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特斯拉汽车的制造工艺,网友们都会总结一个字:糙!不少特斯拉车主认为,糙才是正品,这样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而为了降本,特斯拉绞尽脑汁,花大力气开发一体化铸造技术,降低重量还减少零件数量,一时间也被奉为“神技”。
然而五一假期期间,外媒一则“特斯拉准备放弃下一代一体式铸造”新闻悄然到来,让不少车企都感到懵了:砸了这么多钱,特斯拉突然就说放弃了?
将几十个零件合为一,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降低40%,这是当年的特斯拉Model Y应用一体式压铸技术的卖点,单从数据来看的确很诱人。不久后,特斯拉正式宣布,未来压铸技术将出现在特斯拉各车型上,深陷成本压力的车企们看到了降本的希望,迅速跟进。
欧美、日本甚至不少中国车企,开启压铸制造军备竞赛。2020年特斯拉的压铸锁模力为6000吨,而小米汽车曾透露,生产SU7车型底盘的大型总成件为9100吨级压铸机;今年年初,小鹏汽车宣布12000吨级压铸机已安装并开始生产;哪吒汽车则宣布与力劲集团,共同研制具备超20000吨级的压铸设备。
至于特斯拉,刚在3月的科技大会上才宣布,将推出一体化压铸工艺2.0版,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50%……所以,当传出特斯拉暂停一体化铸造技术时,很多车企还没反应过来,这风向转得也太快了!
其实一体化铸造并不好搞。截止到2021年,特斯拉Model Y的一体化压铸设备的安装调试、工艺流程等花了特斯拉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压铸零件的合格率依然低于四成。极氪副总裁就曾在社交媒体吐槽过特斯拉出品铸件的品质。
一体化铸造技术看似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但前期成本投入非常高。特斯拉在改造生产线时就发现,一体化压铸的一整套新的工艺开发,投入成本并不低于建造一条新的生产线。
关键是,花了大力气弄好的一体化压铸,就工艺方面和传统生产零件相差太远,看看特斯拉这压铸零件,精度和传统冲压件差了一个世纪。
说到这,大家开始明白为何特斯拉的车型制造工艺这么粗糙了,这本身就是一体式压铸的“传统”。至于成本,特斯拉通过加大生产量来分摊,所以才形成了成本优势。不过在大规模生产之后再想提升工艺精度,那得加很多钱。对特斯拉而言,满足基本技术指标就够了,精工工艺?真的抱歉了。
站在用户角度,应用一体化铸造技术,似乎对降低车价而言没什么用,远没有电池价格影响那么大。一款车型性能、品质是否优秀,也不是简单从它的制造工艺而定。一体化压铸真把车体制造成本降下来了,省下来的钱车企会在其他地方给用户补回去吗?现实是,哪怕特斯拉也没有口气再喊降价了。
N点评:一体化铸造技术长期来看能降低制造成本,但中国车企已经在短时间内将技术和成本弱势扭转过来,低生产成本已不再是特斯拉的唯一竞争力。今年4月,马斯克匆匆到访中国,讨论FSD落地问题,特斯拉下一个发力点将放在智驾。未来特斯拉放弃升级一体化压铸,并非不可能,最重要的是看市场,或中国市场需要什么。(图:网络/文:欧阳)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固态电池传“喜报”!千伏电压续航超1000Km,东风官宣2026年装车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2025年8月2日,贵州贵阳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开业庆典——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贵阳孟关大道店正式启幕。以智慧之名,为林城开启全新的出行篇章。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步入“淘汰赛”的关键节点,一家央企背景的“新势力”正以全维度的战略布局开启升维之路。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一场战略发布会,不仅宣告了“央企新势力”的正式启航,更以“未来之翼”战略为蓝图,展现出一条融合央企底蕴与科技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从8月份开始,购车补贴变天了,变得越来越暴力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