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预算买SUV,选燃油车还是电车?在乐道L60上市之前,我想这个问题还挺好作答的,如果你没有绿牌刚需,只是日常通勤使用,那么选择燃油车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不过现在最新上市的乐道L60,将一款支持换电的“精装版”Model Y,呈现在消费者眼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充电补能不便的问题,并且还有带来不少用车体验上的升级,这款新车受到了许多年轻家庭的关注,让15万元预算买车这个项目,变得更难决断了。
15万买家用SUV,经济耐用很重要
如果看燃油SUV,15万元预算可以考虑大众的途岳、丰田的RAV4荣放、本田的CR-V等主流合资品牌产品,而且是已经可以包含购置税、车险的落地价了。选择这些合资品牌SUV的消费者,更加信任大厂品牌的质量,在后期用车过程中希望油耗低一点,故障少一点,主打一个经济实用。
对于车主而言,日常主要支出就是油费了。按照平均每天通勤30公里,在路况不算拥堵的情况下,以每公里油费0.6元来算,一个月900公里油费支出就是540元。那如果现在选择乐道L60呢?
每年一万公里,油费电池费相差不大
用户选择14.99万元的BaaS租电方案,每个月的电池租赁费用是599元,目前乐道官方提供付4赠1的权益,即每支付4个月的租赁费,用户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租赁权益,我们可以将这项权益折算为平均每个月租赁费打八折,即480元。同样按照每月900公里的行驶里程来看,乐道L60百公里电耗12.1度(官方数据),以公共充电桩1元/度电计算,乐道L60每月的电池相关费用不到600元。和燃油SUV一个月540元的油费差别不大。
但如果你的通勤距离更长,平时周末有更多的自驾出游机会呢?显然开得越多,乐道L60能够省得更多。一年1万公里,似乎就成了燃油SUV与纯电SUV乐道L60日常用车成本的临界点。但乐道L60相比于其他纯电SUV更特别的地方在于,依托蔚来的充电补能体系,乐道L60生来就享有超1000座换电站,超25000根自有充电桩,另外还有100万根以上第三方充电桩,充电补能相当方便。当车主前往换电站,根本无需下车,一首歌的时间就能完成换电,这样的便利性是其他电车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天气不佳的情况下,乐道的车主会更加从容优雅。而这一点,也让乐道L60在补能的便捷性上,更趋近于传统油车,这是能够打动消费者的。
乐道L60缓解用电焦虑,体验全面升级
另外,乐道L60还有NOA领航辅助、冰箱彩电大沙发、面向未来10年的智能硬件架构等优势,这些都是能够降维打击传统燃油车的地方。此外蔚来所塑造的服务至上的品牌形象,也让人对乐道充满了期待。目前乐道车主唯一遗憾的一点,大概就是进不去牛屋了吧?
总体来说,15万元预算购买主流合资品牌的经典SUV车型现在看来依然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但如果你的用车场景更丰富,行驶里程在每年1万公里以上,那么能够支持换电缓解焦虑,以智能科技带来更多升级享受的乐道L60,其实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月花费不会比油车多,电池常用常新不用担心衰减,但却能够解锁更多新鲜体验。
家载美好 海豹06DM-i 旅行版上市发布会济南站圆满收官
进入7月份,国内纯电SUV市场的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尤其是在纯电大6座SUV市场,开始有更多的车企进行了布局,火药味越来越浓。
法拉第未来融资1.05亿美元,贾跃亭妙手回春?还是?
2025 长春市短道汽车越野赛暨汽车嘉年华盛大开幕
7月16日“方程豹出游季”开启,联合甘孜文旅推千万旅游基金。方程豹凭比亚迪技术,以“智能硬派+城野兼得”为核心,携豹5、豹8、钛3,带来五大权益助用户畅游。
智己LS9官图发布,霸气老钱风,外滩凯雷德
比亚迪半年销量破200万,说好的尽显颓势呢?
国内舆论常常吹捧比亚迪“弯道超车”,连丰田都是其手下败将。然而,在刚过去的第二季度,丰田仅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达66.65万台之多,比亚迪同期的全球出口总量不过才25.8万台。脱离了中国市场的补贴、绿牌特权后,比亚迪被丰田甩开几条街。
哈弗大狗2026款焕新上市:9.89万起,解锁“全能潮玩”新体验
上汽大通新途V80交付长白山景区 赋能东北版巴音布鲁克旅游体验
加量不加价?一条视频看零跑C11动态体验!
【E汽车】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 开启智能越野新时代!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品牌格局再迎里程碑式变革。
【E汽车】全时全域全维防护,猛士M817让安全不留死角
100小时,10000次零重力座椅开合测试,北京现代发起真质挑战
比亚迪半年销量破200万,说好的尽显颓势呢?
仰望U8L将于7月底8月初预售 5大座舱变革值得关注
乐道L60完成1万公里不充电马拉松,7月权益厚道,入手正当时
从古德伍德到沙特王室 腾势D9让中国式科技豪华火遍全球!#腾势汽车 #腾势D9 #宜商宜家就选腾势D9
新能源行业不合理竞争、价格战、以次充好、账期长这些根源问题,终于要被解决了! 7月16日,国家高级别会议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直指目前新能源行业的非理性竞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