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全网最专业和权威的韩系车和韩国车市系列内容,《韩系动向》第1479期。
去年1亿韩元以上(约合人民币50万元)的高价进口车销量时隔8年再次减少。
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透露,去年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以上进口车的销量共为6.2520万辆,同比减少20.1%。这是2016年以来高价进口车销量首次同比负增长。在整个进口车市场中,1亿韩元以上车辆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2023年高价进口车占比为28.9%,2024年降至23.7%,减少5.2个百分点。
从各品牌销量来看,宝马销量为24543辆,排名第一,其次是梅赛德斯-奔驰(19529辆)和保时捷(8254辆)。值得一提的是,一辆车价格至少超过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0万元)的豪华品牌宾利的销量从2023年的810辆锐减50.6%,降至2024年的400辆,跌幅最大。
销售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停滞和对法人车实行淡绿色车牌制度。据分析,由于经济低迷,法人和高收入层的购买力减弱,贴绿色车牌带来的心理负担使高档车的使用萎缩。
绿色车牌制度从2024年开始实施。以出厂价为准,必须义务性地安装在8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以上的法人轿车上。该制度的目的是引导业务用法人轿车按用途运营。国土交通部相关人士解释说:“通过贴上区别于普通车牌的浅绿色车牌,引导业务用法人轿车按照用途运营。”
国土交通部解释说,虽然浅绿色车牌制度不会强制限制运行,但其效果是,由于区分分明的车牌颜色,会给私人滥用带来负担。但也有人担心对“淡绿色车牌”车辆本身打上“烙印”。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淡绿色车牌对高价进口车的销售影响很大。”
也有分析认为,现代汽车的高级品牌捷尼赛思分散了部分高价进口车的需求。这表明韩国品牌竞争力的提高对进口车市场产生了影响。德大教授李浩根分析说:“经济不景气是最大的原因和基本背景。高汇率导致进口车的价格竞争力下降,贴上浅绿色车牌也成为了不愿意购买高价车辆的因素。”
进口车市场的这种低迷是IMF外汇危机后26年来首次连续两年呈现减少趋势,因此备受关注。据KAIDA统计,去年进口轿车新登记数量为26.3288万辆,比前一年(27.1034万辆)减少了2.9%。2023年销量也同比下降4.4%,连续两年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车行业正在探索多种战略。通过推出新车活跃市场、加强营销、改善服务质量等,努力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此外,还展开了扩大电动汽车等环保车辆阵容等面向未来的战略。
实际上,奥迪韩国公司公布了2025年在韩国市场投入16款新车的计划,这是自2004年进军韩国市场以来的最高值。奥迪到2023年为止一直是“前三”进口车品牌,但2024年时隔7年国内销量降至1万辆以下(9304辆),销量排名曾降至第七位。
进口车业界相关人士解释说:“经济不景气导致的消费心理萎缩产生了影响,这不是局限于韩国的现象,而是正在走向全球,短期内很难恢复。制造商们为了增加销量,希望看到新车效果。”
【韩系动向1476】试驾现代全新帕里斯帝,传统豪车的高级感!
“不知道Kim Jones下一步会去哪家奢牌高就,要不干脆到阿维塔来当设计师吧!”
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有多离谱?
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780台问界M9与中国国家艺术体操队、时代少年团共创了一场科技、艺术与体育交融的深度演出。
探店大众威然 全家旅游出行的不错选择
比亚迪2025年或将在日本/韩国市场推出PHEV车型!
小鹏汽车反超,新势力竞争格局蛇年生变!
2024年进口车型销量TOP10仅三车增长,第一竟也下滑?
1月份,奇瑞集团整体销售汽车224,323辆,同比增长10.3%,连续六个月单月销售突破20万辆。
盘点2025年有可能成为爆款车型,那刚刚上市的新款Model Y必定是榜上有名,为什么这么说呢?
2025年,新能源车发展越来越快,不仅续航在提升,智能配置也越来越丰富。
演绎不羁奢华|劳斯莱斯古思特贵阳实拍
过去两周,中国新能源车市掀起新一轮“价值战”——比亚迪海豚官降1.5万元,试图以价格巩固A级车霸主地位。然而,4月25日北京车展上,一款由米兰设计宗师操刀、全系标配热泵空调的A级智能掀背轿车AION UT鹦鹉龙,以8.98万元起售价横空出世,凭借“设计、安全、空间、智能、操控”五......
岚图汽车再度携手春晚 全新岚图梦想家领航盛事出行
买纯电车,续航太长没用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周六签署了一项备受瞩目的行政命令,决定对所有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一突如其来的举措不仅在国际贸易领域引发了广泛争议,更可能对汽车行业,尤其是蓬勃发展的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
探店大众威然 一款像极了SUV的MPV
劳斯莱斯库里南|地表最豪华SUV
蔚来公司交付新车13,863台,同比增长37.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7,951台,乐道品牌交付5,912台。
日前,各车企均发出了自家1月的成绩榜单,结合这波新春购车热潮,每家车企都有所新突破。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谁家成绩更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