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销量周榜,是低级内卷吗?

销量周榜,是低级内卷吗?

BusinessCars 3796浏览 2024-08-05 IP属地: 上海

蔚来科技日,创始人李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提到一句话,“如何避免低质量的卷”,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发周榜。他还强调,“如果蔚来做到第一,永远不发周榜。销量月榜每家都会公开,其实这已经够残酷了。”

请做一下阅读理解,“销量周榜=低级内卷”,这个结论偏颇吗?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两者之间划不上等号。但是,销量周榜之下,产生的“恶性竞争”,使得这个原本并无色彩的词,被抹上了一些色彩。

因为,原本严谨的销量数据被人为玩出了花样,各种限定词频出。网友调侃,“只要定语加得好,车企排名随便搞 ”“只要前缀词够特别,友商就追不上我”。

图片

以至于,业内人士多询问,销量数据能和产品力挂钩吗?

如果说不能,那也是有些冤枉的,但是如果说完全能,那也有失偏颇的。因为,车型背后的研发,以及技术含量有多少,消费者是难以有耐心了解的。说白了因为从众心理,消费习惯也是打“顺风局”。

以前,大家习以为常的是销量月榜,季度榜,半年销量,以及年终销量,被市场和车企都当成关键节点,也是营销落地执行的重要参考。而且,每到百万辆、两百万辆、五百万辆等具有背书意义的时刻,各车企也会用经典车型或者重磅车型的下线来纪念。

其实,后来衍生出了销量周榜,原本并不算有错的一件事,还可以增加曝光度。那么,为什么销量周榜被等同于低级内卷?本质还是因为卷的方式,带有“恶性”。

近日,相关部门规定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并“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

于是,作为“内卷重灾区”的汽车行业,开启了“反对低级内卷 ”的讨论。

“只要定语加得好,车企排名随便搞”

销量周榜的矛头,基本都是指向了理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算冤枉理想。

其实,虽然理想从没有公开承认过,不过周榜销量确实始于理想。

大约始于2022年10月,理想销量突破万辆,11 月达到 1.5 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在市场大势之下,理想销量不断走高,销量周榜也成为常态化,上榜车企主要是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问界等造车新势力。

从榜单出现,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有些人是不喜欢被捆绑着上榜。有人是不喜欢各种五花八门的销量榜单,比如小字开头品牌销量榜单、限定词30万元豪华SUV等等,层出不穷。

图片

总的来说,只要定语足够多,总能把自家车型排到第一位,主打一个五花八门。让主力产品获得更多的曝光,并不是错误,但是在越发惨烈的价格战之下,榜单的限定词越来越多,争议性也越来越大,让“销量周榜”就被自动划入“低级卷”。

再加上,价格战持续时间之久、降价力度之大、行业影响力之深,以至于,让行业参与者疲于奔命,成为常态。众所周知,这样的常态不可持续。

所以,借着“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号召,业内开始了一场“拨乱反正”。

7月27日,蔚来、总裁秦力洪表达了对汽车销量周榜的抵制,“我们的品牌没有授权,凭什么用我们的品牌来发周榜,可不可以把我们品牌抠出去。”大有拆“蔚小理”之势,虽然蔚小理早组合已经成为过去式。

图片

李斌表示,发财报都是按季度的,并且发布销量周榜单数据不严谨,同时还加剧了竞争。“蔚来周销量数据,在内部也不会有超过10个人知道,市场上流传的周销量数据不具备严谨性。”

在两位老板的发言之下,蔚来汽车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有了先发制人的气势,直接圈了理想创始人李想,“想哥,收手吧”。

马麟表示,“周榜对企业正常经营是会有干扰的”,多少有点低级内卷的意思,中国车企当前的使命应该是通过研发实现技术突破。

图片

没想到,蔚来发声之后,紧跟其后的是几家传统造车企业。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我也反对出周榜 "。哈弗总经理赵永坡表态,反对发布周销量榜单。

在蔚来和吉利、长城等企业发表态度之后,作为“蔚小理”组合成员的何小鹏还上升了一把高度,“明年美国智驾端到端系统产品就要比老司机更强。而中国科技公司还在卷‘周销量榜’,在想办法赚钱而非技术创新和突破。”他认为,这不是科技竞争该有的样子。

争议中心的李想,似乎并不打算把这些指责放在眼里。7月30日,李想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掩耳盗铃寓言故事的插画,并配了一个“嘘”的表情包,疑似回应周榜事件。

图片

李想如此态度,或许是因为同行的反对,他已经习惯了。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李想“双标”。今年3月周榜二次停更,因为MEGA销量不佳。随后,李想发布全员信表示,不应过分关注销量和竞争。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成为周榜被诟病的一个原因。

