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用一个个名字,书写40年历史

用一个个名字,书写40年历史

求是汽车 2708浏览 2024-12-25 IP属地: 未知


在中国车市高速崛起的这几十年里,有着太多耳熟能详的名字。


有车型引发加价狂潮,有车型独力支撑起整个企业,甚至有过二手车价格比新车价格还贵的现象。当然,更多的,还是在不同细分市场里,某些车型的一骑绝尘。


近几年里,在新能源消费趋势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新势力车型受益于流量加持,但如果把时间跨度拉长到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近40年,上汽大众,这个开创合资模式,并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有着启蒙作用的车企,依旧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毕竟,上汽大众的历史,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车市的发展缩影,一款款车型也反向推动着上汽大众,完成一次又一次升级与转型。


时代造英雄


1983年4月11日,上汽大众第一辆CKD桑塔纳驶下生产线,短短三年时间,桑塔纳便完成了国产10000辆的任务,在那个汽车工业几乎空白的年代,桑塔纳的投产和销售,堪称一个奇迹。



桑塔纳的价值,在于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从最初采用CKD形式组装生产,到1991年国产化率达到70%,再到1996年国产化率增长到90%,用十余年时间,基于德国大众的技术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逐渐诞生,虽然依旧单薄,但却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种子,为后来国产汽车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经典的广告语也使高品质的桑塔纳轿车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当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头顶光环的车型还有很多,但相比之下,奥迪的“官车”形象过于浓重,雅阁和佳美(现凯美瑞)大多出现在南方地区,丰田皇冠和“虎头奔”,似乎又与普通人的生活过于遥远。尽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私家车还是奢侈品,但桑塔纳依旧照亮了中国普通家庭的轿车梦。



在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桑塔纳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历经多次迭代,桑塔纳2000、“时代超人”、“自由沸点”、“俊杰”、“时代骄子”、“时代阳光”等改款车型,出现在各行各业的各种出行场景中,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车”,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


从一车难求,到成为品质的象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桑塔纳的成就来自时代机遇,也成为上汽大众未来腾飞的基础。


你方唱罢我登场


再成功的明星,也总有把舞台交给年轻人的时候。2023年3月,在横跨40年后,桑塔纳停产。曾经连续22年霸榜中国汽车销量榜单冠军宝座的车型,在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后,完成了自身的使命,功成身退。


但上汽大众的故事,却远没有结束,甚至早早就有了继任者。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桑塔纳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高端化的需求,2000年,上汽大众将帕萨特B5正式投放中国市场。


帕萨特再次引发了一股浪潮,一时间,空腔注蜡、激光焊接都成为了国内汽车业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带涡轮增压的发动机,首次让国内的中级车用户领略到了涡轮的魅力。


传奇在继续,继帕萨特之后,上汽大众推陈出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伴随中国经济的逐渐腾飞,个人和家庭用车需求日益增长,上汽大众在2002年推出了定位“精品家庭用车”的Polo。作为上汽大众首款家庭用车,Polo的国产化不仅丰富了上汽大众的产品系列,也是对市场上个人购车需求的极大满足。在家用车市场方兴未艾的年代,Polo堪称继桑塔纳后,又一款现象级车型。



即使在2013年至2018年,用户们有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越来越多的选择时,Polo依旧实现1.5万辆的月均销量成绩,峰时期月销量超2万辆,并多次蝉联同类车型销量榜首,被称为“小车之王”,成为A0级小车市场的标杆产品。



2008年和2010年,朗逸和途观的上市,成为上汽大众的新生力量。凭借卓越的性能和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朗逸接过了桑塔纳“国民家轿”的旗帜,途观也在上汽大众进军SUV市场后,打响了第一枪。



即使时至今日,帕萨特、朗逸和途观,依旧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实力。在燃油车市场,朗逸、帕萨特、途观以及后续发布的途昂家族,在各自细分市场,均牢牢占据领先地位。在新能源领域,凭借MEB工厂的建成投产,以及在设计风格、空间表现、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综合竞争力,ID.3也成为上汽大众又一款明星车型。


从初生牛犊,到苍天大树


如果说,桑塔纳是时代造就的杰作,那么帕萨特、Polo、朗逸和途观后后续车型对市场的影响力,则是上汽大众在实现对德国大众的技术导入后,自主研发的成果。


帕萨特的成功,除了要归功于当时遥遥领先中国市场的技术,更大的原因,则是上汽大众按照中国市场需求,对车身长度的修订。专为中国消费者定制的加长轴距,不仅带来了奢侈的后排腿部空间,直接稳固了德国大众在中国公务车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而Polo,则更能体现出上汽大众对研发的看重。在推出Polo之前,上汽大众派出了40名工程师前往德国大众,进行为期三年的汽车开发全过程培训,全程参与了Polo的开发,为上汽大众实现Polo的国际同步生产、上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朗逸,则成为上汽大众在自主研发方面的一次全方位考验。2006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上汽大众推出一款概念车哪吒(NEEZA),该车完全由中国设计团队主导,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大众汽车最先进的技术融合在一起。两年后,基于概念车打造的朗逸上市,成为上汽大众首款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车型,也成为上汽大众自主研发道路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途观的打造上,上汽大众也不是对海外版车型的直接引入,而是秉承从用户需求出发,不仅保留了所有进口Tiguan的高端配置,还考虑到了中国人的购车习惯——喜欢宽大、舒适、多功能型的车,对国产版途观对轴距进行了加长,使其一经推出便赶超早出生几年的竞争对手们。这一加长轴距的设计,甚至被德国大众采纳,推广到全世界。



从桑塔纳、帕萨特、Polo、朗逸、途观,再到新能源时代的ID.家族,一次次打造明星车型的上汽大众,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积累已久的硬实力。在一款款车型的交相辉映中,也完成了从技术导入到自主研发的转型。


中国车市的“内卷”,让这个走过40年风雨的车企,开始再次思变。

近期,上汽大众股东双方再次提前续约,股东双方正在同步加快对上汽大众产能布局的整体研判、调整升级,逐步缩减燃油车产能,加速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转型。双方强强联手、美美与共,共同以技术赋能合资企业,携手开启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共创”的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2.0全新阶段。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2025年,上汽奥迪将发布两款重磅新品,A5L Sportback传承“最美奥迪”造型,并搭载国内头部智驾科技;AUDI品牌的首款B级车型紧随其后,未来三年AUDI品牌共将推出三款产品,展现上汽奥迪布局双品牌战略的决心。


与大众汽车和奥迪品牌的更深层次合作,也使上汽大众在成立40年后,将“双向奔赴”的合资模式,再次成为行业范本。


40年来,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践行“In China for China”的发展理念,上汽大众用一款款车型,推动中国车市的繁荣与崛起,但现如今的上汽大众,早就不是仰望技术的初生牛犊,而是一颗被仰望的苍天大树。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求是汽车 2.5万粉丝    946作品 关注 汽车行业独立新闻阿伯到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