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们的"血书"
随着庞大、永奥、广汇这些汽车经销商巨头的纷纷倒下,有关国内汽车经销渠道的故事是不是也早就写下了结局?
虽然庞大、永奥以及广汇各有各的故事,但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标签却近乎一致,“坐拥千亿资产,国内头部汽车经销集团……”
在过去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消费者买车近乎只能依靠汽车经销渠道,这些旗下坐拥千家经销商渠道资源的庞大集团则是我们对接的唯一出口,曾几何时包揽国内合资品牌,可想而知,他们的黄金盘能有多大。
图片源自网端真实性不明
如今,“传统经销商”这一名字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购车需求,尤其是合资品牌。
网传,湖南省地区北京现代的经销商不堪重负,因库存压力巨大,经营困难,亏损极为严重,至此湖南全体经销商一致要求“2024年8月8日起暂时停止向贵公司提车,并不再接受贵公司自动配送的车辆,否则,一切后果由贵公司承担。”
网端的说法其实已经非常隐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湖南北京现代的经销商们不堪重负已经到了极致,他们也不会集体诉求。
而在集体诉求的背后则是北京现代品牌日落西山的市场销量。
虽然只是网传的消息,目前也没有得到北京现代品牌方面任何的回应,但我们从这一件网传的事件中也可以提取不少的信息。
比如,传统合资品牌在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重创之下,的确负担加重;丰田、大众之类过去常年盘踞销量榜单之首的品牌如今在自主面前,也同样处境窘迫。
中国市场作为他们过去最大体谅且有无限憧憬的全球单一市场,如今这盘棋不好下。由于自主品牌在产品更新迭代的加速,以及智能座舱的投入,让不少合资品牌们措手不及。
更别提韩系品牌。
从过去对于日系、韩系品牌性价比的喜欢到如今没有太大声量口碑,韩系车就如同过去风靡一时的韩流那般,在当下的中国市场早已结束了最为辉煌的时代。
他们可以存在,但早已排不上名次;他们还能生存,只不过都在背水一战。
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法系、韩系是最为落魄的两大品牌,市场占比量小,毫无品牌优势,无法与时俱进,自陷深渊不可拔。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湖南地区的北京现代经销商集团喊暂停,似乎我们也不会过于惊讶。
作为传统的经销体系,有库存车属于正常范畴,在过去销量好的年代里,经销商门店不愁卖车,必然会有库存车以防不时之需;并且车企和经销集团合作时,也会有意安排“库存车”的存在,以轻松车企的压力,但这份压力也是相互的。
对于北京现代而言,在国内销量惨淡已为事实,如果经销压力过大,那后果可想而知。
2023年北京现代年销量仅为25.7万辆,作为在中国市场曾经最为成功的合资品牌之一,北京现代在国内坐拥5个工厂,可如今出售工厂以此缓解韩系车型市场萎靡的尴尬。
没有明星车型,没有针对车企突破的市场营销,如今的北京现代有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味道,走一步算一步,实在不行还有2个工厂可以卖,最多就是卷铺盖走人。
对于自主品牌的大热,北京现代无疑是受重创的。
可如今看来,北现也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方法改变当下现状。
从单一车型的销量成绩看,从2024年5月至7月北京现代的销量逐月递减,从5月的16005台到6月的12530台直至7月的10036台,虽然每月破万,似乎也算不错。
都说车企每月破月就是度过一个难关,网友打趣到,北现真正的难处还没到呢,难怪不急。
北京现代旗下共计7款车型,大家是否还能叫出名字呢?除了大名鼎鼎的伊兰特、索纳塔、途胜,大家还记得北现有什么车呢?
即便燃油车还占据着接近50%的占比率,可在这50%之中,北京现代已然失去优势,经销商是最敏感的群体,他们已经嗅到了问题。
可,无药可救。
在网端,我还找到了一些数据,“数据显示,7月经销商库存系数1.5%,其中6个品牌库存系数超过2%,北京现代就有2.45%,位居库存榜第二。”在这些信息中,北京现代会爆雷,似乎也就有迹可循了。
新能源汽车的起势之快,出乎意料。
或许对于合资品牌而言,当年刚出茅庐的新能源汽车根本不惧,万万没想到过于轻敌他们也为市场流出了时间。
在最新的市场渗透率中,“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87.8万辆,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达51.1%,较去年同期提升15%。”
新能源汽车为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已然实现。渗透率超过50%,中国的汽车工业走过了真正的拐点。
与燃油车平分秋色的新能源汽车,比原计划提前了11年完成渗透率,毫不夸张全新的市场格局要来了。
在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中,都在表扬自主品牌以及当前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强劲,越是强势,只能说明合资品牌正在倒计时。
这便引出又一个话题,我们真的要打败合资吗?
