安全方面。启辰VX6搭载了启辰品牌目前先进的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并基于地平线J3芯片,可实现FOTA,让用户常用常新,这其中就包含了我们常见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道居中保持等功能,针对很多年轻用户头疼的停车问题,启辰VX6在高配车型上还使用了自动泊车入位以及遥控泊车功能,并且全系标配360度全景影像以及180度底盘影像。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如果你对智驾部分比较在意,那就需要购买官方指导价格为14.99万的启辰VX6 2023款 520 Pro版本及以上版本,且启辰最近有优惠政策,购车详情可以自行到店了解。
启辰VX6
AION Y同样配备了L2驾驶辅助系统、语音助手以及手机远程控制功能,其中L2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了我们日常所需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等功能,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功能主要集中在AION Y 的2023款 70 科技版上,这个版本的车型售价为15.18万元。也就是说,同级别的智驾系统,AION Y的门槛要比启辰VX6更高一些,而360度全景影像以及180度底盘影像也并非全系标配。
AION Y
在智能化部分,两款车可以说是各有侧重,相对来说,启辰VX6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在用户都比较在意的动力方面,启辰VX6和AION Y都采用了单电机模式,其中,启辰VX6电动机功率160千瓦,总扭矩275牛米,零百加速8秒,全系CLTC续航里程都是520km,支持0.42小时快充,并配备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在“日产大沙发”的基因下,启辰VX6的乘坐舒适性再进一步。
启辰VX6
而AION Y中高配版本电机功率为150千瓦,总扭矩225牛米,CLTC续航里程分别提供430km、510km和610km三个版本,我们上文提到的2023款 Plus 70 科技版纯电续航里程就是510km。
AION Y
整体来说,如果是家庭用车,那启辰VX6更适合,而AION Y可能就需要在这个前提下还要考虑日常的续航需求
除此之外,启辰VX6还搭载了“鲁班电池”系统,这个系统被官方称为品牌旗下三大技术品牌之一,据了解,鲁班系统是使用以“三端”融合+“五维”防护的整体设计将电池安全与车辆安全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电池安全设计中有车、车安全设计中有电池,是一个更立体的动力电池安全系统。
结语
相对来说,启辰VX6的空间更大,灵活性更强,也能满足更多家庭出行场景。当然,在我们看来,这两款车都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沿,所以你选哪个都不会出错,至于哪一款更适合你,不如和我们来聊一聊,两款车的哪个部分是你更注重的,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墙内开花墙外也香,比亚迪海外销量霸榜,2025一季度战报来了
“奕”起开黑狂欢!东风奕派强势空降全民电竞盛事
都说大众在上海车展有宝藏,那这段视频就是来展示探宝密码的。 大众汽车携手三家合资企业,拿出了三款定位不同、设计各异,但又精神始终如一的概念车。 如果你问我他们共同有的是什么,我会回答的是对中国百分之百的情感满载。 从 2026 年起,大众汽车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 20 款先......
激光雷达也有等级之分,种类比数量更重要!
沙友们跨越70公里沙漠,方程豹汽车全程护航展现强者精神。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赛力斯如何重构汽车安全新体系?
前面说了小鹏在荷兰的销量,再看看三大汽车新势力的蔚来,它的数据就没小鹏好看,可能要用糟糕来形容,4月份仅交付了2辆,也是有史以来最低的数据,3月份还卖出了13辆。
2025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霸榜
当红不让 红旗品牌波兰上市开启东方豪华新篇章
2017 年 12 月 16 日,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聚光灯下,李斌按下遥控器,8架包机、60 节高铁、160 辆大巴运载的 5000 位 ES8 预定车主,见证了中国汽车史上最壕气!最牛批的发布会!
沈阳4S店无三电资质,想检测得把车拖到大连
理想L系列将在5月8日发布智能焕新款,激光雷达“瘦身”,但性能更强了。不过老车主们有点心塞:“去年多花几万买Max版才有的配置,现在入门款直接白送?”
东风日产N7的上市确实引发了行业震动,其以颠覆性定价和全面越级配置重新定义了2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标准。
魏建军携手百大UP主直播露营,竟带来全新高山这款不一样的MPV
五一假期,小米SU7 Ultra身上的挖孔机盖,好几次冲上热搜。
比亚迪放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并且全球多地市场销量登顶,表现可圈可点。
远程超级VAN亮相2025伯明翰商用车展
【E汽车】119.8万起新英菲尼迪QX80上市
雪铁龙全新SUV曝光:轴距近2.8米+纵置中控大屏,值得等?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演绎智能电动转型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