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两天汽车圈最郁闷的两个品牌,一定非玛莎拉蒂莫属了。本来在黄浦江畔“吃着火锅唱着歌”,邀请一众大V为自己的110周年庆生造势,谁想到忽然就被小米给截了。
12月9日,小米汽车第二款车正式登陆工信部,引发外界关注。而在当日晚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也放出了小米汽车首款SUV的图片,并询问大家“好看吗”?再次冲上微博热搜。
而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小米YU7的造型设计似乎再次抓住了年轻人的心,不少人表示“看多了丑SUV,这次终于有个设计在线的了。”甚至还有人喊话“B*D设计师辞职吧”。种种迹象表明,雷军这次似乎又一次加入了“必爆局”,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好饭也怕晚,YU7迫不及待“上桌”
相比小米SU7,小米YU7从诞生前就已经显示出了“待遇”上的不同。据雷军透露,这款新车将在明年的6-7月上市,距今还有大半年时间,而SU7从亮相到上市只用了四个月时间。
雷军表示,这么早申报并公示小米汽车全新 SUV 车型小米 YU7,是因为小米希望 YU7 测试车可以尽早拆除重伪装,做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时间大规模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但这显然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小米YU7需要更长的营销周期,提前在消费者心中“占位”,以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从目前释放的信息来看,小米YU7的命名与外观成为了外界讨论的焦点。前者因谐音“逾期”而遭到不少质疑,但也为小米贡献了更高的讨论度。后者则负责收割潜在粉丝,再次证明了小米汽车审美依然在线。
具体来看,小米 YU7 的前脸造型延续了 SU7 的设计风格,家族式造型已显露端倪。最明显的小米元素来自前大灯组,“米” 字型大灯以及简洁平顺的线条设计干净利落。两侧导流孔以倒三角形式呈现,与进气格栅共同优化了空气动力性能,显示出运动感。
侧面线条也保持了克制。设计风格更注重整体协调感。翼子板鲨鱼鳍的开口角度比 SU7 更大,同时在下沿处有顺势勾勒,线条更加流畅。
尾部设计也与SU7保持一致,贯穿式 U 型尾灯与扰流板的设计延续了家族风格,“大号SU7”既视感在网友评价中褒贬不一。但考虑到SU7的造型设计已被市场验证为成功之作,YU7的造型对多数人来说想必也是加分项。
从工信部信息来看,YU7车长 4999mm,宽 1996mm,高 1600mm,轴距达到 3000mm,与SU7保持一致。
对比ModelY,其车长增加了近250mm,但轴距只增加10mm。不过对比不久前华为奇瑞发布的智界R7,其轴距具备50mm的优势,内部空间或将更胜一筹。
颜值与性能是小米必打的两张王牌。据工信部信息,YU7 配备前后双电机,分别为 220kW(前电机)和 288kW(后电机)的动力组合。
这样的动力配置相较于 SU7 Max 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过考虑到SUV车型的重量、造型等因素,在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上与SU7肯定无法相比,但从申报版本250km+的极速成绩来看,YU7在纯电SUV领域的性能还是相当令人惊艳的。
另外,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YU7将提供带激光雷达(Max/Pro 版本)和无激光雷达(标准版)两种选择,前者应该会与SU7一样搭载城市NOA智驾系统。
剑指36万年销目标,小米还有几关
据博主孙少军透露,小米SU7上周(12月第一周)新增锁单量超过6千台,虽然环比微跌,但整体涨势依然强劲。
另一博主则披露小米SU7上周的交付量为5400+台,略少于锁单量,也被米粉调侃为“订单越生产越多的也只有小米SU7了”。但调侃归调侃,小米汽车的产能却是实打实地急需提升。目前,小米汽车的一期工厂规划产能为15万台/年,在实施“双班生产”后,目前月产能约为2万辆,尚不足以覆盖SU7的销量。
而到2025年,随着YU7的上市,小米汽车显然还将迎来又一波“订单潮”,想要不在产能上掉链子,二期工厂能否及时开工很重要。
据目前的信息来看,小米二期工厂将最早于2025年7月投产,与YU7的上市时间保持一致,显然雷军也不想出现上市即难产的情况。
此外,横在YU7和热销之间更加重要的一道门槛则是价格。从YU7披露的数据来看,这款新车的定位显然是要高于SU7的,成本也会更高。
重要的是,SUV领域目前已有不少实力强劲的产品,它的竞争强度相比纯电轿车市场更加激烈。到了2025年,理想、乐道等品牌均有新车上市,“卷王”究竟花落谁家尚未可知,但可以预期的是,成为“卷王”必将付出利润大幅降低甚至亏损的代价。
而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在热销的第二年,也必须要将减少亏损,实现盈利的目标摆在桌上了。据小米汽车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为 15 亿元,该季度小米 SU7 系列交付了 39,790 辆,平均每辆车售价为 23.88 万元,平均每辆车大约亏损 3.77 万元,虽然没有雷军所言“卖一辆车亏6万”那么夸张,但也的确距离扭亏为盈还有相当距离。
因此, 壹姐认为小米YU7的售价策略未必会太过激进,可能会在当前品牌效应的支撑下适当溢价,“卷度”不会太高。在明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意料之外的蝴蝶效应,这也是YU7需要面临的未知考验之一。
