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1号车盟 0浏览 2024-01-21 IP属地: 福建

2018年,比亚迪前瞻性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的观点。

彼时汽车行业正处于新能源转型初期阶段,大部分消费者甚至是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充电就能跑”、“不用加油够省钱”的阶段,对于所谓的“智能化”究竟能迸发出多大能量,以及为产品赋予多少价值,并没有准确的认知。

如今,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主机厂,都认定了新能源已成未来趋势。尤其是后者,在新能源赛道上大卷特卷,最终交出的答卷是,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58.7万辆与949.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5.8%、37.9%,市占率达到31.6%,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比亚迪一马当先,以新能源车企的姿态,实现了超300万辆的全年销量,并一举夺得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三大殊荣。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由此可见,比亚迪已在新能源上半场打下了足够扎实的基础,消费者认可它的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系统、e平台3.0等电动化技术,然而在智能化层面,比亚迪的声量一向不如造车新势力或其他传统大厂新能源车企,也因此,外界产生了许多质疑的声音。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能够在6年前就预判新能源汽车走向的车企,怎会毫无作为,平白流失机会?

1月16日,2024比亚迪梦想日正式举办,对外展示了它对于智能的思考、布局以及一系列已经或即将投放市场的技术成果,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比亚迪早已下了一盘智能大棋。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只有比亚迪能做得到

对于智能,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其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划上等号,这实际上是缩窄了智能概念,远没有触及智能汽车的上限。

基于对行业与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比亚迪发布了业内首个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全新战略——整车智能。

“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如是说道。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所谓“整车智能”,从字面上来理解,可以解释为覆盖智能汽车全技术领域,也就是方方面面都智能。而从技术角度解释,指的是通过智能化架构,打破电动化、智能化多系统之间的壁垒,令二者高效融合,实现数据跨系统调用,执行多系统联动,最终使用户驾乘更安全、舒适、高效、便捷。

可以发现,整车智能已经跳出了单一维度的智能座舱或智能驾驶思维,而是站在整车维度全局考量,那么在比亚迪之前,为何没有车企提出这项战略?

“整车智能,只有比亚迪能做得到。”王传福掷出一句颇具分量与争议的话。

但仔细想一想,这还真不是大放厥词。回到整车智能的概念,它需要车企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才能打通电动化与智能化系统之间的隔阂,实现各系统顺畅交流与协作。这就涉及到了车企是否在电动化领域具备足够深厚的积累,以及是否具备全栈自研与垂直整合的实力。

毫无疑问,这两个问题比亚迪都能给予肯定回答。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再到汽车功率芯片、零部件的垂直一体化自研架构,比亚迪自主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且从硬件到软件均实现了全栈自研,研发体系完善,像易四方、云辇、DMO等重磅技术,均为整车智能技术路线指引下的产物。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而纵观整个新能源行业,能自研三电系统的车企并不多,具备全栈自研与垂直整合能力的车企更是少之又少,多数车企选择向供应商采购组装,由于每个供应商采用的技术路线、零部件等不同,各个系统之间无法实现联动融合,正如王传福所言,“东拼西凑,凑不出整车智能”。

了解这个底层逻辑后,你就会明白下面要介绍的有些技术,为何会是“独一无二”,这里暂且先留个伏笔。

总的来说,实现整车智能的重要前提,在于车企要具有全栈自研、垂直整合的能力与充沛的电动化技术积累,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更为关键,它要求车企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推出一个支持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

比亚迪在每一场技术发布会上向来都是言之有物,当王传福抛出“整车智能”战略后,璇玑架构随之而来。它是行业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相当于让汽车拥有一个足够智能的“大脑”和“神经网络”。

具体来看,璇玑架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其中一脑指的是汽车的中央大脑,用以参与和主导车辆的感知、决策以及执行;两端指的是车端AI与云端AI,两端协同之下能够让智电融合具备超强迭代和成长速度;三网指的是车联网、5G网与卫星网,三网联动融合,拓展智能汽车的链接半径;四链指的是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四链深度贯通,分别在灵活感知、精准控制、数据支持、协同执行上担任要角。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简单来说,璇玑架构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让车辆能够像高级智慧生命体一样,将所有感知汇总到“大脑”,在思考、决策后,迅速调动“身体”状态,也就是联动三电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等电动化系统级技术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功能,使车辆能够在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等方面满足用户当下需求。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创新技术大爆发,比亚迪开年放大招

在了解整车智能的概念与璇玑架构的价值以后,我们再来看应用于各大车型身上的创新技术。

针对智舱与智驾,比亚迪分别发布全新平台与命名,全新DiLink座舱平台根据跑分情况设定命名,如平均跑分在50-100万分之间,命名为DiLink 100平台,平均跑分在100-150万分之间则命名为DiLink 150平台,这两大平台已经投放于各系列车型,即将面世的还有跑分超过250万的DiLink 300平台。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全新DiPilot智驾平台,则根据算力情况命名,针对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命名为DiPilot 10、30平台,针对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则命名为DiPilot 100、300、600。上述平台也在各系列车型上有所搭载,比亚迪还透露,今后还会上线1000 TOPS、2000 TOPS“舱驾一体”芯片,带来更高性能的智能驾驶体验。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2024比亚迪梦想日上,尝鲜体验到多项行业领先,甚至能够称之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智能技术。

比如说手掌钥匙,它通过识别我们的掌静脉数据,录入成为生物钥匙,即使在没有带手机、车钥匙的情况下,仅需抬手便能迅速解闭锁,有效提升了用车便捷性。由于生物信息难以窃取,因此也不必担心手掌钥匙的安全性。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对于户外旅行或越野爱好者来说,车载卫星通信与车载无人机两大创新技术,将极具诱惑力。前者保证你在户外永不失联,即使不慎迷路,也能在地图循迹功能的帮助下,原路返回,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为用户创造更多户外探险乐趣。

