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2024年已然结束。
如果试图评选出整个中国车市,最令人意外与惊喜的一家新势力造车,我绝对会把唯一的支持票,毫不犹豫投给今天文章的主角——零跑汽车。
纵观其过去365天的表现,实在太过的稳定。销量目标提前完成,产品推新款款热销,品牌营销温文尔雅,技术研发亮点颇多,海外拓展另辟蹊径,团队氛围积极向上,资本市场反馈良好。
于情于理,还有不少值得褒奖的东西。
而就在本周,零跑再次用一则消息,惊艳了整个行业。北京时间1月13日,据新鲜出炉的盈利预告显示,刚刚过去的2024年第四季度,将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与此同时,据了解,2024年零跑全国经销商累计盈利率接近85%,领先行业。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如此强势。今天文章的主角,无疑用真真切切的行动,愈发彻底打破了外界对于它的质疑。
零跑,也成为了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新势力造车。
而十分微妙的是,在外界眼中,两家车企之间一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甚至零跑被冠以了“小理想”的称号。
对于这样的“误解”,试图拆分二者的成长路径,便会发现虽有趋同,但实际上还是在各走各的路。
进一步将视线聚焦,独特的市场定位、技术创新和全球拓展策略,使得零跑具有自己独立的品牌价值和发展方向,绝不是什么所谓的“小理想”。
而接下来的篇幅,借着其迎来“单季度盈利”里程碑的契机,更想展开聊聊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的一些认知与感触。
为什么说零跑绝不是“小理想”
众所周知,早在2023年,凭借累计交付新车超37万辆,理想俨然历史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刚刚结束的2024年,随着前一项数据继续大涨突破50万辆,触及年度盈利的目标可以说板上钉钉。
不吹不黑,这家新势力造车位于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确描绘出了一套足够独特的样本,并牢牢站稳了脚跟,也绝对是值得所有友商学习的“标兵”。
而理想的拼命狂奔,同样证明了:“汽车行业永远讲究规模效应,没有销量作为支撑,一切愿景都将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手握爆款产品,只有一辆还远远不够,并且还得会过苦日子。”
对此,今天文章的主角无疑深谙其道。
就拿2024年四季度为例,零跑将净利润转正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交付层面的暴涨,单月平均销量超4万辆。
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售价较高的C系列车型销量占比超 77%。另外,有效的进行了整体成本的控制和运营效率的提升。
现阶段的成功法则,逃不出以上几点。
当然,零跑旗下诸多经销商之所以能够实现高盈利,不仅得益于愈发强大的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也与其务实的大众化市场定位和有效的市场策略密切相关。从盈利趋势来看,亦呈现出稳步增长,彰显出今天文章的主角的均衡发展。
反观整个2024年,相信很多读者都或多或少的听到了,类似包括BBA、保时捷在内的合资品牌经销商,纷纷开始集体转向“加盟”新势力造车。这样的改变,无疑再次印证了谁才是中国车市的“香饽饽”。
而零跑,便是该群体中的“优质股”。由此继续聚集它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必须指出的是,与理想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化。
首先,其一直聚焦的是竞争颇为激烈的10万元-20万元的大众化主流市场,该价格带囊括了更为广泛的潜客。而深耕于此,“高品价比”成为了今天文章主角牢牢印在消费者心中的标签。
其次,零跑在市场定位上非常灵活,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策略。譬如,零跑C10、C16等车型,虽然被扣上了“理想平替”的帽子,但在产品设计和配置上,却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自身特色。
再者,与理想主要依靠几款L系列的增程SUV收割不同。在零跑目前的销量构成,增程产品只占据了20%的份额。
如果单看C系列,增程产品也仅仅占据25%-30%。不可否认,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拥有但不依赖”,其依然贯彻着以纯电为主的技术路径。
最后,身处理想一直没有太多建树的海外部分。2024年,零跑通过与全球战略合作伙伴Stellantis集团合作,使得自身在国际化道路上,具备了前者目前不具备的拓展能力。
借助Stellantis集团的分销网络,零跑得以迅速进入全球市场。自2024年9月起,在欧洲快速生根发芽,已在13个细分市场建立了400多个销售网点,全部都具有销售加售后服务功能。
至此,相信大多数读者,慢慢明白了为何要强调,今天文章的主角为何绝不是什么“小理想”。反之,零跑就是零跑,正在中国车市创造着专属它的故事。
“单季度盈利”,将是一个极佳的开始。
做车圈优衣库、新能源领域的丰田
回答了为什么零跑不是“小理想”,又一个问题走向台前:“那么它究竟要做什么?”或者说,有着怎样的企业愿景?
