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丰田汽车与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这被外界视为是继今年7月双方首次宣布合作意向并签订合约后的一项具体落地成果。
根据丰田方面公布的内容显示,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成立,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新公司将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
从丰田方面公布的信息来看,7月份曾提及“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车型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等细节在此次均未提及。
对此,丰田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此次签约和上次可以看做两回事”,有关挂标的具体计划还没定。而比亚迪方面相关负责人也回应称,目前没有这方面消息。
同样的合作对象,同样的电动车合作方向,为什么此次双方却矢口避谈有关研发车型的具体问题,而关于此次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呢?
问题一:双方合作对谁更有利?
随着此次丰田和比亚迪宣布各出资50%组建合资公司,也是比亚迪继戴姆勒之后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牵手的第二家国外整车企业。那么,按照以往思路,一家自主品牌与国外大牌车企的合资中,我们往往更关心自主品牌能获得什么呢?
实际上,与一般的传统燃油车合资企业不同,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上,国内自主品牌目前拥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比亚迪此前曾连续4年蝉联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一。今年以来,尽管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10月比亚迪更是出现环比降幅超50%,但今年前10个月依然销售了超20万辆。更为重要的是,比亚迪不仅拥有目前较丰富的新能源产品体系和供应链,同时还推出了面向业内全面开放共享的e平台技术。据此前比亚迪方面介绍,e平台可以为整车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纯电动汽车系统解决方案,基于e平台,整车厂只要设计好相应的车身以及底盘悬挂系统,同时还能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
而与此对应的则是,丰田虽然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动力上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但是在纯电动领域,丰田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对于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和政策要求下,面对“双积分”的巨大压力,丰田不得不为自己寻找出路。按照此前丰田的规划,在纯电动领域,其计划在2020年初之前至少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而首先投放的市场就是中国市场,随后才在日本本土、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市。目前已经确认的是,奕泽(参数|询价)和C-HR(参数|询价)的纯电车型都将在明年上市。而此前,已经等不及的广汽丰田已经先后引入了悬挂广汽传祺和广汽新能源标识的iX4和iA5,可见丰田在华合资企业在华面临的巨大压力。
因此,这样看来,起码在可预见的一定时期内,双方的合资肯定是丰田借力比亚迪更多一点。
而对于比亚迪来说,更多是借力丰田在全球品牌上的优势。正如其在合作资料中所说,“被‘混动巨擎’丰田和‘汽车发明者’奔驰主动找上门来进行“技术对等”的整车开发合作,这是中国车企绝无仅有的案例,放在10年前、20年前,根本不敢想。区别于丰田与一汽、广汽的合作模式,这是丰田首次同中国汽车品牌开展‘技术对等’的整车开发合作,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和动力电池。”
问题二:研发车辆究竟挂谁标?
实际上,对于此次双方签约合作,外界最关心的就是双方合作车型的落地问题。在7月份的公开发布信息中,明确提出将于2025年投放中国市场,并使用丰田品牌。但是在此次合作内容中,这一信息并未提及。
为此,买车网分别采访了丰田中国和比亚迪的相关负责人,双方均表示还不清楚具体计划。
但是,在比亚迪提供的合作资料中,却明确写着“合资公司设计、开发的产品将充分使用比亚迪现有的电动平台技术及电动零部件供给,并融入丰田的品质及安全控制标准要求。合营公司设计、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可以使用丰田品牌。”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在7月双方合作消息发布后,当时舆论就认为丰田之所以选择和比亚迪合作,就是想要利用比亚迪现有e平台来设计产品以应对“双积分”政策,从而快速扭转其在纯电动市场上的“后来者”地位。“而此次选择避而不谈,一方面可能也是怕面子上挂不住,另一方就是考虑到其原有合资伙伴的态度。但是无论如何,这也从侧面上说明比亚迪在纯电动产品开发和平台上的优势。”
而对于丰田没有选择也拥有独立新能源业务的合资伙伴之一的广汽,转投比亚迪,该人士还表示,除了比亚迪技术更成熟外,相对于更加强势的广汽而言,在国内合资政策放宽后,选择比亚迪对于丰田来说一方面能够制衡原有合资伙伴,另一方面在合作地位上也更加自由和有话语权。
因此,这么看来,虽然丰田希望双方合资公司研发出来的车型能够以丰田标出现在中国市场,但是原有的两家合资伙伴能否让比亚迪和丰田的“混血”进入各自渠道势必还有待沟通。
问题三: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腾势?
