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比亚迪秦PLUS DM-i获得了诸多殊荣,成为当之无愧的插混明星产品,然而销量再好的车型如果总是吃老本,迭代中没有变革性的产品突破,那么迟早会被市场踢出局。后起之秀,敢为人先,荣威D7 DMH正是冲着秦PLUS DM-i而来,挑战同级销冠的勇气值得称赞。所以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看看这两款车谁更具性价比,更值得消费者们付出真金白银来支持。
在正式对比前先来看一下两款车的价格区间与配置分布,秦PLUS DM-i主要分为纯电续航55km与120km两个版本,主销车型集中在低配版本,纯电续航55km更多是为了满足新能源需求;荣威D7 DMH相对来说精简一些,只有低、中、高三档配置,在权益价的政策活动下目前起售价为10.98万元,但纯电续航里程却达到125km,已经高于秦PLUS DM-i高配车型的120km,并没有因为配置高低而减配电池容量。
谁才是真正的新能源面孔?
任何事物处于何种时代,都有属于它的设计潮流,如果把秦PLUS DM-i放在5年,那么它的长相算是符合审美,虽说造型偏中庸,但还算能让大部分人所接受。而如果站在2024年的设计角度来看,秦PLUS DM-i就有些略显老气跟不上时代了,不太像是一台新能源车该有的面孔,设计语言已经使用多年,改款后依然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
对比下来可以看出,荣威D7 DMH在做研发时考虑的更多,至少能让路人看出这是一台新能源车,也是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主流风格,大灯、中网、包围等等部件整体感更强,流线型车身也在为降低风阻作出贡献。
至于消费者买车很关心的尺寸方面,荣威D7 DMH在各项数据上都更占优,尤其是车长已经达到4890mm,足足比秦PLUS DM-i长了125mm,严格来说甚至逼近中大型车的尺寸,而轴距也达到2810mm,所以内部空间更值得我们期待。
秦PLUS DM-i体型就是标准的紧凑级车,车长4765mm虽然在同级也不错,但与荣威D7 DMH比还是暗淡了不少,两车的体量感着实差了一个层级。
车尾设计两车主要区别在于灯组设计风格,秦PLUS DM-i采用的是贯穿式设计,Logo选用品牌英文字母标识,下方保险杠层次颇多,看起来相对繁琐;荣威D7 DMH尾灯则为传统分体式设计,下方保险杠更加简洁规整一些,对比之下会更耐看一些。
内饰风格各有特点,荣威D7 DMH中控布局更合理
车内部分,两款车呈现出不同设计风格,荣威D7 DMH希望给乘员营造出一个具有环抱感的座舱,中控屏幕尺寸为12.3英寸,并且上方还设置了一处“帽檐”避光,实用性考虑得很贴心。
智能化方面荣威D7 DMH的斑马智行系统在语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免唤醒、语音连续识别等都更加实用,这也是上汽集团的看家本领,作为涉猎车机网联化早期选手,荣威品牌一直在此项上持续发力。
秦PLUS DM-i中控区域仍然是传统燃油车的设计思路,中间屏幕尺寸为12.8英寸,车机搭载的DiLink系统支持旋转功能,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物,但对于喜欢刷短视频的用户更加友好,尤其这套中控设计比亚迪至今已经沿用数年。
作为一台家用车,日常使用顺手程度比高科技配备更重要,两款车都采用了悬浮式岛台设计,相对来说荣威D7 DMH下方镂空面积设计更大,更方便平时放置钱包、手提袋等物品。上方分别为前排两位乘员设置了放置手机的位置,两个杯架以及后方储物格,零碎物品都可以找到地方合理收纳。
秦PLUS DM-i受限于传统排挡杆设计,所以无法在此额外设置储物空间,而是将一些关于车辆设置、空调系统以及车辆启动按键安排在此,驾驶员在操作时还是需要低头查看,并没有比直接使用语音或设置在中控台上便捷高效。
得益于尺寸上的优势,荣威D7 DMH在乘坐空间方面十分突出,中型车的标准带来了更宽裕的后排空间,后排乘员可以通过老板键调整副驾驶座椅前后、靠背角度。同时座椅海绵填充物相当厚实,加之荣威D7 DMH使用了一套浅色内饰,所以在视觉感受上会更让人放松,没有过多的压抑感。
秦PLUS DM-i后排座椅的皮质相对较硬,海绵填充物不及荣威D7 DMH的厚实,并且椅面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打孔工艺,皮革面料与海绵填充结合的相对紧绷,相对来说触感一般,后期长时间使用比较容易形成折痕。
动力水平旗鼓相当,荣威D7 DMH独立后悬给好评
动力结构上两款车区别不大,搭载的都是1.5L发动机+电机的组合,功率与扭矩参数上荣威D7 DMH略占优势,并且使用的是DHT变速箱,相比秦PLUS DM-i在中高速阶段行驶品质更好,同时荣威D7 DMH全系搭载的电池组均为21.4kWh,纯电续航起步就达到125km,满足3-5天上下班通勤不成问题。
至于年轻人关注的智驾方面,两款车都提供了L2级辅助驾驶,支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等,符合该价位主流水平,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都够用了。
另外,如果想买到秦PLUS DM-i 120km续航版本,起步价格就需要12.58万元,相比荣威D7 DMH的权益价10.98万元贵了1.6万元,对于10万级插电混动车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价差了。
同时,大家比较关心的馈电油耗,荣威D7 DMH与秦PLUS DM-i分别是4.3L与4.6L,基本不相上下,实际使用时处于同一水平。
底盘部分,荣威D7 DMH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秦PLUS DM-i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从硬件规格上来说荣威D7 DMH更高。实际驾驶感受荣威D7 DMH更加接近欧洲车,底盘调校有韧性,支撑性不错,秦PLUS DM-i后悬架中规中矩,短板在于振动过滤略有不足,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担心的地方,相比之下独立后悬成本更高,后排乘客的舒适体验更佳。
说点儿真的:
10万级插混车市场已经今非昔比,各家都拿出看家本领服务消费者,不得不否认秦PLUS DM-i声量更大,品牌影响力更强,但荣威D7 DMH则更适合那些善于透过表面看本质的用户,只要一经对比就能发现孰强孰弱。无论静态还是动态,荣威D7 DMH都不输秦PLUS DM-i这个销冠,空间尺寸、内饰氛围等都更胜一筹,而价格早已不是比亚迪的核心优势,综合产品力+合理定价才是体现一款家用车的核心指标,打价格战只能图一时之快,对于消费者来说开着舒心、坐着舒适才是用车最可贵的地方。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座座都是头等座!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全新上市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E汽车】3000万背后的答案:上汽通用五菱凭什么逆天改命?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比亚迪销量领跑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霸主地位凸显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当行业陷入参数内卷、安全标准模糊的迷局,北京现代以一场全球首个厂商对媒体开放的“真”实测活动,向世人展示了何为“真质力”造车。这不是浮夸的营销口号,而是以全球标准为尺、以真实数据为证的硬核宣言。
如何实现品牌跃升?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从技术实证、信用构建、极限验证,为汽车品牌长期发展提供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清晰路径。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实际体验+门店专访,一条视频告诉你,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到底靠不靠谱。真赔?真负责?看完你就知道了。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
一场武汉发布会,四大战略支柱,东风奕派用56年造车底蕴给新能源赛道投下一枚“技术核弹”。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出席活动并致辞。
焕新不加价 全新博越9.19万元起预售发布 冲击10万级家用SUV市场
上半年交付同比增长71%,深蓝汽车赋能新央企奔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