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再次掀起生活的风暴了吗?让我们准备好18~20秒的加速时间,同时将BMW 4系和新款奔驰CLE的顶篷打开。然后,我们进行一次结果未知的对比测试。
如果只倾听自己的声音,你永远也学不到太多东西。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索伦·克尔凯郭尔或乌多·尤尔根斯的智慧之言?嗯,生活中最重要的领悟往往不会写成厚厚的书,而是可以浓缩成一段歌词。就像那句“回首往事可以感悟人生,但只有向前看才能活出精彩”。对我们这些汽车发烧友来说,还有什么比敞篷车更适合我们去迎接未来的生活呢?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梅赛德斯-奔驰一直都在与“风暴”抗争,以消除其影响。A 207是全新CLE的前身,是第一款在挡风玻璃框架上安装AIRCAP自动导流系统(一种可伸缩的挡风板)的敞篷车。全新CLE敞篷车(它同时取代了之前的C级和E级敞篷车)的整体外观带来的迷人效果虽然可能会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其在减少风的影响方面的作用却不可小觑。后排座椅后面的风导翼和挡风板同时升起,风的力量减弱成一阵轻风。
我们为什么会对一辆新车上一个熟悉的、已是标准配置的细节解决方案如此关注呢?嗯,因为——这也是一句智慧:最终的一切都在于如何开始。因此,我们在这里可以预先指出,可自动导流得挡风板在CLE敞篷车与4系的比较中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宝马在春季对4系进行了适度的更新:新的座椅、方向盘、颜色、灯光图形,等等。在提到现在标配的换挡拨片和移至触摸屏上的空调控制系统后,我们就接近了亮点,那就是“炫彩”的数字仪表屏幕,系统版本为8.5。朋友们,当我们面对一成不变的仪表显示时,是否意味着我们正在浪漫化那些没有新软件而只有新后悬挂、转向或者仅仅是减震调校的时代?宝马的理念和定位反正没有改变,以动态为调校重点,而作为敞篷车,它就是4系双门轿跑车的敞篷版。听起来也许平淡,但事实并非如此。
与1996-2017年间推出的CLK和W207不同,CLE的定位并不在C级和E级之间,而是以现有的E级敞篷车为基础,无论是价格还是空间。除空气悬挂和后轮转向外,它几乎配备了E级车上的所有技术、安全、灯光和辅助设备以及选装配置。测试车还可选装自适应减震器,而且已经配备上了。
除自动导流系统外,还有经过良好隔音处理的顶篷和名为Airscarf的头颈暖风系统。还有别的吗?有的。只需按下按钮,顶篷便可在行李厢内电动折叠。竖直的触摸屏的倾斜角度最多可调整15°,以便提高在阳光下的可读性。此外,真皮座椅上的涂层可以减少皮革座椅的升温,反射阳光的近红外线,最多可降低12℃。
实际上,与这些新变化相比,显著的提升使得CLE成为所有四座敞篷车中最舒适的一款。这尤其体现在空间方面,宽敞的后排座椅有足够大的空间容纳成年人。尽管进入后排座椅需要一定的身体灵活性,但是在那里乘坐比在4系中要宽松得多。4系的进入方式更具挑战性,后排座椅也更窄,以至于坐在后面的两位乘客会增加明显的身体接触。
CLE也能让驾驶员和副驾驶员更舒适地乘坐,这里纯粹的几乎没有差别的尺寸也造成了差异。奔驰将前排乘客安置在高挡风玻璃框架后面,这样更有安全感。而宝马的座椅位置更舒适、更具支撑性。宝马在驾驶舱中采用了新的出风口调节杆,方便改变气流方向。不过,这两款车在操作上都遵循各自品牌的系统风格。在这两种情况下,丰富的操作功能都可以通过语音和触摸控制来操作。不过,宝马的小尺寸触摸屏可能会让人分心。而在奔驰中,方向盘上那些永远很小的触摸区域操作起来也很麻烦。
现在按下按钮来看看顶篷操作。宝马完成敞篷开合的时间比奔驰快了2秒——用时18秒而非20秒。相比之下,奔驰可以在高达60公里/小时的车速中进行这一操作,而BMW 430i只能是50公里/小时。顺便说一下,在关闭时,刚性更强的奔驰听起来更安静,风在车顶上的呼啸声显得很轻柔。然而,打开敞篷时,四缸的奔驰发动机声音就会显得有些普通,嘈杂声从发动机舱中喧闹地传出。尽管它有涡轮增压器、两级气门升程功能(除奔驰外,其他品牌都称之为双涡管)和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17千瓦/200牛·米)的辅助 ,但这款2.0升发动机并不是人们购买CLE的理由之一。
尽管有电机的辅助支持,它的起步还是显得有些迟缓,而且原本反应灵敏的自动变速箱在其9个挡位间切换有时也略显迟钝。虽然驾驶性能看起来相当强劲,但考虑到其平淡无奇的结果,8.9 升/百公里的测试耗油量看起来太高了。
而430i的耗油量为8.7升/百公里。这样的表现几乎没比奔驰少太多,但它的加速更迅速,自动变速箱在8个挡位间的切换也很顺畅。四轮驱动系统将动力牢牢地传递到路面,悬挂系统也能轻松应对速度。是的,在这个过程中,它有时会让动态表现显得有些急促,这归因于其非常精准但反应有些过快的转向。
配备了极高刚性的自适应M运动悬挂的4系,即使在舒适模式下也会在不平坦的路面上剧烈颠簸,而坐在后排的人不仅会不断受到颠簸的冲击,“狂风”般的气流还会把你的卷发吹直,甚至是把你的小胡子吹到耳朵边。当然,这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因为4系敞篷车就是4系的敞篷版,但它并没有为敞篷驾驶开辟新的视野。
