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在清迈团建顺便开了个半年总结会,昨晚我看到一个车圈朋友的视频号说“公关总监如何评价媒体产出价值”……此篇标题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综合了我们开半年总结会和看了视频之后的感触。
▲视频内容截图,感兴趣的话可自行搜索观看。
01
80%汽车品牌将会消失?
我统计了一下目前在6月份月销量榜单上的汽车品牌,总数量为:107个。 里面倒数三位的品牌,在2024年6月份销量居然不超过10台。
有24个品牌,2024年6月份销量不超过1000台。
2024年6月份,月销量超过10000台的品牌数量仅为:37个。月销量超过40000台的品牌数量为:15个。月销量超过100000台的品牌数量为:3个,比亚迪,大众,丰田。月销量超过200000台的品牌数量只有比亚迪1个。
目前行业内最悲观的预期是,到2030年,会有超过80%的汽车品牌消失。 就看这个榜单的情况,我觉得月销量不到10000台的品牌都挺危险,抛开超豪品牌不算,其实占比差不多也就是70%左右,所以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算是危言耸听。
02
哪些汽车媒体将会被淘汰?
但不要忘了,在许多汽车品牌消失之前,先消失的肯定是更大比例的汽车媒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汽车媒体么?我所知道的在三大汽车垂直类平台上注册的汽车媒体动辄2、3万家,倘若按照这个基数算,淘汰个99%都不过分吧。那么淘汰的会是哪些媒体呢?
其实无外乎是以下几种:
1、复制粘贴、毫无原创能力的;
2、单纯靠颜值,没有专业能力的;
3、搞娱乐性跨界化,和汽车相关性不大的;
4、单纯搞关系,没有内容产品力的。
第一种时至今日,我觉得大家懂得都懂。
第二种有人说就是想饱饱眼福——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给用户种种草”。我最近学会了一种说法叫“种野草、杂草甚至是毒草”。某些品牌上市发布全是网红小姐姐,在我看来就是种杂草的行为,因为真正的种草不是种几根草这么简单,确切说来应该是向下扎根,深入用户心智去“种树”。
颜值主播拍几个镜头甚至搞点擦边,顶多也就能种点路人缘的杂草野草,甚至让人反感拉黑的毒草,他们哪儿来的能力去谈种树?
第三点“娱乐、跨界”前几年也很流行,但问题是,我要是品牌总监,我为啥不直接找其他领域的专业达人?对方的用户粘性和受众群体明显更大更真实更直接,钱难道不应该花在刀刃上么?
第四种就属于人情世故,大家都懂。只是,在曾经高歌猛进的时代,大家不过是雨露均沾分一杯羹,尤其是要给熟人饭吃,这个当然没毛病。但是在一个连品牌自己都要被淘汰80%的时代,“关系”的实际意义,其实就变成了一个媒体“销售”这样的单一职能,它代表不了媒体的产品打造能力,假如只靠关系,当然必死无疑。
这样盘下来,真正有原创能力、定调断言能力、技术和产品解读能力的媒体还剩多少家呢?
另外,有人说比亚迪、小米不也动不动就邀请几百家媒体搞上市发布会么?
对这个事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比亚迪、小米、华为这样的品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会做断言”。油耗2时代油耗3时代、工业奇迹、遥遥领先……它们其实也只需要500家媒体去做复读机、去反复强调强化这些断言就行了。
但是,比亚迪小米华为没有自己的核心媒体圈么?当然有,而且都非常厉害,都是可以进一步的来为品牌深度断言、做技术解读和更高层次的行业定调的。
所以,其他汽车品牌要学的不是他们邀请媒体的数量,而是他们强大的断言能力,以及对媒体进行深层筛选和进行内容共创的专业传播能力——要是既没有这些品牌的断言能力,同时又只会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以及以前的习惯,去和大量没啥断言和解读能力、只会复读点赞、甚至在“重复”、“合唱”这个环节上也没什么实际影响力的媒体走的过近,到最后产品卖得不好,就别怪友商营销能力太强了。
而对媒体自身而言,所能做的,其实就是看清现实,以及每天精进和学习。要是觉得太累其实也可以躺平,只要以后不去怨天尤人“为什么最后被淘汰的是自己”就行。
(END)
这是一台从键盘值上来说没短板的运动型轿跑车,领克10 EM-P,双叉臂悬架,5秒破百,标配4驱。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极越终于要开始有所动作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华夏鸿蒙 智启新程 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日产汽车6月销量快报:月度交付53843辆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公布
独立建渠道,意味着利润分配要变,所以鸿蒙智行五界有了调价的空间。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iCAR作为特约合作伙伴,携旗下明星车型iCAR V23惊艳亮相,以硬核实力诠释了“能打”基因。
特斯拉在美败诉:原因为HW3平台车型无法兑现承诺去升级FSD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当去全球化与再全球化交织,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全球秩序、产业格局、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全方位挑战。
文丨张桔 编辑丨林伟萍
35万元以上纯电市场,一个被高估的“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