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北汽集团召开2025年工作会,公布了2024年经营业绩。2024年,北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超171万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趋势;营业收入超4800亿元,在京产值突破3100亿元,同比增长6.7%,持续发挥国资国企“压舱石”作用,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北汽力量。
自主乘用车销量突破 商用车持续领跑行业
2024年是北汽集团系统谋划全面部署“三年跃升行动”的启承之年。品牌层面,启用全新的“BAIC”LOGO,打造全新的品牌架构,品牌焕新迈出重要一步。
自主乘用车板块,北汽极狐起势跃升,阿尔法S5、阿尔法T5、考拉三大产品齐发力,全年销售8.1万辆,同比劲增170%,荣膺纯电市场新势力TOP6。北京汽车正式进入“电动越野”新时代,魔核电驱系列车型陆续上市,全年销售18万辆,同比增长22%。全景智慧旗舰轿车享界S9,位居40万以上纯电豪华轿车销冠。
商用车板块跑赢大盘,继续领跑行业。北汽福田顶住市场下行的压力,A6重卡、卡文乐福、风景i系列新产品如期上市,全年实现销量超61万辆,转型发展势能不断积聚。北汽重卡打造“高质量 低成本”产品,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合资板块方面,中韩股东双方全力支持北京现代转型升级,上线第十一代索纳塔、第五代胜达、全新途胜L三款全新产品。梅赛德斯-奔驰再度问鼎年度豪华品牌销量冠军,再度蝉联中国市场百万级以上豪华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北京奔驰累计产量突破500万辆。
此外,北汽集团旗下主业强关联板块实力不断增强。海纳川强健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能力,加速产业化转型。北汽鹏龙经销板块盈利能力提升,加速自主品牌乘用车网络建设,物流业务规模保持行业前三。北汽产投成立北京市百亿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助力北京市产业发展。
开放融合打造科技北汽 构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刚刚过去的一年,北汽集团以自主创新为帆、以合作共赢为桨,持续打造“科技北汽”,让广大用户享受科技带来的卓越品质和美好体验。
2024年,北汽集团研发投入超130亿元。电动汽车安全高效智能充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2024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汽车魔核电驱超级驱动解决方案,实现了越野和新能源技术的双向奔赴;成为四部委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首批入围车企。同时完成北汽新能源超100亿元融资、北京现代80亿元增资;与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获得主要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超3000亿元。
北汽还加大与华为、宁德时代、滴滴等战略合作伙伴在新项目领域的合作,推动关键电动化、智能化项目落地,构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与华为共同推进享界项目,打造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级工厂;与宁德时代共建时代北汽(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小马智行达成L4无人驾驶车型开发技术合作;与滴滴洽谈自动驾驶商业模式落地,包括整车产业基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汽车核心产业圈正在逐步形成。此外,与亦庄、海淀等行政区,与京城机电、化工集团、祥龙公司等市属国企深化交流,共同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度扩展西部市场 海外业务再创新高
近年来,北京市以区域协同发展新成效助力西部大开发加快形成新格局。北汽集团担当首都国企使命,深化贯彻落实对口支援工作的指示精神,推动与和田、拉萨、玉树等地重点单位的战略合作,组织包括央视“乘着大巴看中国”、“西疆越”车队出征318、护航昆仑科考等特色活动,持续深耕西部市场,为当地提供更多品质产品和服务,2024年累计实现销量近10万辆,其中越野车2万辆,同比增长120%。
海外市场方面,北汽集团整车出口业务稳中有升,全年累计出口27余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北京汽车出口再创新高;北汽极狐正式进军欧洲、中东、老挝等市场;北京现代打造现代汽车全球出口基地;北汽福田泰国工厂竣工,第100万辆车出口下线,已步入全产业链国际化的深度运营阶段。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北汽集团已踏上“三年跃升行动”的新征程。未来,北汽集团将努力为用户带去更多更好的产品与体验,持续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北汽动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北汽力量!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