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才到第二个月,新能源车圈的大洗牌就已经更新到版本2.0了。这回的主角是高合,春节前,高合通知员工1月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2023年年终奖取消、建议员工自寻出路等;春节后,高合开始了大规模撤店,仅剩的门店也已经不开展销售,更遣散了外包员工、正式员工薪水拖欠、飞书全员禁言、门禁卡失效.....在外人看来,高合完全是要退场跑路的架势。
黄摊子的前奏,其实早有预兆
但是在前两年,或者说在高合诞生没多久的那段时间里,围绕高合的一个个故事,讲得可是非常好听的。大家想想,你们自己刚知道有高合这个品牌的时候,光是看图是不是就很惊艳了?硬朗的造型,科幻的设计,锋芒的大灯,还有那标志性的后门,这些标志性的元素,让每一辆高合都足够炫目。
而这才两三年时间,高合就从一个人人羡慕的品牌,沦落到了停工停产、停薪欠薪、解散团队、高管离职的境地。实际上,在2023年中期就早有预示了,官方的次次辟谣也只是让崩盘来的晚一些而已。那么,从早年的光鲜亮丽,高合到底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境地呢?
徒有夸张炫目,但产品力无法持续
大家记住高合,其实就是因为炫目。夸张的灯光语言,科幻的内饰设计,张扬的车门造型,让高合有了“门厂”、“九门提督”、“灯厂”、“陆地飞船”等等一堆绰号。但是问题在于,高合的亮点似乎也就仅此而已了,大多都是造型、玩法上面的东西。
至于续航、快充、智驾、车机、互联等方面的技术,高合也只是在平均线上,甚至还不如友商主流20多万元的车型。无法持续吸引消费者关注,注定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基本的配置都没有差异化优势。
定价过高,但体验难于支撑溢价
高合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价格奇高无比。在那个自主新能源车尚未发力高端的时候,高合就定出了80万元的天价,还拿出了一堆包装术语,就让人想起了曾经宝沃汽车的那个广告,“好、贵”。
确实,高合确实凭借炫目和高价收获了关注,但问题是,也就到这儿了。一味标榜高端、新潮、科幻,忽略了中国市场的现状。2021年,高合汽车卖出了4237辆,2022年卖出了4349辆,月交付仅仅400辆左右;2023年,高合月均销量只有355辆。
HiPhi X、HiPhi Z这种高端车,月均销量最低只有两位数,甚至个位数。高端车难以撑起高合的基本盘,最后还得靠HiPhi Y这种中低价的走量车型,但说实话,三四十万的价格也并不低了,何况HiPhi Y这个时候,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技术更新、综合体验更好的选择。
大洗牌加剧,谁是下一个高合?
其实到了现在,即便高合官方还在不断的辟谣,但大家都能看得出来,高合基本上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了。在新能源市场大洗牌的背景下,高合也只是步了雷丁、天际、爱驰、威马的后尘。回看高合的各种操作也不难发现,过去那些造概念、讲故事、画大饼的套路,通通都在失效。
那么问题就好玩了,高合之后,下一个会是谁?现在来看,“新势力三剑客”都并非安全,某想虽然销量不错,但车型同质化问题严重,并且被后来居上的问界逐渐抹平优势;某鹏、某来财务情况紧张,销量正在被吉利、奇瑞、广汽等传统大厂打造的新势力生力军们快速甩开,越发显得乏力。
某想的“三室一厅”不再亮眼,某鹏的技术开始显得平平无奇,某来的高端定位已经失守.....道理是明摆着的,它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打法,其实在2023年就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到了2024年会继续下行。在现金流并不稳定的基调下,每一步都是在钢丝上跳舞,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一台从键盘值上来说没短板的运动型轿跑车,领克10 EM-P,双叉臂悬架,5秒破百,标配4驱。
身为新能源“大魔王”的比亚迪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单月销售38.26万辆,同比增长11.9%。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华为一直说自己不造车,但是中国汽车产业中却处处有华为的影子。不止有像是岚图、阿维塔这样采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独立品牌,华为更是打造了一个包含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的“鸿蒙智行”生态联盟,从设计到销售全都由华为一手包办,和华为自己造车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重磅官宣!比亚迪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达成战略合作
打牢地基再发力,东风本田的转折之战,要比别人来的更快更好?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华夏鸿蒙 智启新程 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
iCAR作为特约合作伙伴,携旗下明星车型iCAR V23惊艳亮相,以硬核实力诠释了“能打”基因。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相比丰田和日产,本田一直以技术先进、追求科技而著称。
《早懂车》获悉,比亚迪日前正式官宣,今年将与足球青训组织“海选未来”继续合作,助力中国足球少年勇敢追梦,一路向前。“海选未来”是前国脚、被誉为“中国太阳”的孙继海创办的,致力于寻找和培养具有潜力的足球少年,为中国足球的未来输送人才。此次合作,是比亚迪在足球发展领域持续深耕,专注中......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大家都没想到,BUG会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