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 “2024加特兰日”在上海成功举办。适逢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加特兰围绕“Next Wave”这一主题,发布了全新毫米波雷达芯片平台、技术和方案,并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在智能化加速发展的当下,毫米波雷达行业如何以创新技术满足日新月异的感知需求,助力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创新应用普及,共赴智能化新未来。
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在活动中发表演讲
“过去十年间,加特兰一直致力于用CMOS半导体技术为毫米波雷达行业提供更低成本、更易使用的芯片解决方案。在我们和客户的共同努力下,加特兰的产品已经进入到20余家车企,实现了超200款车型搭载。”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在演讲中这样讲到,“感谢各位合作伙伴,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共同为车载毫米波雷达普及以及供应链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加特兰毫米波雷达SoC家族再进化,高性能方案助力全球汽车智能化发展
在本次活动中,加特兰推出了多个全新毫米波雷达芯片平台、技术和方案,包括重新定义了成像雷达研发范式的Andes SoC芯片的两片级联参考设计方案、扩宽了汽车感知边界的Kunlun车规级毫米波雷达SoC平台,及前沿的毫米波封装技术——ROP®。
全球汽车智能化发展浪潮不仅对车载毫米波雷达提出了更高的成像要求,也推动了自动避障的电动车门、乘员状态和健康检测、车内儿童遗忘检测等新兴应用的发展,需要车载毫米波雷达功耗更低、体积更小,且具备出色的角度和空间分辨能力。
针对成像要求,加特兰技术总监刘洪泉在演讲中介绍道,Andes SoC芯片将毫米波雷达的4发4收射频芯片和计算芯片融合成一颗SoC芯片,并支持Chip-to-Chip灵活级联,帮助下游雷达厂商通过选择不同数量的SoC进行级联,快速打造出具备不同性能的成像雷达产品,从而降低物料成本并简化开发流程。本次亮相的Andes两片级联参考方案,不仅比现有4D成像雷达方案拥有更好的射频和计算性能,并且在性能、成本和尺寸三大指标上也拥有卓越平衡性,是目前4D成像毫米波雷达落地的绝佳选择。
加特兰技术总监刘洪泉在活动中发表演讲
针对新兴应用发展需求,加特兰雷达产品线总监王政向观众隆重介绍了Kunlun车规级毫米波雷达SoC平台。他表示,Kunlun平台的SoC均采用射频和计算模块集成化设计,其射频模块拥有高达6发6收的通道数量,远超常见的2发3收和2发4收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计算模块包括高性能双核CPU、1.8MiB片上存储空间,以及RSP雷达信号处理器。在保证优秀射频和计算能力的同时,其还拥有13mm x 16mm的微小封装体积和超低功耗优势,可为各类新兴应用提供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空间感知能力。
加特兰雷达产品线总监王政在活动中发表演讲
本次活动中,加特兰还发布了一种前沿的毫米波封装技术——ROP®。加特兰生产技术中心总监王典介绍道,该技术通过辐射体(Radiator)将信号直接传输到波导天线系统中,不仅解决了传统标准封装技术中的天线馈线损耗较大的问题,而且相较AiP(Antenna-in-Package)技术,还拥有更高的通道隔离度,可让雷达实现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宽的FOV。ROP®封装技术将应用到Alps-Pro和Andes系列产品中。
加特兰生产技术中心总监王典在活动中发表演讲
拥抱未来,行业专家共话发展新方向
毫米波雷达芯片技术的创新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齐心协力。本次活动中,除了发布全新芯片技术,加特兰还专门设置有《先进技术论坛》和《行业生态论坛》,由来自加特兰、上海交通大学,以及来自集成电路、电源管理和天线设计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专题分享。
毫米波雷达使用电磁波来探测目标,容易遭到信号干扰、截取等恶意攻击行为,且雷达与智能驾驶直接相关,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加特兰网络安全架构师章赟杰详细介绍了加特兰的毫米波雷达SoC在网络安全方面的亮点和做法,与行业一同构筑毫米波安全“芯”防线。
AI技术快速发展,大模型成为科技圈热点话题,毫米波雷达行业也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加特兰雷达系统工程师王治飞向现场嘉宾分享了如何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来提升雷达的感知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昌展教授介绍了“毫米波生物雷达技术”在智能化健康监测的前沿技术及应用前景。
此外,来自Cadence、芯洲科技和HUBER+SUHNER的专家,分别介绍了DSP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作用、雷达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用3D注塑成型技术来制作波导天线等内容,为到场观众提供了一场毫米波雷达知识盛宴。
下个十年再起航,驶向智慧感知星辰大海
截止2024年一季度,加特兰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超800万颗,并且还在快速增长。预计2024全年,出货量将达到600万颗。届时,搭载加特兰芯片的毫米波雷达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20%,为国内毫米波雷达芯片市场注入新活力。
智能化浪潮方兴未艾,对精确感知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从汽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正快速向家居、安防、健康等领域扩散。
下一个十年,加特兰将持续砥砺创芯,用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推动毫米波雷达在智能汽车和其他领域的普及,实现“让毫米波服务每个人”的使命。
零跑C10:15万台交付,刷新品牌新纪录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不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更以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展现出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强大实力。
东风退市“让路” ,岚图登陆港股“靠华为”?
比亚迪敢为L4级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才是对技术与实力最好的证明
解锁出行新可能,余承东新疆测试新款智界R7
呼伦贝尔三天深度体验,林肯这两款车藏着太多惊喜
方程豹钛3|开了600km后,我知道它为啥卖这么好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功不可没。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中,中国车企正以强劲的势头,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迭代进化与创新跃升,书写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国篇章。
【E汽车】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补贴后14.99万元起
岚图汽车逆袭,央企新能源品牌第一股+接近盈利!
8月22日,岚图汽车携手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通过线上直播形式正式发布了岚海智混技术。
全域800V+大电池+全温域5C超充 岚图发布重磅技术
8月22日,岚图汽车正式发布全新“岚海智能超混技术”,以“全球首发、发布即量产”的姿态,进军混动市场。该技术致力于让99%的出行场景实现纯电驱动,充电速度可比加油,长途驾驶也无须担忧续航。
总有人说“小车就是凑活”——通勤挤得膝盖顶方向盘,露营装不下帐篷睡袋,胡同停车得来回倒三五把……直到极狐T1带着6.88万起的预售价来,才发现:A0级小车,原来能把“凑活”过成“讲究”。
对于大多数2.5吨以下的乘用车来说,2.9bar的冷态胎压高不高,抬杠没用,亲自对比试试就知道,那些以轮胎型号为由的,问问卖轮胎的,这款轮胎能不能装其他车型就知道了
上汽通用五菱第800万辆MPV下线,星光730全球车来了!
超百万用户选择天神之眼
8月19日,广汽集团在番禺总部举行广汽星源增程技术暨昊铂HL增程版上市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以超高效、超澎湃、超静谧三大核心突破,终结用户亏电感,开创增程体验新时代。这是今年广汽集团继“星灵智行”智能科技品牌、“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星灵AI全景图”之后,......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新能源决赛圈冲刺!小鹏跑出 “王炸”Q2,能稳住优势碾压对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