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战场的宇通,锋芒难掩。
一年前,宇通新能源轻卡T系列正式发布;一年后,宇通轻卡超越一众老牌轻卡品牌,进入新能源轻卡销量榜前三。
更引人关注的是,宇通轻卡与竞品有着明显区隔,起步纯电、专注于纯电。在混动、增程、燃料电池等多种能源形式的混战中,宇通轻卡仅靠纯电就能立足并站稳,看似是意料之外,其实在情理之中。
足够坚实的技术底座
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遇到心动的机会,或许是很多车企的无奈。所以我们看到,在面对新能源物流的风口,大量“油改电”产品充斥市场,将发动机、变速箱替换为电池、电机、电控的“魔改”,表面上是用最少的成本“造”新能源车,实质上存在大量冗余和掣肘,比如,没有为电池预留空间,导致电量不够用,只能满足倒短等有限场景;类似“堆积木”一样拼凑的硬件,交互信息的速度和精度不足,无法为高效运营提供数据支撑。
机遇面前,不是谁先出招谁就能赢,很多匆忙上马的新能源轻卡暴露出续航、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不只损害了自身口碑,更让用户对整个行业信心不足。如同积木永远堆不成高楼,新能源轻卡需要革命性的重构。连续二十多年的三电技术积累和节能技术迭代研发,让宇通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力。2023年,宇通重磅发布商用车行业首个软硬件一体化电动专属平台——“睿控E平台”,正式宣告新能源轻卡从“堆积木”进阶为“打地基”。
睿控E平台自研跨域融合C架构,相当于整车的大脑和神经,实现从传统的分布式进化到集中式,信息传递准确高效;高集成电驱取代传统直驱,释放底盘空间。类似的颠覆还有很多,技术上的细节无需赘述,仅从一个侧面就能看出其内功之深厚:在疯狂内卷的新能源市场,睿控E平台至今没有被超越,甚至没有被模仿。
等不来对手,那就以自己为对手,宇通新能源轻卡T系列将自己“扔”进最严苛的环境中,从地表温度70℃的吐鲁番到最低-30℃的哈尔滨,宇通轻卡成为首个跨越100度温差挑战的新能源轻卡,更验证了产品的性能极限和技术边界;在真实的城市运营工况下,宇通新能源轻卡2024款T5长续航版(127.74度电)以量产素车标载的状态下,成功挑战“电动厢式轻卡单次满电行驶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达成平均一度电行驶4.098公里的优异成绩,成为行业首个以续航里程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新能源轻卡品牌。
足够丰富的实战经验
了解宇通轻卡的人还记得,2021年,宇通推出第一代纯电轻卡,两年后,大变样的第二代产品宣告上市,速度之快,让人惊讶。
因为它早就做过更难的题。
很多人的“纯电启蒙”,来自街头穿行的宇通纯电公交。作为最早一批做纯电产品的企业,宇通销售各类新能源商用车超过19万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客车企业和新能源商用车企业;;累计超过360亿公里的实际路谱数据采集,让宇通对用户、场景有比别人更精深的理解。
以安全为例,做客车出身的宇通习惯了“保护”,纯电客车时代的历练,让这种习惯升级为“过度保护”,并移植到纯电轻卡赛道。宇通行业首创电池氮气保护系统,保证电池不起火爆炸;为防外部火源波及,还特别开发了可耐受1300℃、2h以上灼烧的电池箱体“三明治”隔离防护系统。可以说,用保护“一车人”的责任感和经验去保护“一个人”,这在整个纯电轻卡行业都是少见的。
同样的“饱和式思维”也体现在运营上。
客车与卡车同属商用车,创造价值是两者共同的主题,此前,用户对纯电轻卡不“来电”,重要原因就是对其运营能力的担心。深耕纯电赛道的宇通清楚问题出在哪,也知道如何去解决,产品节能15%以上、充电半小时续航150公里……
足够到位的一站直服
厂家与用户的故事,往往止于交付,交接棒传到服务站手中后,用户很难再见到厂家的服务人员。这本是行业的常态,但宇通轻卡不一样,带着客车定制化的肌肉记忆和纯电客车多年来打下的服务体系“家底”,将本属于制造业的新能源轻卡带进服务业。
“宇通轻卡把‘售后’做成了‘守候’”,更是行业首推“黄金24小时100%托底守护”服务,实现100%全天候在线、100%全区域速达、100%全配件送达、100%托底守护。此前的采访中,不只一位用户这样描述宇通轻卡行业独有的一站直服。从过去的“不知道该找谁”到宇通的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从没有时间看的使用说明书到宇通轻卡的视频指导甚至服务经理现场培训,从用户自行手动统计数据到提供车辆运营分析报告,宇通轻卡把麻烦留给自己,把轻松留给用户,不只刷新了新能源轻卡用户对“服务”二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用户建立起运营信心和能力,进而带动整个行业完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宇通不只是引领者,更是领导者。
这样的品牌,注定会赢得持续性的胜利。“一年时间改变行业格局”,只是这场持续胜利的小小开端;近期,宇通新能源轻卡T系列产品实现了海外发布并销售,开启了为全球提供优质新能源解决方案的序幕。
我们相信,宇通轻卡会在有价值的地方创造更大价值,“宇通”这块金字招牌,将在时代的风潮中大放光芒。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