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举行的上汽大众40周年纪念活动,其实是释放了头部合资车企大象转身后加速奔跑这一信号。
大约在2021年前后,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快速飙到14.8%,嗅到危机的头部合资车企随即开启战略转型,而上汽大众的危机感似乎更紧迫,其早在2015年便开始布局新能源。如今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快速越过50%这一重要关口,这场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也正式到来!
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大象转身者注定是少数派,这是新能源车市残酷的竞争现状使然。没有谁可以笃定自己能继续留在牌桌上,他们必须对市场足够敏锐、对竞争高度警惕、对决策足够谨慎。
细细数来,包括但不限于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北京现代、长安马自达等合资车企都在公开场合谈到了开启合资2.0时代。但从最有说服力的销量数据来看,目前能配得上开启者称号的,似乎只有上汽大众。
直观表现在上汽大众ID.家族最新11月单月新车交付达14,360辆,稳坐合资纯电销冠宝座。更重要的是40周年活动上释放的“进攻计划”,将助力上汽大众成为后续新能源淘汰赛的领跑者。
合资2.0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所谓开启合资2.0时代,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产品更新”,而是底层架构的优化和深层次战略调整。诸如国内供应链占关键位置,更加本土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扮演核心角色,进而推出get到国内消费者需求点的车型。
过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飙升的几年,让合资车企交了一笔学费,其之所以被头部自主以及新势力甩在身后,主要有决策机制、时间和效率、研发本土化、产品针对性等等因素。而这一切背后的底层逻辑在于世界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中国的创新领先世界。
这些其实上汽大众在一开始就预判到了,因为从其提出的“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来看,主要矛盾被抓住了,那就是在电动化转型的同时,必须同步推动燃油车的智能化浪潮,才能首先保住自身的基本盘。
在此基础上以空间换时间,油电之争本质上是一场持久战和消耗战,通过在一段时间里的全方位变革和调整,为后续的出击做足准备。
具体的举措有中方的话语权得到加大,并且会通过流程精简、技术整合提升整体效率。举个例子,以往1.0时代,大众集团习惯于把重点车型在欧洲开发,然后在中国制造和销售,但2.0时代双方会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创,从用户调研、产品定义、设计和研发阶段起就专注打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由此可以预见,从当初“技术引进”到如今“技术共创”,新合作期内的上汽大众股东双方将结合汽车行业转型趋势以及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
上汽大众的执行策略和价值坚守
需要指出的是,上汽大众开启合资2.0时代并非停留在口号中,而是付诸了实际行动,事实上在40周年大会上也详细介绍了接下来要如何推进。
最直观的便是新车和新技术计划。在燃油车赛道,明年年初,产品力全面升级的途昂Pro将焕新上市,谱写Pro家族三部曲。而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将围绕纯电、增程和插混等全技术路线发力,2026年起这些新车将密集投放市场,到2030年,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其中,明年AUDI品牌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将推向市场。2026年起,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投入市场,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也将陆续进入电动出行领域。
进一步来看,这些纯电、增程和插混新车都将拥有全新设计的交互界面、智慧的车载“大脑”和AI大语言模型,并且搭载高效安全的新三电系统以及城市NOA功能。鉴于这些都是当下新能源汽车竞争的焦点,可以想象届时的上汽大众新车将具备怎样的市场空间。
不过,看到2026年这些新车才会密集投放市场时,笔者第一时间还是感觉有些晚,当时也和上汽大众相关人士进行了一番沟通,事实上有不少业内人士也替上汽大众着急,毕竟时间不等人,早点进市场意味着早点抢占市场份额。
而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消费者在使用纯电、增程和插混产品时都遇到了不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安全、插混和增程亏电高油耗、磷酸铁锂亏电高速失速、信息隐私泄露以及无图NOA实战不如预期等一系列用车痛点,上汽大众工程师对此非常重视,他们始终重视用户的使用体验,没有全方位验证的产品不敢马上推向市场。
毋庸置疑,这凸显了上汽大众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敬畏,或许有人会说他们有些笨或者固执,但这或许就是上汽大众一直强调的品牌至上、品质至上的长期主义。
不曾觉察到的价值观更值得一提
上述合资2.0战略决策,以及具体的产品和技术方案,是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的焕新亮点,但还有一些大家不曾觉察到细节点,其实更耐人寻味。
就是上汽大众在多个场合始终强调的八个大字,即“合作共生,美美与共”,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是指上汽大众合资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与行业共同成长,与自主品牌、新势力等共同将汽车行业做大做强,形成中国特色的汽车生态圈。
考虑到今年车市不仅价格战打了一轮又一轮,而且战火蔓延至了舆论场,在此背景下上汽大众展现出来如此价值观,无疑让人眼前一亮。
进一步来看,上汽大众一直所坚守的核心理念,即以“互信互利、合作共赢”为基石,这种精神不仅深植于与商业伙伴的紧密协作中,更在每一款产品的构思、制造和服务流程中得以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消费越来越理性和成熟,他们明白一家价值观至上,格局拉满,并且视员工为核心资产的车企,所生产出来的车型是值得信赖的。正如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犀利的留言:对比完上汽大众和有些自主车企的发言让人感慨万千,有些自主车企天天喊着用户至上,结果他们连自己的员工都不好好对待,也视价值观如草芥,请问这样的车企能造出质量可靠的车子吗?
