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2024年4月24日——倍耐力和兰博基尼强强联手,为兰博基尼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车型Urus SE,打造量身定制的21英寸、22英寸和23英寸的P Zero轮胎,以及一款22英寸的Scorpion Winter 2轮胎。开发成果来自一个长期而紧密的联合开发项目,在意大利纳多赛道上超过300公里/小时的速度,以及北极圈零下30度的极端条件下进行了测试。这四款轮胎胎侧都有倍耐力ELECT™电动车轮胎标识,标志着专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研发打造的技术。这些轮胎的结构、胎面花纹和配方都经过优化,以满足Urus SE的高扭矩,并能支撑其重量,降低路噪, 并通过降低滚动阻力来延长电池寿命。
全新兰博基尼Urus SE的三款倍耐力P Zero轮胎专为满足其特定需求和特性而设计。21英寸着重于舒适性,而23英寸则是以性能为导向,也是需求量最大的规格。为了匹配该车型的运动性能,倍耐力和兰博基尼都致力于提升车辆在日常驾驶和赛道上的响应性、精确性和可预测性。由于采用了专为承受 Urus 施加的高强度而开发的轮廓和材料,轮胎过热和磨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这意味着即使是漂移等极端动作也可以实现。此外,由于使用了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配方,兰博基尼Urus SE的P Zero轮胎在各种路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即使在湿滑的路面上也是如此。倍耐力的工程师还被要求确保驾驶的舒适性和低滚动阻力,以提高节能性。
Scorpion Winter 2 是倍耐力为 SUV 设计的最新升级版冬季轮胎。胎面花纹的3D结构,随着轮胎磨损,胎面花纹呈“Z”字形排列,提高整个使用周期内的性能,并确保在低温气候条件下的驾驶安全性,尤其是在雪地上。对于兰博基尼Urus SE,倍耐力在轮胎开发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材料,通过在北极圈测试的特殊配方,提供更强的牵引力。这种复合材料在干燥条件下表现极佳,在低温条件下也具有很高的柔韧性,在湿滑路面上可提供出色的抓地力。
新款P Zero和Scorpion Winter 2轮胎丰富了倍耐力多年来为兰博基尼Urus开发的轮胎系列:21英寸、22英寸和23英寸P Zero和22英寸P Zero Corsa夏季轮胎;22英寸Scorpion Zero All Season轮胎;21英寸和22英寸Scorpion Winter轮胎以及21英寸Scorpion Ice Zero 2镶钉冬季轮胎。此外,倍耐力还首次将 P Zero Trofeo R 装配于 SUV车型,即兰博基尼Urus Performante。这款 22 英寸半热熔轮胎专为赛道设计,但也可在公路上使用,它在2022年助力Urus Performante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爬山赛——派克峰国际爬山赛上创造了新纪录。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
最近车企资产负债率成了车圈热门话题,但我看到不少人对这个指标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负债数字越大风险就会越高,但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的判断。因为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领域,前期建厂、研发投入大,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负债自然也会增加,所以车企负债率高其实是常态。
一手抓减碳 一手促固碳 “润泽湿地,循环共生”科普展山城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