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美国科技巨头发布财报,AI资本开支持续扩张

美国科技巨头发布财报,AI资本开支持续扩张

证券市场周刊 838浏览 2025-08-05 IP属地: 未知

文丨陈杰瑞 Jerry Chen 编辑丨吴海珊

科技七巨头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约14%,营收上涨约11.9%,远高于其余公司平均3.4%的盈利增长。

关税,通胀预期,裁员大潮……在这些担忧之下,美股仍然创下历史新高。随着美国和欧盟、日本、韩国等达成贸易协定,美股的新高更是不断被刷新。

眼下,高盛给出了6900点的标普500全年目标位,而摩根士丹利更是认为其牛市情景预测(7200点)实现的可能性亦在提升。

这波反弹正是由科技巨头引领。也就在过去两周,美国科技巨头纷纷发布财报,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等的财报皆超出预期,多数个股股价攀升。从市场结构来看,美股当前的集中度处于极高水平。标普500成份股中创历史新高的数量仅处于历史上的第20百分位,说明当前市场的反弹集中在少数头部公司。然而,“均值回归”(向中小盘轮动)仍并不容易实现,未来科技巨头或仍主导行情。 

美国科技巨头引领行情

经历了一季度的回调,二季度美国科技巨头气势如虹,几乎收复了所有失地。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特斯拉已于7月23日率先发布2025年二季报。其中Alphabet业绩强劲超预期,并大幅上调了2025年的资本开支预期。而特斯拉交出近年来最惨淡季报,营收同比降幅从一季度的9%加快至12%,创2012年以来最大单季降幅。

本周则由大型科技公司主导,且财报发布最为密集。七巨头中的微软和Meta于7月30日公布业绩,苹果和亚马逊紧随其后在7月31日发布。英伟达则压轴在8月发布财报。

盈利增速是永远的王道。华尔街预计“Magnificent7”(科技七巨头)公司整体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约14%,营收上涨约11.9%,远高于其余公司平均3.4%的盈利增长。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美元指数走弱近10%,美元对欧元一度最多贬值14%,美元走弱对美股构成利好。许多大型科技企业约60%的营收来自海外,标普500成份股的整体海外收入占比接近30%~40%。可见,美元贬值往往提升这些国际巨头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其股价表现。

尽管许多人仍将关税视为增长的阻力,但我们的分析显示,考虑到所涉及的国家/地区以及仍在实施的豁免(《美墨加协定》),标准普尔500指数行业集团的关税成本敞口相当有限。与此同时,我们开始看到与更大的贸易伙伴(即日本和欧洲)达成更多交易。

与关税相关的主要风险领域是消费品,我们对该领域仍持低配态度。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化率在4月触顶,当时股市也跌至谷底。此外,盈利指引趋势也在4月触底,这一点从那之后盈利修正广度显著上升就可以看出。未来12个月,资本支出、并购和更广泛的支出意向可能会随着每股收益修正广度上升而上升,随着美联储更接近暗示重启降息周期,这一趋势可能会加速。

要需要指出的是,标普500的估值较为昂贵,远期市盈率保持在当前水平附近的历史高位(21.5倍-22.5 倍),但未来盈利的增速将使得市盈率大致维持在这一水平,而非继续攀升。短期内,即使股市出现回调(中等至高个位数百分比范围),投资者仍倾向于逢低买入。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年初时,美股科技板块剧烈调整,部分龙头回撤幅度甚至超过三成。当时,多数投资者基于“均值回归”思维,认为此前涨幅过大的科技股存在显著回撤风险,但均值回归策略并不适合,因为当前缺乏锚点的宏观环境,尤其是在AI驱动的结构性变革时代,这种背景促使“科技七巨头”持续保持强势。

资本支出意愿依然强烈

此次,各大科技巨头的AI资本开支增速是最大的看点。

一季度,DeepSeek冲击一度导致美股科技巨头的天量AI资本开支受到质疑。2月时,微软已经取消了与多个私营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数项租赁协议,涉及功率总计数百兆瓦。这些举动表明,微软可能正处于数据中心“供应过剩”的局面。当时这也导致科技巨头集体大跌,叠加对等关税的冲击,累计最大跌幅逼近30%。