虽然话糙但道理不糙,这凸显了当下的消费者明白车子的好坏不在于外表,核心的内在其实更重要。而始终高举价值观至上的上汽大众,配合其硬核产品力,无疑能持续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结语】今年成都车展期间,包括汽车情报在内的媒体与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进行了一次访谈,其就市场发展分享了精彩观点,其中谈到的从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外界就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上汽大众,在补齐了智能化网联化短板之后,上汽大众将会“非常可怕”。或许明年下半年到2026年我们再来看这篇文章,相信届时会发出无限感慨,那时候或许会对上汽大众打的这场反击战有更深的感知。
2025年5月22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汽车行业的年度盛会——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CAPAS)盛大启幕。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汽车行业人士齐聚蓉城,展会现场气氛热烈,人气爆棚,首日便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与会各方对展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比亚迪 4 月智驾车型销量断层领先,重塑行业格局
车界速报-莲花汽车举办安全驾驭训练营、特斯拉启动无人出租车项目
比亚迪海洋智驾版10款车型限时一口好价!一价到底闭眼冲!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4月智驾车型销售数据,以213325辆的单月销量(占国内乘用车销量 71%)、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截至 2025年4月底),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细分来看,王朝 / 海洋系列贡献 190617辆,方程豹、腾势等子品牌分别售出9068辆和13519辆 ......
2025年5月22日,北京。今日,英力士汽车北京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品牌在中国高端硬派越野车市场的进一步深耕。
尽管上汽集团已提前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市场对其业绩承压早有预期,但年度财报正式揭晓时,实际业绩的滑坡幅度仍超出多数人的心理预期。这份沉甸甸的财务报告背后,不仅承载着投资者对这家汽车巨头“触底反弹”的期待,更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面临的深层挑战。
比亚迪宋家族4月热销8.4万辆 持续霸榜中国SUV销冠
5月23日,比亚迪宣布亚洲首位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赵心童正式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中国冠军双向奔赴。
近日外媒报道称,在遭受重大亏损后,捷豹路虎将于明年停止在中国生产自己的车型,转而采用中国平台打造全新电动化产品。
有关于奇瑞汽车上市的问题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2月28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及广发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这一个消息,似乎预示着奇瑞汽车的上市将尘埃落定,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在2025年度干部大会上表示,上市是2025年奇瑞的首......
新款标致408是否也会导致烧机油呢
日产与丰田悄悄接触,双方是否有可能合并?
曾经,别克GL8就是中国市场MPV的代名词,也是别克的摇钱树。但是近几年,随着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国产新能源MPV的入局,别克在MPV领域的老大地位变得岌岌可危。不过别克憋了一个大招,那就是上海车展上亮相的百万级新能源MPV—别克世家。
比亚迪海洋网限时一口价,10款智驾版车型5.58万起
本周中国汽车口碑榜 SUV 周榜出炉,吉利、哈弗、奇瑞三大自主品牌强势包揽前三。这不仅是三大品牌的荣耀时刻,更是中国自主品牌口碑崛起的有力证明,最关键的是,这代表中国市场对于中国品牌的认可度已经来到了新的高度!
赵心童正式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电子后视镜会被整顿吗?
2025年5月15日,国际权威品牌评估机构凯度(Kantar)发布的《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单,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全球汽车品牌格局。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中,比亚迪连续三年傲立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以14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强势跃升至第六名,品牌价值同比大幅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