早在2023年网段便流传开一段话,类似是“打败合资品牌是当前自主品牌的主线任务”,虽然不知道出处,但自主品牌们气势汹汹,在如今不同区间的车型销量榜中,自主品牌们的优势也越来越大,除了BBA、保时捷、特斯拉之外,就连大众也认为自己正在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不断地为自己庞大的中国市场找寻出路。
如果大众汽车不着急,他又怎会与小鹏汽车谈合作,为了中国市场的份额以及智能化转型之路上的先机,大象转身的大众选择了义无反顾,可其他车企并不如此认为。
北京现代这一类的车企其实就是一个典型,合资品牌的落幕应该是必然的,但在落幕的前提之下是他们自身产品力的问题,不想努力的现实让他们心神不宁,可如今的市场,也似乎正在预示着,“努力也不一定有用”。
或许,这才是真惨的现实。
目前日系品牌中不少品牌也正在面临与现代差不多的境遇。
7月末,广汇汽车发布公告,“公司7月21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2024年6月20日至2024年7月17日,广汇汽车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上交所对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广汇汽车因为资金链问题,爆出拖欠员工工资,旗下门店接连关闭等问题,但核心还是燃油车滞销,库存严重,卖不出去的车成了压到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其他合资品牌们会因为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问题慢慢变成像北京现代一样的局面。
倒戈的前提是,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
一纸“血书”的真实用意是,他们在呐喊,希望权力至上的人可以看见。
文|小花姐姐
图|网络
日前,在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宣布享界“寰宇之星”新车标正式发布。此次,新车以六边形为骨架,并延续了鸿蒙智行的家族基因,且通过白银比例与 G3 曲率重构视觉节奏,让硬朗轮廓多了份东方特有的“留白” 意境。
今晚帝豪400万纪念版上市,国民家轿的传奇,价格会再下探吗?
长安汽车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动工 构建全球领先核心竞争力
东风日产N7:座椅有多好,车机就有多差
“网红维权”持续发酵,这次长城该如何破局?
2025年已经过半,回首这半年汽车圈发生了太多太多故事,先是个别车企一己之力给智能驾驶加上了“辅助”,然后是国家叫停了价格战,反内卷,还有就是车圈的60天账期等等,上半年的一系列政策调控也是希望汽车行业能够回归良性竞争,这么多年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能开倒车。
比亚迪“天神之眼B”完成关键升级,新增的ETC通行功能成为一大亮点。通过不断进行海量数据学习和快速迭代优化,能够做到自动识别通道属性,精准渲染收费站环境;智能规划最优路径,哪怕前方闸机占用,也能像老司机一样从容绕行;拟人化控速、自动识别阻拦杆状态,让每一次进出站都如行云流水。
手握着鸿蒙座舱以及华为乾崑智驾两大王牌,让岚图FREE+成为25万以内最强华为系SUV。
奇瑞风云A9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超级置换抢购价为13.99万元-19.79万元,定位全球真C级旗舰轿车。
长安汽车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动工,把造出行工具当艺术品来打造
解锁五重感官暴击!这真的是30万级家用SUV?
华为放权渠道管控!“界”字辈车企开启分网时代
2025年6月SUV销量排行榜:Model Y位列第一,星越L为燃油车第一名
从半年增长成绩单,看一汽丰田合资新生路。
小鹏P7+被指存在设计缺陷,多车主不接受“转向机打胶”维修方案
享界全新Logo诠释审美新表达:不是“科技冷感”,是“浪漫硬核”
今年银石站比赛,不论过程还是结果,和英国的天气一样让人看不透,在雨天的命运交响曲中,老将霍肯伯格登上领奖台,成为最大赢家。诺里斯主场捡到冠军,迈凯伦再次包揽前两名。
近日,乘联分会公布最新销量数据,上汽大众帕萨特家族2025年1-6月累计销售117,425辆,稳居B级燃油轿车市场排名第一,延续2024年强劲势头,尽显“中高级轿车头牌”风采。
【2025年7月9日】6月销售数据陆续出炉,岚图梦想家成为新能源MPV焦点车型。最新数据显示,岚图梦想家6月销售7967台,正式问鼎新能源MPV销量冠军,成为高端MPV的标杆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