在抛出对应答案之前,还是先要理清另一个疑问,为什么今天文章的主角能够在厮杀残酷的中国车市突出重围?2024年可以祭出这般亮眼的成绩单?
图|2024年12月,朱江明与零跑工程师在九周年之际拍摄大合影
对此,试图借用身边友人的分析,“我感觉它的崛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的确,消费大环境的遇冷,让10万元-20万元的细分市场,成为大部分潜客重点关注的板块。政策层面置换补贴的助推,又撬动了许多换购用户的需求。加之新能源渗透率的激增,令电车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拐点,开始成为主流选择。
种种条件的叠加,为零跑的热销提供了足够良好的大环境。
顺势,聚焦这家新势力造车的产品矩阵,零跑T03位于纯电小车市场,虽然称不上超级爆款,但能从中分得一块不算小的蛋糕。
零跑C10、C11、C16三款SUV,才是其目前绝对的“主力”。均采用了增程与纯电“两条腿走路”的技术路线,并且在内外饰设计上基本符合主流审美,没有太过的用力过度。
与此同时,互相在产品定位上也实现了差异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的左右手互博,能够满足大部分潜客的购车意愿。
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在定价上,均维持着极高的品价比。
反观新能源轿车市场,零跑C01同样依靠类似的打法,提供着力所能及的贡献。广州车展,零跑B10的一经亮相也迅速收获追捧。
而多款车型的热度颇高,无疑从侧面体现出这家新势力造车较为敏锐的嗅觉,十分清晰知道大家的偏爱与喜好。
另外,弥足珍贵的是,在营销层面,2024年的零跑并没有像是其它友商一样,太过急功近利的贯彻“黑红也是红”的打法。更多是以一种踏实肯干的方式,令自家的在售产品慢慢收获外界的认可。
而上述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了今天文章主角最大的特质便是“务实”。
老板不铺张浪费,没有大嘴巴的高管,不追热点噱头,配置上却是饱和式出击……零跑塑造出的这种形象,如果类比快消品行业,与“优衣库”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身为掌舵者的朱江明,曾不止一次的强调:“最终,汽车一定就是耐用的消费品、代步工具,将车作为代步工具来做这个产业可能更有优势。我们的品牌定位就是希望给用户提供更高配置、更优品质、好而不贵的产品,不管有多大的诱惑,毛利有多高或者空间有多大,零跑始终会坚持把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
而努力令消费者“祛魅”,成为“车圈优衣库”,一直是零跑坚定不移的追求。
当然,在朱江明的“生意经”中,丰田也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更具体而言,这家日系巨头的精益生产理念,是其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丰田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高质量的汽车。
并通过垂直整合模式,实现了从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的全过程控制。这种模式不仅确保了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还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
而如今的零跑,通过全域自研策略,不仅在核心三电系统方面实现了自研,还在各种高附加值零部件方面进行自研自造,拥有了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
除电芯、内外饰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为自研+外包生产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为自产,成为现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具备全域自研能力且垂直整合度最高的智能电动车企。
图|零跑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
零跑如今的技术创新,不仅涵盖了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而且不断通过自主研发降本提效,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依托于如此策略,使得零跑有望能够像丰田一样,通过垂直整合和模块化设计实现成本控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从做“车圈优衣库”,到“新能源领域的丰田”,体现的仍是今天文章的主角的价值观,其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在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上。同时,本段开篇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写到这里,渐渐临近尾声,最后想说的是。
“此刻,零跑已经抛出了冲击50万辆的年度目标,既然2024年第四季度成功达成扭亏为盈,又有了足够可观销量的背书,将愈发向好的势头延续下去,或许距离实现全年盈利也不远了。”
2025年的它,野心与决心并存……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