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的尽头常常会成真,哪吒如此,极越也如此。
关键的区别在于,哪吒虽然经历了大规模裁员,但至少还有创始人这个核心人物在,还能吸引国资来援助。而极越这边,既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持,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根据最新的消息称,极越的整车业务可能已经停止运营了。
12月11日下午,极越汽车的CEO夏一平在线上开了个内部全体员工会,提到公司遇到些经营问题,需要做些调整,但没详细说调整什么。
会后,人事部和员工们谈话,给了两个选择:一是12月16日之前自己辞职,签个协议,说赔偿金2月15日之前给,但能不能真给还不好说,因为公司“没钱了”。
二是停薪留职,社保公积金都不给交了。不少极越汽车的员工都证实了这事儿。有员工说,第一个方案就是“解散”,第二个就是“白干活”。
创业2.0阶段是什么?
之前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的,但现在也没在公开平台上说什么,还清空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内容。
不过,他发了封内部信,提到“我们要进入极越创业的2.0阶段”,还提到了四个要做的事:长期投技术、加强销售服务、合并重复部门、砍掉不赚钱的项目。
但实际上,极越汽车差不多就是“解散”了,3000多名员工大部分可能要失业,并且暂时也得不到满意的补偿。有离职员工评价说,“这时候还不谈赔偿,不体面,还在忽悠人。”极越汽车背后有百度和吉利两大集团,本来大家都挺期待的,但现在这两大集团也没了动静。
夏一平在信里说,“公司定了新目标和计划,股东们都支持。”但有内部人士认为,极越汽车搞成这样,夏一平得负90%的责任。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进不进入创业2.0时代,而是谁来保障员工、供应商、车主的利益?
措手不及的“解散”
一周前,极越汽车内部就有风声说要裁员。但谁也没想到,极越汽车不是裁员,而是直接“解散”。
线上全员会议结束后,CEO夏一平没有直接面对员工,而是让人事部门去和各个部门谈。有极越汽车的员工总结了谈的内容:
1.现在就报名离职,签N+1的合同和协议,最晚到12月16日下午4点,说2月15日之前发补偿金,但这个没保证。
2.停薪留职,社保和公积金都不给交了。
3.11月的社保公积金不发了,自己想办法。
4.12月的工资算到12月16日,离职证明也是那天。
5.期权已经授权的,离职后3个工作日内发,但价值说不准。
6.户口的事,如果已经办好了,离职不用赔公司钱;没办好的,公司不撤,但社保可能有麻烦。
7.12月16日前得还电脑,才能拿到离职证明,要在飞书上提离职流程,签了N+1后再走流程。
8.试用期员工通常没有N+1,工资算到12月。
9.年假会在系统里折算成工资,调休不能折现。
10.离职证明里会不会包含期权,得问HR。
很多员工对这“方案”感到震惊。一方面,没想到公司这么“果断”,立刻就要大家走人;另一方面,也觉得这离职补偿不合法。
他们最担心的是,N+1的补偿金没保证,连11月的工资都被扣了个人部分,公司却没交社保,还说“社保公积金不发了,自己想办法”。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极越汽车的“经营调整”太剧烈了,即便是彼时处境困难的高合和哪吒,也没这么动荡。
吉利和百度还需要极越吗?
首先,吉利真的需要极越吗?其实未必。
现在的吉利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张沙发加四个轮子”的年代了,手里一大堆品牌,像吉利汽车、极氪、路特斯、沃尔沃等等,都自己上市了。论销量,吉利集团今年的目标可是超过200万辆。相比之下,极越一年卖不到2万台,存在感确实弱。
但对于极越来说,吉利可是生死攸关的。到现在为止,极越都是和极氪共线生产的。虽然对极氪来说,每个月分几千台产能不是啥大事,但能不能继续这么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几个月前,吉利还发布了《台州宣言》,宣布集团内部要整合品牌,收缩战线。比如雷达汽车就成了吉利旗下的一个车系。领克和极氪合并,更是重磅消息,目的就是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新成立的“极氪科技集团”目标是年产销百万辆。
这时候,肯定要先把资源集中起来搞活这个新的科技集团,任何可能分散精力、产能的因素都得排除。
遗憾的是,极越可能就是那个看起来不重要,但也没必要留着的干扰因素。极氪要是不愿意继续帮极越生产,那极越“立刻死亡”也就不奇怪了。
有人可能会问,极越这个一开始就野心勃勃,想要造中国“汽车机器人”的品牌,难道没人愿意拉一把吗?比如百度这样的智能科技巨头,就不能帮帮忙吗?
