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听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大众朗逸只卖6万多了,笔者不由得大吃一惊,如今合资车的价格也卷成了这个样子了么?以前大众朗逸不得十一二万才能买到手。正好堂哥准备年底换车,我们就来到了大众的4S店去看一下。
跟大众4S店的店员交流了一下,店内确实有6万多的大众朗逸,不过,是大众朗逸新锐,2025款大众朗逸新锐原价7.98万元起,现在限时降价一万元,6.98万起可入手,如果能接受库存的2023款大众朗逸新锐,可以给到6.4万元的价格。
朗逸新锐毕竟是老朗逸换皮,堂哥还是有些不乐意,也就问了一下现款大众朗逸的价格,结果店员说,2024款大众朗逸现在优惠5万元,裸车价格7.08万元起,跟朗逸新锐其实相差无几。什么时候看到大众朗逸有过这个价格?堂哥顿时就很动心,我赶紧拉着他,让他多看几款车型再说,不要那么快急着做决定。
在跟店员的沟通当中,我了解到大众不仅是朗逸给出了巨额优惠,像之前的当家车型帕萨特只需要15万元起,途岳的优惠也在4万元以上,临近年底,大众店内的所有车型几乎都有着三四万元以上的巨额优惠。
其实,大众的身段为什么这么软,看一看它1-11月的销量就知道了。在5月-10月,上汽大众迎来了一波史诗级的连续六个月销量下滑,最为严重的8月份,销量仅为85000台,同比大降22.75%。如此严重的销量下滑,使得上汽大众终于是坐不住了,在10月份推出了巨额优惠。大幅优惠的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10月份上汽大众的销量同比仅下跌5.43%,在11月份更是实现了销量增长,单月销量为132510台,同比上涨了10.41%。
在国内新能源车型飞速发展的今天,合资车型陷入了保销量则利润下降、保价格则销量下降的两难格局。从厂家公布的销量数据可以知道,今年前三季度,广汽丰田销量为55万辆,同比下降16.37%,一汽丰田销量为54万辆,同比下降了8.42%,本田在国内的累计销量为62万辆,同比下降约25%,宝马销量为45万辆,同比下降13.3%,奔驰销量为42万辆,同比下降6.3%,日产销量为43万辆,同比下降5.34%,奥迪销量为41万辆,同比下降10.32%,主流的合资品牌无一幸免,全部出现了销量下滑,本田的下滑程度最为严重。日产虽然销量下滑幅度比较小,但它是给优惠最为大方的合资品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它的销量。
前段时间,宝马汽车曾经官方宣布退出价格战,但是没过多久,取消了的优惠又在4S店悄悄上线。从中可以看出,合资品牌的4S店已经到了为了保现金流而完全不顾利润的程度,可见国产车企的崛起对于它们造成了多么大的压力。现在,也有很多家豪华品牌的4S店一夜之间转投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造成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撕逼,不得不说是之前非常罕见的事情。
朗逸的降价只是大众等合资品牌面对国产车的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相信这样的降价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结束的,除非是合资品牌认栽离开中国市场,要不然就只能跟着内卷至极的中国车企们不断降价,从而在这个市场上活下去。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固态电池传“喜报”!千伏电压续航超1000Km,东风官宣2026年装车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2025年8月2日,贵州贵阳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开业庆典——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贵阳孟关大道店正式启幕。以智慧之名,为林城开启全新的出行篇章。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步入“淘汰赛”的关键节点,一家央企背景的“新势力”正以全维度的战略布局开启升维之路。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一场战略发布会,不仅宣告了“央企新势力”的正式启航,更以“未来之翼”战略为蓝图,展现出一条融合央企底蕴与科技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从8月份开始,购车补贴变天了,变得越来越暴力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