相比之下,梅赛德斯-奔驰将敞篷驾驶的乐趣拓展到了后排。在几乎所有其他敞篷车中,坐在后排最初开始五分钟的感觉很棒,接着只是有点愉快,接着有些冷风,最后主要是:无聊。但在CLE不是这样,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以160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后排乘客的头发也只会轻轻被风卷起。对坐在前排的人来说,知道后排的人在到达餐厅时不会被风吹得凌乱不堪地下车,心情也会更好。
底盘调校也有助于为乘客营造出体贴舒适的高品质感。在舒适模式下,CLE的悬挂柔和,即使在崎岖的柏油路面上也能平稳行驶。不过,在经过长波路面时,它会有轻微的摇晃。因此,对于不太适应颠簸的乘客来说,切换到更紧致但远非生硬的运动模式可能是明智的。这样,操控性能也会从之前主要注重沉稳的安全性转变为流畅的动态性能。不过,它并没有达到E级车那样的卓越水平。作为一款敞篷车,CLE的转向精度略显不足,反馈也有些模糊,但这种设定反而非常适合一款敞篷的旅行座驾。
它是一款可容纳四人而不是两人的敞篷车,这就是为什么CLE在操控、驾驶乐趣方面的评价比4系多两分的原因,尽管4系的操控更敏捷。4系则通过在绕桩和双车变道时更快的速度重新夺回了一些分数。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喜欢宝马动感风格的人和喜欢梅赛德斯-奔驰豪华悠然驾乘风格的人都能各得其所,这样的车型选择并不缺乏。因此,我们将对舒适性和驾驶性能有影响的选装配置计算在内,4系测试车的价格为7.7万欧元左右,而CLE则超过了8.4万欧元。尽管奔驰在维护保养方面成本更高,但它仍然最终获胜,因为它带来的“激情风暴”更强烈。
零跑转亏为盈,理想却连连失利?
2025年1月24日,来自参考消息的报道透露,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三家中国车企以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CCME)已正式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提起诉讼。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车企和行业机构对欧盟的反补贴关税政策展开了正式反击。
2024 年各家车企都陆续量产推送了具备端到端能力的城区智驾,而且都宣称能够做到全国都能开。 城区智驾发展到今天,无论是车型还是使用范围,终于有点普及的趋势了。因此我们找来了 7 台,代表了目前量产推出城市智驾最高水平的车,它们分别是阿维塔 12、理想 L9、问界 M9、极氪 ......
-30℃极寒测试,仰望U7轻松拿捏,三电与底盘技术建功!
这两年国内市场涌入了太多太多的大型SUV,但他们真的配得上全尺寸这个称号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全尺寸SUV的鼻祖—GMC育空。
数智黑科技赋能,长安数智新汽车集结牙克石征服极寒!
丰田亚洲龙门槛价能否降至12万级,包含置换补贴还算裸车价吗?
够用的空间和适中的价格,是15-25万级别紧凑SUV在家用市场畅销的关键因素,而在这个细分市场,日系SUV深受消费者喜欢,省油耐用、机械素质高,是它们的核心标签。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一汽丰田-RAV4荣放,进行一场静态和动态的全面对比,来看看能不能满足你的用车需求。
6缸+混动的法拉利296 GTB可能很多人觉得不纯粹了,但它“绅士也疯狂”的驾驶方式让闯哥欲罢不能。电机的加持让这台超级跑车有了更多的驾驶可能性,今天闯哥和大家分享日常代步中它的使用感受,也期待以后有机会在赛道中挑战它的极限!
这你受得了吗?美国加州的大火起因找到了!前段时间,著名车评人陈震在网上公开道歉,原因就是他公司有同事提前发布了领克900的静态体验视频。
马上就要过年了,气温是越来越低了,电车的续航也是越来越差了,为了探寻新能源小型车的续航极限,找到更耐严寒的小车续航王,我们找来了一台五菱缤果和一台吉利星愿,策划了一场跨越豫鲁两省的冬季续航极限挑战赛,到底谁的冬季续航更长?谁又更适合冬季出行呢?赶紧点击视频一睹为快吧!
开方程豹豹8,去吃全年最重要的一餐,吃什么才爆发?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现代汽车2024年在全球市场的销量还有4141959辆,并且他们家的新能源车型还同比增长了8.9%,由此可见,放眼全球汽车市场,现代集团依旧是那个数一数二的国际知名大厂。
北京越野进行了一场BJ30 冬季油耗挑战赛,真实演示了在极寒路况下的4.67升油耗表现,帮车主返乡过年算了笔明白帐。
严寒,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汽车的噩梦,这次中汽冬测的车型是广汽丰田铂智3X。没错,就是前段时间靠着自动驾驶火出圈的丰田SUV。这次他们就来看看它的表现
绚丽的勇气:大众汽车T-Cross途铠和标致2008
24年年初,特斯拉率先降价,引来了一众车企跟进,此后价格战此起彼伏,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从酷暑到严寒,长安汽车极寒运动会诠释品质之路
去年7月份,我在深圳就已经体验过天神之眼智驾了,避障变道,红灯停,绿灯行,高快领航,城市领航完全不用操心,对于我这个保守者来说,就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集结牙克石!长安数智新汽车实力拿捏零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