丰田并不是比亚迪第一牵手的国外主机厂,所以对于前车之鉴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此前,比亚迪和戴姆勒在2010年成立了合资公司生产新能源车型,2014年双方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腾势。入市早、基础好,本来外界认为在比亚迪和戴姆勒两家车企的合作下,利用各自的优势,腾势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不过现实却是成立多年仅有一款车型,且市场表现每况愈下。就当外界认为腾势已经成为弃子的时候,今年双方突然宣布增资并推出第二款车型腾势X(参数|询价),对于这款即将正式上市新车,外界有不少质疑其就是换标版比亚迪唐(参数|询价),而这款车能否成为腾势的救命稻草,目前还是未知。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和丰田的合作能有哪些新意?会不会重蹈其与戴姆勒的覆辙?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相比此前与戴姆勒的合作,目前比亚迪在纯电动车的平台和技术上更加成熟和完整,尤其是在把平台开放后,比亚迪不止是做整车合资伙伴的角色,更希望成为全产业链供应商的角色。
正如其对合作项目阐释中所说:“本次合资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将为比亚迪与丰田的深度合作开启良好开端。”
这么看来,比亚迪想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那么丰田又是怎么想的呢?从此次对外公布信息的口径来看,谨慎的丰田显然在顾虑着什么。
英雄加冕,一起守望!5月19日,上汽MG(简称“MG”)宣布成为2022守望先锋联赛中国区行业合作伙伴,全程助力《守望先锋联赛》2022赛季,为中国队伍助威打call。本次合作是M
近日,本田发布了Prologue的渲染图,这将会是该公司在美国销售的第一款电动汽车,也是其第一款主要使用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设计的汽车,有望于2024年亮相。此外,本田还分享了其电动
5月18日消息,大众汽车公司已经公布了ID.Buzz和ID.Buzz Cargo电动汽车在德国的售价,ID.Buzz Cargo售价54430.6欧元,约合人民币38.5万元;ID
一汽 - 大众官方发布公告,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22款一汽-大众ID.4 CROZZ与ID.6 CROZZ 2款车型将自2022年5月23日0点起上调售价。一汽 - 大
最近几年,人们似乎总是在讨论一个话题——女性价值。在市场疯狂挖掘女性消费潜力的同时,对女性真正的需求是否应有更深入的思考?自去年成都车展上正式亮相以来,欧拉芭蕾猫在女性群体中被大面
造车新势力,4月没有笑起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4月份的车市销量,那就是“大跌眼镜”。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4月国内汽车销量118.1万辆,同比下滑47.6%,创近十年以来同期月度
英雄加冕,一起守望!5月19日,上汽MG(简称“MG”)宣布成为2022守望先锋联赛中国区行业合作伙伴,全程助力《守望先锋联赛》2022赛季,为中国队伍助威打call。本次合作是M
还在怀疑电动车?再过20年,你就再也买不到这些品牌的燃油车了!
一边是高调宣称将要IPO,一边是在中国悄然减配“东窗事发”,不禁让人想到用 “贪心不足蛇吞象”来形容全球最成功的豪华汽车品牌甚为贴切;可以诚待人,方能长远。5月18日,保时捷发布了
起步前到底要不要热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新手,就算到了2022年,依然有很多朋友被这个问题困扰。之所以有这个困扰,说明大家对车辆倍加爱惜,但正确的养护方法更加重要。
近日,起亚宣布将为旗下电动货车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基地,基于公司的“Plan S”业务战略,起亚承诺到2027年在全球推出不少于11辆纯电动乘用车,并为它们建造新的工厂。新工厂将位于韩
5月18日,奇瑞汽车全新旗舰产品—瑞虎8 PRO以更年轻化的营销方式,通过线上云直播宣布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9款车型,售价12.69万元-17.19万元。同时,奇瑞汽车秉承以用户为
5月18日,EXEED星途与立讯精密的星途揽月交车仪式在梅州隆重举行。由星途揽月5座探享版组建的车队,将助力立讯精密即将开启的西藏探享之旅。星途是奇瑞24年的正向研发的积淀、连续1
曲轴后油封之痛
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中,中国品牌大多数都有着“性价比”标签,但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品牌却是另一个样子。据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里斯最新研究报告,在全球受访者调研中发现,“科技与创新性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