气球膨胀,将到极限

销量周榜本身是中性的,对于车企来说,销量榜单影响着竞争格局。高销量的车型和品牌往往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

不过,因为各家车企都想增加车型的曝光度,绞尽脑汁加上一系列定语,如此一来每周销量榜单就都排名第一了。后果就是,在销量榜单争夺中,车企间的竞争出现了明争暗斗的情况。

但是,统计全年销量目标时,又有几家车企真的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

以全年销量目标完成进度来看,传统品牌完成率高于新势力。其中,吉利上半年完成50.3%,甚至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上调约5%,由190万辆上调至200万辆。比亚迪完成44.7%,理想、蔚来上半年完成3成以上。其他的新势力品牌,距离年度目标差距甚远。

卷,本身不是坏事。

2023年中国汽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接近六成,出口量超越日本登顶全球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这些都是卷出来的成果。在卷之下,在技术层面的竞争有了创新,开发出如DM-i、马赫电混DH-i混动等先进的技术。

问题在于,是否卷过度了,变成了自相残杀的“低级内卷”。

这一年的话题,从价格战到反内卷,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此起彼伏。“目前整个产业处于‘囚徒困境’中,车企并不想盲目‘内卷’,但是现在的竞争形势,你不这么做,就会担心别人这样做。”业内人士表示。

图片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认为,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过度,“企业目的是盈利,为国家做贡献。我们应该有大局格局,长期主义,而不是眼前去‘卷’。没有效益,企业不可生存。”

“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价格战一浪高于一浪,这种现象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也对“内卷有所担忧。

在价格战不断搅局下,多数车企都是疲于奔命。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984.1万辆,同比增长3.3%。可见,价格战的作用力并不明显,一番抄底大促之后,淘汰赛也在加速。

根据深圳市价格认定与监测中心的文章可知,2024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一般跌幅在5%—10%左右。虽然,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不挣钱,但价格却不断下降,倒逼传统燃油车不断降价。

图片

前不久,当BBA品牌经过一波降价潮后,挂出免战牌,宣布退出价格战,回归正常市场运营,随后大众、本田也纷纷响应。虽然被网友批判“玩不起”,不过也有理中客认为“没有利润活不下去,退出价格战或是良策。”

随着各车企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都在加大研发投入,要想维持高昂的投入,提高利润率刻不容缓,才能有打持久战的粮草。

中汽协指出,尽管汽车行业的营收在增加,但利润却在减少,价格战导致车企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挑战,供应商的生存困境也随之加剧。

在盈利能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多家车企都掀起了裁员潮。此前,何小鹏曾表示,目前还没有一家新势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即便是率先盈利的理想,也还是在竞争激烈的战场里往外爬。

另外,价格战也会造成严重的内斗,不仅导致利润降低,而且车企之间还打起舆论战,,网络水军盛行,恶意攻击竞争对手,扰乱市场秩序,得不偿失。

此外,小米和华为的加入,竞争进一步加剧,在经历过手机淘汰赛之后,爽文男主雷军说,“小米从小卷到大,论卷谁能卷过我们。”

图片

随着华为和小米的加入,价格战和技术战的双线作战,使得行业的内卷现象愈发严重。

多种因素的叠加之下,销量周榜,变成了“低级内卷”。每一个深陷其中的车企,都身不由己。不过,周榜只是一个导火索,车企间的白热化竞争远未结束。

“从今年内卷情况来看,气球膨胀已经快到极限了。”市场分析师表示。

不过,也有不怕内卷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表示,其实“卷”的本质是竞争,而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 “只有竞争才能产生繁荣”。

长安集团智慧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周业辉表示,长安不怕“卷”,“如果不是这么‘卷’,可能我们还在做传统的产品。继续这么‘卷’,你看我们还‘卷’出了新汽车。”

还是那句话,卷不是问题,适度卷会推动行业的发展,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规避“过度卷”。与此同时,要卷的绝不是销量周榜,而是能不能活到最后。如今,悬崖边上“人满为患”。

在2018年,《华尔街日报》就曾惊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品牌的数量。彼时,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汽车品牌一度高达478家。但到2023年,新能源车企与传统车企加到一起,还能够维持产能的只剩百家左右。

这还不是终点。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车市竞争将集中在头部车企之间,从而把弱势车企‘卷’下‘牌桌’。”雄割据的春秋时代过去,市场向头部集中。

但是,还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可以高枕无忧。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BusinessCars 7480粉丝    3025作品 关注 玩味汽车,解码商业!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