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M),提议禁止在美国境内销售或进口任何包含来自中国或俄罗斯制造的特定硬件和软件的网联车辆。这项建议的禁令将特别针对那些嵌入到车辆连接系统(VCS)或自动驾驶系统(ADS)中的技术。该规则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所有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轮式车辆,如轿车、卡车和大巴车,但不会涉及在非公共道路领域使用的农业机械或采矿设备等。
再拟禁令!
中国汽车产业被频繁针对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信息,针对软件的禁令计划将从2027年开始对新车型生效,而硬件方面的限制则计划在2029年或2030年的车型上实施。在为期30天的公众评议期结束后,拜登政府将根据反馈起草最终的法规,并希望在拜登总统任期结束前,即明年1月20日之前,将这些措施正式确定为长期性规定。
美国商务部信息和通信技术办公室的负责人利兹·坎农指出,所有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汽车,都将受到这一禁令的约束。禁令一旦生效,甚至连别克Envision和林肯Nautilus这样在中国生产的车型都无法在美国销售。这也就导致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等车企在未来不得不为这些“出口转内销”的车型另寻出路,估计通用、福特这会儿都想大喊一声:别开枪,自己人!
关于这次禁令,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如今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持续加速,汽车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集数据收集、处理和通信于一体的移动终端,“哨兵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产品和中国相关智能技术供应商成为行业主流,美国政府担心如果会在信息安全方面造成潜在风险。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此前甚至还发表言论称,“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只能说,心脏了,看什么都是脏的……
对此言论,咱们也没惯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接回应,“按这个逻辑,中国是不是更应该担心,华盛顿能让中国用户的上亿部苹果手机把信息传输到美国,甚至同时黑屏?”。
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统治力已经有目共睹,随着中国车企开始走向全球市场,许多转型较慢的海外传统车企的销量开始受到影响,此前欧盟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颁布的临时关税也是出于保护本土车企的目的,这次美国的新禁令,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针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布禁令了,2024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同时,美国还提高了电动汽车锂电池、天然石墨与永磁体等关键零部件的关税,这些措施无疑显著增加了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
可是,大家不是都说美国人喜欢大排量,新能源在美国没什么市场吗?那为什么还要如此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
禁令频出的美国
到底在怕什么?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据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达到了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4.5%,也就是说我们每4辆出口汽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累计达到4390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了739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21%的增长。但其中欧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有所放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其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在2023年已经占据了63.4%的高位,而这一数字在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64.5%。特别是在7月和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67%,这一增长趋势很好地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之所以能在电气化、智能化的时代,迅速完成“弯道超车”,源于中国车企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上的突破,已经确立了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动力电池不仅在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更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显著的份额。
此外,在成本控制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这种成本优势使得高端技术得以在更广泛的车型中得到应用,从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市场化进程。
而在智能化领域,中国车企不仅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巨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多款搭载先进自动驾驶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市,并在实际道路测试中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