后者就更有意思了,由于比亚迪首创一体化车规级无人机库,因此我们不必下车,仅需使用手柄或座舱大屏便可操控,在任何越野地貌地形、坡度下,无人机均可自动起飞与降落。同时,经过海量AI训练,无人机能够识别并跟车伴飞,并多角度运镜,自动拍摄,如若遇到障碍物,还会自主调整速度与姿态。

玩无人机的朋友最怕用到一半电量耗尽,坏了拍摄计划与兴致,比亚迪针对此痛点首创车载无人机智能换电,机库内存储着3块5000mAh电池,平时由车辆电源为其供电,等到无人机低电量返舱后,将自动换电,满电出发,为用户规避续航焦虑。

更让用户省心的是,它支持一键大片功能,能够根据拍摄内容,自行剪辑,快速出片。可以说,这项车载无人机技术的存在,相当于为用户找到一位如影随形的旅拍高手,省钱、省力还省心。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在各大车企都竞争角逐的智驾赛道,比亚迪通过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领跑,它囊括了全场景智能泊车与全场景智能行车等前沿技术,直接体现了整车智能的前瞻性与应用价值。

我们坐在仰望U8车上体验了一系列智能泊车功能,大家都知道,仰望U8长宽高分别为5319/2050/1930mm,是名副其实的大型SUV,它能通过的泊车关卡,对于比亚迪旗下其他车型来说都会更加容易。

我们率先尝试的是易四方泊车,它在整车智能的基础上,高效融合了易四方技术与智驾泊车技术,面对小车位、窄通道、断头路等情况下,一键旋转入库,无论是安全与效率都优于老司机,让用户不必再面对难停的车位,目前市面上其他车型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以侧方位泊车为例,在车位前后都有车辆,且通道狭窄的情况下,我们普遍会束手无策,最后因担心碰撞剐蹭而放弃此车位,而有易四方泊车在,即使是仰望U8这么大的体型,也能一键搞定,车辆将自动斜插进入车位,再围绕内侧前/后轮旋转,即可全车轻松泊入。

断头路垂直小车位泊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系统规划好最优路径后,车辆绕质心即可旋转入库。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近距代客泊车解决方案是比亚迪为广大车主提供的又一泊车福利,如果我们因为场景复杂不好泊车或是急着要去忙别的事时,只要选定车位下车锁车,车辆便会自动泊入车位并熄火。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有物品遗忘在车上,这时候还可以打断泊车进程,取完物品后闭锁车辆,系统将继续完成泊车任务。

后续比亚迪还会推出远距离代客泊车,其将具备跨楼层泊车、极限会车、避让行人、一键召唤、自动缴费等能力,让泊车不再成为困扰用户的“疑难杂症”。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在全场景智能行车方面,高速领航系统(高速NOA)在功能覆盖的高速和快速路范围内,能够做到让车辆自行上下匝道、主动超车、车道保持、主动避障等,为驾驶者解放双手双脚。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在功能覆盖的城市道路上,城市领航系统(城市NOA)同样利用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超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采集数据,并结合自车状态数据,精准决策,高效执行路口通行(包含直行、左右转弯、掉头等)、红绿灯通行、超车、智能避障、并线、切换车道等驾驶任务。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无论是高速NOA还是城市NOA,我们都会发现,车辆在操作时并不会有生硬顿挫的现象,制动时很平稳,驾驶时很舒适,进行大曲率转弯时很丝滑稳健,这背后是整车智能深度融合的结果,它集成了易四方在车身横向智能控制、云辇在车身纵向智能控制以及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技术优势。

兵精粮足,引领新能源汽车下半场

可见,比亚迪已经形成了阵容强大的智能技术库,往后基于璇玑架构打造的车型,便能够根据定位、取向、价位的不同,从技术库中选取合适的技术,并按照需求进行整合、重组,经由“大脑”统筹协调,各个部件与功能便能协同执行,发挥出优于同级的智能效力。

目前已知的是,仰望U8一季度会推送近距离代客泊车、高速NOA、易四方泊车等功能,三季度会推送城市NOA;腾势N7一季度会推送高速NOA、城市NOA,三季度推送近距离代客泊车等。

而比亚迪承诺,将不断降低智驾体验门槛,加速智驾普及。据悉,比亚迪高阶智驾系统未来将在20万元以上车型提供选装,30万元以上车型全面标配。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在被人质疑“智驾不行”的时间里,比亚迪实则暗度陈仓,除了在梦想日上祭出的各项大招以外,它还在智能驾驶领域创造多项耀眼成绩,比如它是全国首个获得L3级测试牌照的车企,L2级智能驾驶搭载量位居全国第一,“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量产交付,等等。

在将王牌亮在台面上后,比亚迪也不装了,宣称要在“整车智能”领域投入超1000亿元,持续探索新技术。

至于为何此前在智驾领域显得低调,或许和比亚迪脚踏实地的工程师文化有关,王传福再三强调,“比亚迪的智能化,不炒概念,不造噱头”、“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比亚迪绝不让用户为不成熟的技术承担安全风险”。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才能够造出真正智能的车?

现在各项智能大招轮番出手,想必比亚迪已经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安全与品质验证,我们可以像在新能源上半场相信它的三电技术一样,在新能源下半场继续相信它的智能技术。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1号车盟 2.1万粉丝    5692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深度传播。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