我觉得吧,百度可能更不需要极越。
极越还有“抢救”的必要吗?
大家记得夏一平最深的一幕,肯定是8月28号极越AI智驾系统发布会上,他因为极越7月份订单超过3000辆,高兴得哭了。
极越07推出后,大家都盼着这个标榜“汽车机器人”的品牌能更上一层楼。
但现实挺残酷的,现在是2024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特别激烈,光是“7系”车,极越07就得面对小米SU7、小鹏P7+、极氪007这些强敌。
新车型定价不够接地气,有些设计也引发争议,搞得极越07在市场上声音不大。懂车帝的数据显示,11月份极越总共卖出1932辆新车,极越07卖了1030辆,极越01卖了902辆。10月份极越07卖了1936辆,跟极越01比也没强多少。
现在销量榜前十的品牌月销量都上万了,极越要想跟上,确实挺费劲的。
极越因为生产资质改名,宣传上断了档,首款车极越01上市时,新能源车市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极越这一路走得确实不太顺。
不过有一说一,极越在美学方面确实做得不错,设计上也挺完整。极越01、极越07还有他们最近发布的跑车,外观内饰看着都挺顺眼。但问题是,为了保留这个“壳”,去大费周章可能不太值得。
相比之下,哪吒的情况就好一些,它一个月的销量就能顶极越一年,所以救哪吒更有意义。至于极越,留下100人可能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纠结于工商备案上是否“倒闭”已经没太大意义了。
说实在的,对于吉利这样正在整合和收缩品牌的公司来说,他们可能不太想养一个以视觉设计为主的团队。而百度这么多年来也没在产品上展现过什么美学素养,估计也不需要极越这样的团队。
极越有没有“活”过来的机会,是“死亡”还是“死缓”,有没有人来接这个盘,目前为止还是个谜。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力争2027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并推动其与电网融合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作为超快充领域引领者,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极氪......
近日工信部核查了2016-2020年间车企的新能源补贴,有些车企因为车辆的要求并不能满足新能源补贴标准,所以对补贴金额做了核减。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黄牛的“业务触角”正伸向新能源汽车赛道。近日,某二手交易平台涌现大量高价求购岚图FREE+订单的帖子,甚至有用户发帖“愿用某新势力YU7订单加价交换FREE+提车名额”。这场订单争夺战的源头,是7月12日岚图FREE+的正式上市——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与鸿蒙座舱5.......
纯电小钢炮,外观足够战斗,年轻人会喜欢埃安UT Ultra吗?
沉没成本和战略转向,该如何权衡?
整体变化不大,还是那些车。
从CBD到无人区, 纵横G700带来了全地形豪华电混越野SUV应有的素质。
比亚迪与足球少年赴梦世界舞台
最近,2025长春车展上的一汽奔腾成了行业焦点。不是因为什么高调发布,而是他们旗下的“悦意双子星”——悦意03和悦意07,上市仅三个月就累计交付突破1.6万辆,这波成绩确实有点惊艳。
吉利控股集团上半年总销量193万辆 同比增长30% 新能源销量超百万
全球化的经验
15万左右的价格下,把“高配”变“标配”,哈弗猛龙燃油版值得选?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我介意别人的老婆也长得像刘亦菲。”
我又相信爱情了!看着他们,你也一定相信。这对00后情侣用500天时间,在杭州与上海之间跑出22万公里爱情轨迹,相当于绕地球5.5圈的距离,每天400公里的往返,到底怎么坚持下来的?答案藏在阿维塔12的智驾系统里——18.6万公里的辅助驾驶里程,占总里程的85%,这组数据揭开了长途......
在近期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谈起比亚迪,说“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
7月12日,长安福特东南区在杭州千岛湖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试驾活动,专注于福特蒙迪欧“大马力E混动”车型的全场景性能体验。此次试驾覆盖了城市街道和场地试驾,全方位展示了这款E生代混动座驾的卓越实力。
开的越多,越是觉得不对,和特斯拉Model 3差价高达15万,却有不输特斯拉的体验。 高阶智驾、座椅按摩、大空间、高颜值......这真的是2万美元能买到的车?
比亚迪助力中国足球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