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显著降低了全球贸易关税。
尽管如今这样说,可能已不合时宜。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全球进口关税从平均10%以上的,降至如今的3%左右。关税降低,推动了国际商业的蓬勃发展,并使世界经济增长几乎翻了三番。
可以说,不仅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国际社会各国之间越开放,世界就越繁荣。
令人深感遗憾的是,在距离美国大选还有六个月之际,拜登政府于 5 月 14 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战略物资,包括钢铁和铝、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产、太阳能电池、船岸起重机和医疗产品大幅提高关税。
其中,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2024年内,开征 100%的关税。
01
全球贸易体系,正在分崩离析?
有一种观点是,国际贸易使广大消费者整体受益,但却有可能损害了某些国家某些行业公司的利益,以及影响到相当人的就业。
是的,贸易政策不仅要考虑经济回报,也要计算政治代价。
各国政府,理所当然地热衷于算计贸易的政治成本。这就是为什么基于规则的的多边贸易体系,需要防止不公平竞争的机制,比如WTO的仲裁机制。
尽管经济学家们欢迎廉价的进口产品,但如果政治家们担心进口产品的涌入,会损害本国特定行业和地区的利益,他们也可以进行反击。
近几年,支撑多边开放贸易体系所需的共识,正在快速瓦解。
从2016年特朗普开始的“美国优先 ”理念,以及随后去全球化的操作,加速了这一进程。
美国两党的政治家们大都异口同声,需要对各种进口商品增加关税。
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对其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使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优势。更令人无语的是,美国还把国家安全问题进一步泛化,指责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会带来安全风险。因为智能电动汽车很”智能“,因此很容易被跟踪和监控。
且不说智能化本来就是车企之间相互竞争赢得未来的关键,特斯拉正是搅动全球汽车智能化的最大鲶鱼,也正在中国市场上雄心勃勃。
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加征关税是应对本国经济困境的错误方法,将给美国和世界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02
高关税的反噬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两个多世纪前,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国家专注于所长,不一定要全面发展,不一定自给自足,而是走向国际市场,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二战后的经验表明,各国政府对自由贸易持开放态度,是合理且有益的。
国际贸易可以让允许商品自由流动的国家居民,享受到价格更低、品种更丰富的商品。同时,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经济活动。
相比之下,高关税会纵容低效企业,损害消费者利益。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华盛顿的精准”关注“和高压下,被迫与美国达成了关税协议。配额协议,提高了日本汽车在美国的价格。这样美国传统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可以继续生产没那么受欢迎的“美国车”。
同样,今天的美国汽车公司,对来自比亚迪的海鸥车型的竞争,也感到担忧。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后,美国车企或可以继续以三倍于海鸥的售价,继续销售没那么吸引人的入门级电动车。
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比亚迪海鸥以其优异的制造工艺和性能,能和三倍价的美国电车媲美。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如此至好,以至于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
尽管拜登政府一再宣称,希望美国消费者改用更环保的汽车,但精明的消费者却没有任何动力,去转用更节能环保,但更昂贵的电动汽车。
拜登总统可能会说,高关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对美国车企的保护是不可避免的,否则美国的绿色补贴就会流向中国企业。事实究竟如何很难说清,但至少说明 ,美国政府对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的补贴,是低效的。而一项低效政策,往往会带来下一项低效政策。
03
说好的程序正义呢?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比起自定义骇人的关税百分比,拜登政府征收关税的方式,更加令人惊悚。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通常利用榜样的力量,在经济效率与政治现实之间,找到洽淡的平衡,并因此自诩为自由世界的”灯塔“。
现在不再如此了。被贴上标签的国家,没有权利为自己辩护。
摈弃了合理的调查以及谈判流程,单方面简单粗暴的加征关税,意味着对美国普通法系”无罪设定“精神的背离,也背离了基本的国际法程序公正。
先假定有罪,再去收集有罪的证据,这是极致的打哪指哪,而不是指哪打哪。
美国政府本可以耐心的抓住中国的”痛点“,阐明中国企业是如何从巨额补贴中获益的,然后再对它们征收有节制的反补贴税,显示自己作为世界警察的公平公正。而这一点,正好是欧盟与美国的不同之处,欧盟还是讲所谓的“反补贴调查”程序公正的。
提出可怕的猜测,做出惊人的臆断,却不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是滑稽可笑的。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为了显示自己对华的强硬,争先恐后的设置最严苛的壁垒。特兰普政府就曾警告说,将对中国在墨西哥工厂生产的汽车征收 200% 的关税。
美国总统大选,7月就要掀开帷幕。在对中国的态度上,两党候选人都选择对中国强硬,这种外溢效应已经体现。拜登政府急于对中国的电动车及零部件征收100%的关税,比特拉普早先宣称的当选后,要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还要高。显然,拜登这么做,是不想让共和党人认为自己对中国软弱。
党争压力之下,美国公然蔑视重大政策严谨论证的流程,会带来危险的后果。
在美国国内,它会招致更多公司寻求贸易保护,从而扭曲了市场的优胜劣汰能力,让低竞争力的企业继续存活。
在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者也将效仿美国的做法,这将是对美国曾经倡导的多边贸易体系,造成又一次严重打击。
04
关税“空拳”,难挡中国新能源车全球化
比亚迪前两个月,刚考察了墨西哥几个工厂的选址,美国就明确讲,即将对中国电动车提高关税,即使在墨西哥生产的也不行(之前零关税待遇取消)。
当地时间5 月 14 日,比亚迪的电动皮卡 SHARK在墨西哥上市,这是比亚迪首次在海外发布新车。
投放墨西哥市场之后,比亚迪计划在南美和东南亚等地扩大销售。而在此前,比亚迪已向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派出代表团,考虑在当地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工厂。
巧合的是,5月14日当天,美国就正式官宣对中国产电动车关税从 25%提高到 100%。
很多人认为,美国此举似乎格外针对比亚迪。
美国一顿操作猛如虎,对此比亚迪高管却可能一脸无辜:
我们从未打算进入美国市场!
