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才人的流向,劳动力的多少往往能够表达一个车企目前的经营状况和能力水平。
而近两年汽车行业人才一改往日更钟意合资、外资的常态,而出现了:外资车企人才流向中国车企,合资人才流向国内自主车企。
几家欢喜几家愁,收拾行装再从头。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大车企的人才流动趋势。
都在裁员!合资的天要塌了
近年来,外资、合资车企关厂与大规模裁员频现,而中国车企在小规模裁员情况下仍持续、高频且大规模扩招人才,此现象端倪尽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崛起,和产品快速迭代的持续冲击下,导致对燃油车市场份额形成挤压,无论国内外市场,传统燃油车企及相关零配件等供应商均受重创,逐步收缩规模。
据悉,今年已有不少外资、合资车企和供应商宣布裁员。
·特斯拉
据数据显示,特斯拉裁员1.4万人!曝赔偿N+3,迄今已削减至少14%的员工。
主要体现在销售、交付、售后体系,一些部门裁员甚至高达50%。其次,文职类或助理类岗位也容易被裁,23、24届实习生岗位更是出现“几乎全员”劝退的迹象,甚至应届招实习生hr都只是走个过场,被招进来的少之又少。
·通用
8月底报道称,通用汽车软件和服务部门将在全球解雇超1000名受薪员工,虽声明证实,但未明确裁员人数。
通用汽车称构建未来需简化流程等,拒接透露软件工程师队伍减少情况,此次裁员涉美国底特律附近技术中心约600岗位,约一半在美国。
·大众
9月20日,随着欧洲汽车市场低迷,大众集团或将在德国削减3万个工作岗位以增强竞争力,在国内逐渐将业务重心向合肥转移。所以不少员工被派遣到合肥工作,且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加大科技研发,争取获得更多同之前那般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他车企
此外,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等合资车企被传启动内部裁员或合同到期不续约。
·国际汽车零部件头部供应商们
同时,英特尔、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头部供应商也纷纷宣布裁员计划,如英特尔、采埃孚、大陆集团、博世、法雷奥、英飞凌、激光雷达制造商Luminar、韩国电池SKOn等知名企业。
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崛起已成必然趋势
·比亚迪“大力发展创新科研”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却也陷入裁员传闻。网传其计划裁员10%到20%,房补车补打折,考核加重,但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在研发费用上,比亚迪上半年投入高达202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2%,这一数字比同期的净利润还高出约66亿元。至此,公司的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元。
比亚迪研发人员超过10万,在全球车企中,排名第一。2024年比亚迪校招应届生超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80%,博硕占比70%(相较2年前又提升了10%)。
比亚迪作为通过自己努力打拼出“新能源一哥”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品牌销量月月全国第一的背后是,研发费用的高额投入,以及广贤纳士的默默付出。
这让比亚迪被誉为在互联网汽车之外的汽车产业内的“新大厂”。
·小鹏“明着挖人抢饭碗”
以“智驾起家”的小鹏汽车同样不会落于人后。10月10日,正值特斯拉将推出Robotaxi产品之际,有报道称,小鹏汽车正在加码Robotaxi团队,高薪招聘有全球一线Robotaxi从业经验的员工,岗位包括运营总监、运营高级经理。据了解,该岗位的薪酬区间为40-60K.15薪,年薪最高可达近百万,可谓是在智驾领域下足了血本。
另外,小米、蔚来、吉利、理想、奇瑞等一众国产企业也在不断发光发亮,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行业人才数量,提升工作效率等等。由此看来,自主品牌新能源崛起已成必然趋势。
汽车网评: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渐入智能化“下半场”,车企及自动驾驶厂商均在全球大力招募高新技术人才,以图最快实现垂直领域技术领先,夺得先发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10月欧盟加征关税高达45%的草案,比亚迪和小鹏等一众车企带头实现销量的“不降反增”,也是表达出企业坚持开拓的意愿,加速汽车人才的流入。
相信国内的自主车企、中国车企未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求贤若渴”般的广纳贤士,加速世界新能源化发展的进程,会越来越好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E汽车】一汽丰田能赢得千万用户信赖,不止是因为开不坏
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奇瑞,因为它永远坚守安全最高底线。
iCAR谍照频传,下一台车到底会是谁?iCAR V27?
长安启源Q07青岛试驾,重新定义家庭SUV价值标准
2025年4月欧洲汽车核心市场比亚迪销量全面碾压特斯拉
【E汽车】全新奔驰GLB谍照曝光
5月13日,以“底线”为主题的奇瑞汽车安全之夜在安徽芜湖顺利召开,厚植安全造车基因的奇瑞汽车隆重发布了智慧安全系统及前瞻安全技术成果,并以全球安全标准开展一系列碰撞实测,直观展现超强安全防护实力,向全球用户擦亮“中国车安全车”硬核名片。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汽车无力回天。就在刚刚,哪吒汽车被一家广告公司申请破产。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道理谁都懂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激烈的市场淘汰赛,新势力异军突起,合资品牌收缩阵线,部分自主品牌陷入“赔本赚吆喝” 的困局。如何在这场长期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各大车企面前的关键课题。
兆瓦闪充,油电同速,双枪充电,进来了解一下!
上市就“走红”,腾势N9城区辅助驾驶能力表现究竟如何?
2025年1-4月,零跑以累计出口销量冠军的姿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SMA架构的横空出世,诞生于这个平台上第一款产品XC70好评如潮,成为混沌中的一道耀眼的光芒,让整个沃尔沃为之一振
说到问界M8,似乎大家都在夸,说它是空间、配置、智能化样样全能的家庭SUV,说华为的辅助驾驶第一梯队断层领先。实际上它的表现怎么样?一个视频告诉你答案。
奇瑞的产品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就是因为在安全方面投入的研发测试精力很多,把安全作为底线,体现了奇瑞对于用户的负责态度
“圆柱电池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效。”
【E汽车】魏牌全新高山上市,30.98万元起
C级旗舰轿车,奇瑞风云A9L正式命名,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
2025比亚迪智能化街区全国巡展开启|让好技术人人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