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电动时代买奔驰,真的过时了么?|查姐说

电动时代买奔驰,真的过时了么?|查姐说

驾仕派 4677浏览 2024-07-29 IP属地: 四川

前几天我开着2024款EQE SUV从北京到天津,先说几个关于新车的重点:

1、 相比之前老款,新款全系升级标配至 300 千瓦功率输出,实现动力性能的入门即高配;

2、 在智能化上,新增 5G 通信技术、3 年免费无限流量以及 UWB 数字钥匙;

3、 我开的这台“绿砾石银”车漆也是新增加的,我特别喜欢这个颜色,显得清新雅致。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即使是很久没拍奔驰的新车,而且最近我也拍过几款很豪华的新能源品牌车型,但是坐进2024款EQE SUV车内的一刹那,还是会觉得:

豪华车,就该是这个味儿。

当然,每个人对于豪华的理解都不一样,我们也总会有一些跃跃欲试的冲动,想要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从2018年开始,我也开过很多纯电车型,而在我的工作场景当中,我几乎每周都在体验市面上最新的车型。

到最后,其实我的选择就几个维度:

1、 足够安全。

2、 在日常高频的使用中,在语音、导航、座椅舒适度和操控稳定性上做得足够好。

3、 不管通过设计还是品牌本身,对我而言具备一定的情绪价值。

我确实不需要很大的车机屏幕、不需要那些乱七八糟却无用的配置和功能,我不需要在车里K歌,也不需要在车里开会,更不会在车里看电影和看电视。相比而言我更关心空调是不是舒适,调节是不是方便。

开起来有没有异响,用久了是否品质如一。在面对极端场景的时候,它是不是足够安全。

甚至是说,我不希望它给予我太大的“自动驾驶”预期,我只希望它降低我行驶在路上的精力损耗,同时帮助我能够更为安全地行车。

现在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问题,并不是产品不够多——而是产品实在太多了,功能太多了,大家都在“卷”,“你有我也有”,就意味着同质化很严重。

我在冬天的时候,拍过一条《什么是奔驰的标准》,当时我全程体验了奔驰的服务标准。事实上,我之所以认为买豪华车其实就是买标——

买的当然不是那个物理上“金属车标”,而是车标背后所蕴含的,那些本身就不用解释和不用质疑的“本该如此”。

在试驾2024款EQE SUV之前,我们在奔驰北京研发中心参观了整整一个上午。从NVH到底盘,从空调到电池续航。大概花费了4个小时,但仍然是走马观花——顶多也就是在奔驰的造车标准上匆匆一瞥。

什么是奔驰的标准?

举个例子,很多车型都会在参数表上写出非常棒的峰值功率数字,但从未有人写过峰值功率输出能持续多久——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参数很能打的车,开起来“不过尔尔”。

奔驰的电机可以保持长达30秒峰值功率输出,而且无论电量是低到只有10%,还是电量100%,电机始终有能力输出峰值功率。

再比如针对三电的防腐蚀测试,奔驰总时长超过1300小时,这是9倍于国标的测试时长;而在盐雾测试基础上,奔驰还会叠加高低温循环测试——一切自己“没事找事”、“数倍于国标”并不是为了炫技,目的其实很简单:

让所有测试,都更贴近于客户真实使用时的极端场景。

而在远高于国标、做足各项检测的同时,奔驰的纯电在售车型即使已经上市交付,很多检测依然在同步进行、并没有随着车型已经完成交付就停止,而是力求覆盖从实验室到普通街道、从研发中心走入用户日常生活的真正“全生命周期”。

再比如高温测试。

奔驰是国内率先引入阳光模拟器的汽车制造商,阳光模拟器可模拟吐鲁番达50℃的高温、达到如阿勒泰般1天16个小时的日照、95%相对湿度,让车内温度最高达到70℃。

这就苦了奔驰的工程师们,他们在车内布置了同样远超国标的46个温度传感器,身着防护服在最高70℃的车内进行测试,直至将100%电量消耗到0,每一次测试的体力消耗,都不亚于一场F1比赛。

听工程师讲解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阳光模拟器的灯泡是特制的,奔驰只会使用它们1000个小时,达到1000小时之后,不管是否坏掉或者性能是否降低都会强制更换——而更换一组的费用就高达6位数。

这些专注于“烧钱”的小细节,在奔驰的实验室里可谓比比皆是。而我也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中深切感知到: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成熟程度,比起20、30年前自主品牌刚起步萌芽的时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新能源时代,基于成熟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和中国高效的管理运转能力,造车确实已经不是一件难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各行各业的大佬们,都对于造车跃跃欲试、而且确实也能造出看起来很不错的车的原因。

时至今日,我们确实是站在时间积累和全产业发展的巨人肩膀上。

但能造出来一台车,和能造好一台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造的是快消品还是奢侈品,重要的其实不是“你想不想”,而是“你能不能”。

在我的理解中,奢侈品或者说是豪华品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你掏钱购买的,其实是一群顶尖优秀的人的时间。而在这个维度上,考验的实际上就是:这些人是否足够优秀?造这台车“肯花费的时间”是否足够长?

为什么是“肯花费的时间”,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时长,是因为其实现在整个产业链迭代都在加速进行中。以往7-9年甚至10年才会真正迭代一款车型,现在大家都在尽量缩短研发周期,甚至有的品牌,连基本的耐久测试都做不够或者是按照最低标准去做。

毕竟在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你再不赶时间,就来不及了。

这些“时间”,其实消费者是在明面上看不出来的。甚至从消费者的心理上来说,也是追求“越快越好”。

在德国伊门丁根,奔驰拥有超30条测试路线及跑道,总长达68公里;奔驰所有新车不管什么动力形式,在研发过程中均需经过至少2000公里的荒野耐力跑,以验证底盘稳定性。

而奔驰的电动车在上市前,最高要完成约500万公里的整车测试,相当于往返月球6.5次。

另外,奔驰的测试车速高达200公里/小时,远超行业标准。

一副底盘好不好、一副底盘开很久之后还好不好?没有时间的验证,这些都是未知数。追求快的品牌,只能让它在“未知状态”下交付给用户。

我所理解的「奔驰标准」,就是去最大限度“消灭未知数”。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最大限度追求确定性。

这种确定性,其实就是豪华品牌最珍贵的、最底层的价值观。在这个时代保持这种确定性,需要极大的定力——因为在一个变革的周期中,在新鲜感喷涌而出、在对“快”极致的追逐当中,很多人对于这种确定性,似乎都不是那么在乎了。

然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一味追求快的时候,却会越来越焦虑;当我们特别追求时髦,其实就越是容易过时。

我在天津拍摄的时候,等到了傍晚。这个时候光线不刺眼,空气不燥热。“绿砾石银”色的奔驰EQE SUV就静静停在100多年历史的教堂建筑前,既不咄咄逼人,又带有不容置疑的优雅。

不管你怎么看待它、是看高它还是看低它,它都以经历过往返月球6.5次的漫长距离考验而来,它不曾畏惧16个小时高温日照和车内70度的高温,也不曾畏惧持续200公里时速的测试。

所以,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标准和一种确信。

充满未知的人,难免焦虑。内心确信的人,才会松弛,才越容易与时代合拍。

因为“过时”始终是一个相对概念。而所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就是在焦虑中“众里寻她千百度”而兜兜转转之后,回到“内心确信”的心路历程。

(END)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224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