可能很多人会问了,美国的科技巨头不是也有很多?苹果、谷歌哪个不是全球顶尖企业?可问题是,这些科技公司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并没有太多亮眼表现,即便有自动驾驶的项目在持续推进,也并没有相关量产技术去赋能本土车企。反观中国市场,除了车企自研这条路线,有不少科技公司也加入其中,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产品技术更先进、智能化程度更高,最关键的是成本优势更明显,这对于那些转型缓慢的老牌海外车企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也许美国消费者没那么需要电动化,但智能化是全球市场都在追求的大趋势,在这一点上,中国车企和相关供应商的优势太大了。欧美市场在没有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的前提下,只能以禁令换取时间了。
新能源汽车全球化
真能和中国脱钩?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技术、市场、供应链、政策和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生产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欧美利用关税、禁令等方式要实现与中国的脱钩,不仅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可能会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就拿之前美国禁售大疆来说,从消费者层面来看,想购买大疆产品只能通过非法渠道高价购买,甚至还不能正常使用。而相关产业链、科技企业,也失去了与大疆合作的机会,市场份额和品牌力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车企和相关技术供应商已经在全球范围和众多海外车企、供应商之间形成了紧密合作,甚至不少企业和品牌还专门来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与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联合开发。这种跨国合作的模式,使得切断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联系变得复杂,因为供应链和技术链已经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高度整合的全球网络。
美国相关禁令的发布,最终只会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实际上被挡在门外的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而是美国本土车企自己。
车叔总结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任何试图逆流而动的举措都显得不切实际。尽管美国方面以安全为由,试图通过禁令来保护其国内市场和产业,但这种做法忽视了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互联互通的现实。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的新禁令可能会对中国汽车产业造成一定的困扰,但同时也可能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和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中国汽车产业要做的,就是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1月15日,备受瞩目的2024广州国际车展盛大开启。作为本年度的压轴汽车盛会,江淮汽车全系车型重磅来袭,江淮钇为携新品钇为3黑凤梨款惊艳亮相。这款“A0级潮改第一车”不仅彰显江淮
2024年,是奇瑞“有速度、有质量”的发展之年,是不断创造无限新可能的一年,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每一次的相聚都预示着新的机遇与飞跃。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奇瑞品牌以其卓越
2024年11月18日,比亚迪即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生日,而为了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开启了抽奖送豪车活动,感谢新老客户长期以来的支持,最高可得仰望U8,2024年10月16日1
这个时代真是越来越好了,消费者也需要一款与之匹配的硬派越野标杆。
奇瑞风云T9超长续航全球上市 售价18.39万元
阿维塔11开启双动力时代,销量又稳了
在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程中,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千千万万奋斗者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更好地激励奋斗者,如何准确反映他们的信心与获得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2024广州车展:上汽MG名爵,燃油新能源做到了齐步走!
实测仰望U8天神之眼智驾,表现很老司机,全程0接管
在11月15日开幕的2024广州国际车展上,上汽荣威飞凡携旗下全新R7、荣威D7 DMH世界冠军版和iMAX8 DMH新陆尊一同亮相,彰显了荣威飞凡作为自主品牌“国家队”的领先技术
自今年8月正式交付以来,全新普拉多即将迎来它的第一个冬天。带电的普拉多,能否凌驾风雪依然可靠如初?11月16日,“普拉多英雄会”北区活动在冰城哈尔滨启动,在广袤无垠的北国旷野,开启
理工男出手便知有没有!奇瑞品牌大秀肌肉,都有哪些科技与狠活?
在11月15日开幕的2024广州国际车展上,上汽荣威飞凡携旗下全新R7、荣威D7 DMH世界冠军版和iMAX8 DMH新陆尊一同亮相,彰显了荣威飞凡作为自主品牌“国家队”的领先技术
10月18日,比亚迪海洋网专为年轻人打造的第一台GT——海豹06GT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3.68万元-18.68万元。即日起,订购海豹06GT的用户还可享0息0首付、至高2500
同样是10万块钱的裸车预算,你是会买带电的秦L?还是9.98万起的纯燃油车别克君威呢?我觉得,对于买车主打一个求稳的消费者来说,别克君威可以重点关注下,一起来看今天的视频。
2024年10月18日,第四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在长安数智工厂隆重举行,重磅发布了“智慧新蓝鲸3.0全域动力解决方案”。这一极智进化的方案,标志着长安汽车在软件定义动力领域的新突
OTA迭代升级 只是成就“深蓝速度”的一环!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11月摄于广州车展自从丢失“销冠”宝座之后,哪吒汽车仿佛一下子泄了气,负面争议不断,这一回直接卷入了“欠薪”风波。日前,社交媒体上有认证为哪吒汽车员工的网友
11月18日,比亚迪在深圳小漠工业园举办了比亚迪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不仅是比亚迪企业史上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