然而,如今AI叙事再度改变,资本开支越大仍然越好。原因在于,随着模型训练成本降低、企业使用AI的成本亦在下降,这意味着AI的需求总量将不断增长,就好比当年随着电费、上网费持续下降,几乎每家每户都能自己使用电器和宽带,带动总量爆发式增长。

例如,Meta的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为660亿美元–720亿美元,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算力集群等),年度中值比去年上调约30亿美元。该计划显著高于此前预测,反映出公司在AI“超级智能实验室”及全球Titan集群布局上的大举投入。

微软2025财年的资本开支预计超过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4%(2024年约880亿美元),一季度实际投入约214亿美元(包含运营与资本支出),用于AI人才、数据中心与服务器等。这一预算符合市场预期,但仍属于极高水平,显示微软布局AI算力及基础设施毫不手软。

Alphabet则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从750亿美元提高至85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GPU/TPU服务器与数据中心的扩容。二季度单季资本开支约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70%,大超市场预期,投资者未料到高达100亿美元的增幅。

亚马逊2025年的资本开支预算约1050亿美元,与去年持平或略增,侧重于AWS云服务及AI基础设施。尽管二季度基础开支未完全披露,但AWS和广告业务加速推动整体运营资本支出。这总体符合预期,但仍处于高位,反映AWS在AI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不过,当前科技七巨头呈现出较大分化,二季度以来,特斯拉、苹果股价下跌至少15%,亚马逊和Alphabet略有上涨,英伟达、Meta平台和微软上涨了超过20%,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与企业能从AI中获利的程度高低相契合。

例如,英伟达这类硬件制造商首先受益,即“卖铲子的人”,接着是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超级云服务商,而后则是软件开发商。谷歌和亚马逊虽然也是云服务巨头(Google Cloud和AWS),但由于其他业务庞大,云计算所带来的收益被掩盖不少。

其中,Alphabet早前还因为市场担忧其搜索引擎业务或受到大语言模型的冲击而暴跌,所幸二季度得益于新推出的AI功能以及稳定的数字广告市场,营收和盈利均超出市场预期,营收同比增长14%,达到964亿美元。其中搜索业务同比+12%、YouTube同比+13%和云服务同比+32%。

特斯拉无疑是巨头中的“差等生”。由于关税上涨和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到期,第二季度营收为225亿美元,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并较去年同期下降12%。汽车业务营收暴跌16%至167亿美元,第二季度仅售出38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减少约6万辆。尽管每股收益0.40美元符合预期,但监管信用销售额显著下降。

在短期内,特斯拉基本面承压,尤其是美国7500美元电动车消费退税即将到期,需求端面临逆风。此外,特斯拉在欧洲的品牌形象也受到影响,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又愈发激烈。尽管特斯拉未来的盈利模式是“卖软件”,但在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还在早期阶段,变现仍有不短的时间。

观望美联储降息时间点

未来,宏观的影响亦至关重要。一旦未来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股市可能提前反应。

在7月31日凌晨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未能暗示9月降息,美元指数当日上涨1%,目前已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较7月低点上涨3.9%。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化了鹰派基调,在新闻发布会上警告说,通胀影响可能比之前预期的“更持久”。但是,他也提及,目前通胀水平“已大致接近2%”,并再次提及一些他过去强调的令人安心的因素,如滞后性通胀的逐步消退。

我们认为,综合来看,鲍威尔对经济的判断表明,尽快降息是合理的,也不会对通胀构成风险,但目前尚非必要之举。虽然经济活动放缓以及劳动力市场存在下行风险可为放松政策提供一定依据,但失业率上升(目前尚未出现)将是更有力的降息理由。

不过,华尔街仍然预计,今年将于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各25BP),随后在2026年再降两次,最终利率水平降至3%~3.25%区间。不过,在9月会议前,还有两轮就业和通胀数据,因而不确定性仍存。 

(本文已刊于8月2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作者系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周刊 9粉丝    607作品 关注 职业投资人之选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