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渗透率连续数月过半,中国品牌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市场新的主导力量。同时,汽车行业的产品结构和竞争主体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新能源汽车也进入了智能化的下半场,汽车企业都站上了新的起跑线。
对传祺来说,2024年是“三年焕新”行动计划的元年。今年开始,传祺将加速向新能源科技公司转型。这并非场面话,而是有着具象的规划和手段作为支撑的变革。
传祺的变革:底气源自实力,决心铸就未来
多样化的产品进入MPV市场,虽然会让市场更卷,同时也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促进各大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带来MPV市场的繁荣,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当下汽车消费者群体消费者,无疑是有史以来最懂车,需求最多元,也是最挑剔的一群人。作为中国MPV市场领军者,传祺不仅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更对市场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
2024年是广汽传祺技术革新大年,发布了I-GTEC2.0,针对底盘、三电、智能、平台等技术进行全维度升级,推出了全栈自研的GMC400超级混动技术,还联合华为创新计划推出并实施。这些所有的技术都在赋能传祺的MPV,为消费者带来最智能,最豪华,最愉悦的出行体验。
传祺持续深入洞察不同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动力类型、使用场景以及科技配置不同的需求,通过精准的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打造了多元化产品矩阵,让消费者在每个MPV细分领域都能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理想之选,确保每一款产品都做到细分市场最好,都能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
在刚过去的11月,传祺就上市了两款混动MPV,包括搭载全栈自研HEV混动技术的传祺M8宗师超级混动版和传祺新能源E9超充版,这两款车代表了传祺在HEV和PHEV两种混动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
截止至11月,传祺MPV累计销量已达70万辆,中国品牌MPV只此一家。销量不断飙升的同时,传祺MPV保值率也是持续摘冠,旗下的M8、M6等车型连续多次霸榜多平台自主品牌 MPV 保值率第一,足见用户对传祺MPV的充分认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 MPV 专家。传祺在MPV市场领先的产品力洞察和市场地位是传祺的加速变革的底气与决心。
技术创新:传祺的“秘籍”,用户的福音
在产品转型布局方面,无论是和华为合作的开启,还是自研技术的布局以及现有新能源产品的焕新,传祺都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今年4月,广汽传祺推出用户全周期、全场景的无忧解决方案EV+,解决用户补能、品质、安全和服务等方面的痛点。在刚结束的广州车展,广汽传祺更进一步,带来全新EV+新能源平台。
EV+平台,实现增程、插混双模并行。同一台车,拥有增程、插混两种技术模式,随需选择,随心切换。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增程用户的痛点,广汽超级增程技术进一步将油耗降低15%、纯电续航提升12%、彻底告别馈电烦恼!
EV+平台,自研、合作双轮驱动。广汽拥有自研的AI智能座舱、端到端无图智驾等技术,加上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先锋科技加持,起步就是第一梯队!
EV+平台,驾乘、安全双重兼顾。钜星智控底盘,搭载主动预瞄多腔空悬、乾坤掉头等高端科技,底盘冲击感降低29%,媲美百万豪车,转向灵敏度提升25%,大车也能拥有小车的灵活性。同时,满足全球各地最严苛安全标准。用户尽享驾趣,安全传祺守护!
EV+新能源平台的推出,不仅为EV+无忧解决方案的落地铺设了稳固的技术基石,更意味着广汽传祺高阶智驾产品,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撑。
传祺智驾:四车齐发,火力全开
基于EV+新能源平台,广汽传祺将开发一系列车型,覆盖轿车、SUV、MPV全品类。其中第一款EV+新能源平台的量产车型——传祺S7,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传祺S7还是广汽最新设计语言的首款量产车,以及传祺首款高阶智驾车型。
2025年广汽传祺也即将迎来智驾突破之年,其中,不仅传祺S7备受瞩目,三款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也将陆续上市。明年,传祺高阶智驾将四车齐发,火力全开!
随着传祺产品大年的到来,以及品牌焕新工作的持续推进,广汽传祺将进入全新时代。新平台、新产品、新智驾,一切从新出发,一切为了用户更美好无忧的用车体验!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