另外,从当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此次YU7仍旧没有推出增程或者混动版本,而是任性地继续以纯电一种动力形式面世,这或许也会劝退不少潜在用户,尤其是考虑到SUV的用户属性及续航能力对电池的要求,或将对YU7的销量成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最后,YU7车型的定位也大胆选择了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从官图来看,YU7有着十足的溜背轿跑SUV风格,与ModelY等产品相比后排空间看上去明显因造型而压缩了一部分,这种为颜值牺牲实用性的风格此前在蔚来EC等车型上均被验证为“不受欢迎”,而小米YU7能否打破这一魔咒,有待市场考验。
不过,综合来看,小米汽车仍是当下汽车市场“版本答案”的最优解——一个掌握了声量与话语权的公司,已经基本为自己的产品划出了一条令其他车企望尘莫及的“下限”,小米汽车2025年的36万销量目标,或许可以更加乐观一点了。
东风奕派科技将坚持对科技、品位、信赖的笃定“不变”,带着对科技的热忱、对用户的赤诚,与所有伙伴共赴新征程。
车市激荡,尤需清醒者执炬前行。当行业陷入参数内卷、安全标准模糊的迷局,北京现代以一场全球首个厂商对媒体开放的“真”实测活动,向世人展示了何为“真质力”造车。这不是浮夸的营销口号,而是以全球标准为尺、以真实数据为证的硬核宣言。
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如同激烈的海浪,不断冲刷着每一个参与者。而乐道L90的横空出世,恰似一艘坚固的航船,在这浪潮中划出了一道引人注目的轨迹。作为蔚来旗下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承载着市场对纯电大三排SUV的期待,更彰显了蔚来在纯电赛道上的坚定决心。近日,EV视界与蔚来创始人李斌、......
8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7月销量数据:乘用车销量237717辆,同比增长58%,目前已连续11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今年前7个月,集团累计销量超164万辆,距离30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更进一步。
理想i8争议碰撞测试事件或将结束: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已正式回应
东风自主新能源三剑合一 奕派科技刚成立就亮大招
新央企开路先锋!央企新能源销冠深蓝汽车加快布局
新央企出世!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定调“五新战略”,2030年剑指全球前十
北京现代公开《新质力白皮书》全球首测,让造车回归安全本质
车市激荡,尤需清醒者执炬前行。当行业陷入参数内卷、安全标准模糊的迷局,北京现代以一场全球首个厂商对媒体开放的“真”实测活动,向世人展示了何为“真质力”造车。这不是浮夸的营销口号,而是以全球标准为尺、以真实数据为证的硬核宣言。
在炎炎夏日,电力供应成为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永泰能源(600157.SH)所属电厂在迎峰度夏时期以卓越的表现和担当,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7月份,永泰能源旗下火电厂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全月完成发电量47.03亿千瓦时,为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筑牢了电力保供屏障。
一场关于信任与陪伴的相遇,北京现代与苏州车主共赴“真质人生”
从质疑声里开出的花:蔚来十年纯电路,L90让坚持有了温度
2025年8月2日,贵州贵阳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开业庆典——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贵阳孟关大道店正式启幕
东风奕派科技能不能在新能源市场打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作为与一汽、东风同级的独立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不仅是组织架构的升级,更是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与全球竞争力提升的系统性变革。其旗下新能源战略核心品牌深蓝汽车,作为长安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海纳百川计划的先行军,以央企新能源销冠的身份站在聚光灯下。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一场关于「中国式豪华」的进化革命
一封家书告别35年航程:捷豹路虎“老船长”的温柔靠岸
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从未停歇。当众多车企还在为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补能难题以及提升驾乘体验而绞尽脑汁时,智己汽车在 8 月 1 日强势推出了 “恒星” 超级增程技术,那这项技术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将为智己旗下的车型带来怎样的改变?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剖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