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路咖汽车 3530浏览 2024-02-23 IP属地: 北京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小米人车家的发布会,小米SU7还是没开上台,但预热效果又拉满了。

这次主要讲的是小米14 Ultra这部新手机,捎带手的讲了讲小米SU7在小米人车家这个生态中的重要性。远程控制这些功能,基本已经属于是基本操作了,但多数功能都是基于此来使用的,包括在车内控制家中的米家设备;反向操作也行,用Pad控制车内功能等。

整场2个多小时的发布会,大部分时间来讲莱卡摄像头,只用了短短3分钟的时间,来展开了人车家功能演示视频,只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大概的情况。其想要传递的中心思想,就是有了小米汽车、小米手机和小米家居这些产品之后,你的生活将会变的无缝衔接,且会让你用车时候更轻松、舒适。

小米是懂营销的,也是懂讲故事的,车身设计拿半隐藏门把手讲故事,到了生态环节拿手机接近车辆自动解锁也拿出来炫了。这一次,我们通过几分钟的演示视频,能挖出什么信息?又该不该盲目崇拜?

功能都能实现,没期货?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小米所谓的人车家生态,大白话讲,就是小米汽车的车机系统可以共享小米海量应用、随时呼出手机画面,手机车机家用电器都可以进行互动。而且发布会上演示的功能,也很基础,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

发布会中演示的功能:

  1. 通过家中Pad语音控制车辆的座椅加热功能;

  2. 人携带小米14 Ultra靠近车辆,车辆自动解锁启动并关联了小米ID;

  3. 车内主屏幕,可显示所有关联的米家设备;

  4. 车内主屏可同屏分为三个显示屏幕,手机、导航、娱乐功能;

  5. 小米Pad装在后排,可以启用车控功能,导航、天气、音乐以及影音娱乐功能,一个细节功能“搜索地址,发送给主驾驶(主屏幕),主屏点击后可以规划导航路径”(屏幕越多功能越强);

  6. 车内语音控制,打开回家模式,家中的米家设备开始工作,且会给到家中的影像视角。

串联起这些设备与功能的,是小米澎湃OS系统。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展示中总共六个功能点,单拆出来讲每一个点,语音远程控制和靠近车辆自动解锁这些功能,其实很早就在其他汽车品牌的产品中出现过,不过,语音控制座椅加热的前身是手机app远程操控;靠近车辆自动解锁之前靠的也是app或者车钥匙,现在是靠一部有小米ID的手机。这两个点的改变,目的是强化人与车之间的链接关系,尽可能的做到无感的用车体验。

这个点挺熟悉的了,不过多拆分解读。

而且,小米汽车已经确认将会搭载高通的8295芯片,意味着小米想在车上做多屏互联、屏幕流转、多屏显示并不是难事,而且也能保证流畅度。然后就是车内的主屏幕,除了能映射手机屏幕(不用手机支架了),还能做到和所有的米家设备关联,其实从手机靠近车辆开始就已经做关联了,关联到了车主的小米ID,然后一系列的米家设备就出现在了车内的Pad界面上。之后,就是可以对所有设备控制;这要结合第六点来看,这里的回家模式,我们的理解应该是用户可以自定义,需要打开什么设备和不需要打开什么设备。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这一个产品点,讲出了小米汽车与米家设备之间的互联关系,实现了IoT在生活场景上的进一步覆盖。简单理解,小米手机+米家设备用户之前的使用场景,只能通过手机端来控制米家设备端的功能,现在,可以应用车内主屏来实现对关联的米家设备操作,强化了人、车、家之间联系以及改变了使用习惯。

所谓的人车家全生态,简单理解,就是在全场景下通过一个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和平板,也可以是车机系统,来控制同一个ID下的全部智能设备。在已经公布的功能中,存疑的点是“回家模式”,多个米家设备互联之后,是否会对算力上有一定的需求?在地库无信号或者弱信号的工况下,还能否正常使用?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以上讲到的六个功能点,期货成分不大,实现起来也比较简单,唯一一个存疑的就是多产品互联之后对于算了以及工况的需求。如果能做到不过分占用算力,那对于开启智能驾驶功能后也能应用,那真的可以让用户在车内可以更轻松的掌握屋内的情况。

小米这次的发布会,其实传递的信息只是人车家硬件与硬件之间的一个跨设备连接,已经打通了,而且功能多且基础功能好用。但智能化还欠点意思。

人车家生态圈,进阶形态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如果你是一个小米智能家居全家桶用户的话,你可以认为目前的生态互联(IoT)还在线上化、自动化阶段,能实现的也只是硬件设备互联以及自动化完成定制任务。但,距离生态互联的智能化阶段还有一段距离。

落到实现功能上来说,能实现车机端人为打开家里的空调和扫地机器人以及拉上窗帘打开灯的操作。但是,大模型只是让澎湃OS这套系统,变得更聪明,而不是有了更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还远做不到在小米SU7距离家1km范围内的时候,根据车主使用习惯来决定屋内温度、灯光以及其他设备的状态等智能化的体验。

小米发布会之后,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开始对这一使用场景有一定的畅想空间。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就像之前的智能驾驶发布会,从0到1总是那么摸不着边际,觉得不现实、没意义、做不成。但从1到100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种智能驾驶功能越来越成熟、丰富,慢慢演变人类对它开始已经有了一定依赖性,例如L2级就配置的好用的高速NOA功能。顺着这个逻辑推,智能生态以及全家桶捆绑销售将会成为趋势。现在国内能做这套东西的,只有小米和华为两家。

阶段性的发展,小米的人车家用澎湃OS系统,打通了端到端的互联,这算完成了第一步,背后是大模型的支撑,虽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远达不到上文描述的智能化程度。在公布的演示画面中,这种学习能力,集中在了手机、平板和电视端,还没有延伸到汽车端的学习;而且学习能力尚浅,只能完成简单的几个技能,如暂停播放、画面切入等。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间接的表示,现阶段,学习能力还没覆盖到车端,或者说车端的学习能力还有待开发,可能会配套自研的智能驾驶来使用,例如在打通智能驾驶之后,所讲的全场景功能下的智能交互或许将会打通车端的学习能力。

或许之后,工作日每天固定时间打开车内通风、座椅加热以及规划路径,这些通过学习能力的提升变得更加智能化,甚至无需语音控制;或许也能在规划路径后,距家还有1km范围的时候,调整好家中生态硬件,开启自定义设备。

华为可以抄作业了,小米汽车刚发的生态圈,比鸿蒙好用?


来个小结,公布的功能属于基操,不用盲目崇拜,可能8295芯片的算力都没用满,只是拉开了生态架构的序幕。现阶段有且仅有两家能做好这件事,但小米的硬件生态圈涉猎很广覆盖面积更大,这是有一定优势的,补齐车这一环之后,挺强的(还没算软件生态层面)。可以期待一下之后演变的学习能力,肯定会带来体验上的改变。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