这些关税措施看起来闹得沸沸扬扬,但对中国出口贸易并不构成多大影响。中美双方都很清楚,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寥寥无几。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车企只有吉利向美国出口了2217辆“极星”牌(Polestar)电动汽车。
熟悉的配方,前有华为,Tik Tok和大疆,后有比亚迪。被玩针对的,都是中国冉冉升起的世界级企业。100%的关税,是拜登为中国新能源车的最佳代言。
因为世界级的企业,是属于世界的。
结束语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地缘政治中,找到破题之法,需要中国车企,在商业能力之外,额外重视提升自己的“政治“力,组建高水平的具有国际经济、政治、法务、政府关系、公共关系顶尖能力的团队。
曾在国际货币基金(IMF)负责中国事务的康乃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普拉萨表示:“新关税或许能阻挡中国的进口商品,但当中多数进口商品仍可能绕道不受关税影响的国家。”
普拉萨指出,基于成本低廉及地理邻近性,墨西哥及越南尤其在美中贸易紧张升温中受惠。
比亚迪,奇瑞等中国车企,避开美国的锋芒,进军拉美及东南亚市场,是正确的腾挪应对之道。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而敢于走出去直面竞争,也是必由之路。
欧盟之路中国车企如何走,国际化效果究竟如何,才是中国车企真正走出去的:
重中之重。
广汽埃安“2028车轮上的新世界”:技术突破与出行变革的双重奏
比颜值、比性能、比好玩、比智能,15万内最厉害的SUV,就是iCAR V23。
如今,随着中国车市迈入新能源时代,擅于捕捉中国主流家庭用户需求的东风日产又在全新GLOCAL模式下,基于东风日产新能源技术架构——天演架构推出了为中国家庭用户量身打造的诚意之作,东风日产N7。
国美车市智能汽车体验馆开业:打造“永不落幕的车展”
荣威应该做国民车,做符合更广泛群体的老百姓的车。
明年新能源车购置税不再全免!油车再熬半年重振雄风?
销量不行吹利润,如今利润腰斩,长城还剩什么可以吹?
比亚迪海鸥加冕 “世界城市车”,李柯荣膺 “世界汽车年度人物”
现在的皮卡居然扭矩可以破千,江淮悍途 PHEV 正式亮相上海车展
全球领先的汽车金属零部件设计制造商海斯坦普在上海车展上亮相,在这场为期十天的行业盛会上,海斯坦普不仅集中展示其技术创新实力,同时也详细阐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展现了其在本土化发展和全球竞争力提升方面的坚定决心与卓越能力。
汽车
智驾宣传降温,小鹏推智驾险
2025上海车展,仰望展台围满了国际友人,U8L的吸引力还是太强大了!
作为兰博基尼HPEV高性能混合动力产品系列中的第二款超级跑车,Temerario搭载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和三台电机,综合输出功率达920马力,这款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在圣亚加塔·波隆尼全新设计开发,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转速能够达到10,000转/分的量产超级跑车发动机。其性能表现惊......
连续两年卫冕!比亚迪2025Q1再夺新能源客车出口全球第一
智趣新天地,全民皆共享。4月28日,东风纳米旗下“国民智趣纯电SUV”东风纳米06在成都开启预售,共推出5款配置,预售价格为8.99万元-11.99万元,真香不贵才是真的国民车。目前,东风纳米06已到店无需等待,并带来下订266元抵2066元、电动尾门和全景天幕限时送、至高600......
埃安UT作为入门级纯电小车型,其738版本对比698版最低配仅加价4000元,获得了倒车雷达、倒车防误踩系统、LED大灯、全车底护板、后视镜加热、定速巡航、自感应雨刮七大安全标配,相较于吉利星愿更加值得推荐。#埃安UT #330续航版上新交付 #郭麒麟:6.88万最安全小车 #6......
汽车
车展慢慢弹:专访广汽高域苏博士,低空飞行核心还是安全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位老总首度同框,分别互赞了双方的概念车,一汽-大众ID. AURA,上汽大众的ID.ERA概念车,双方达成德系品质不分南北的深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