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特斯拉何去何从,我问了问DeepSeek

特斯拉何去何从,我问了问DeepSeek

汽车公社 1444浏览 2025-02-07 IP属地: 未知

特斯拉头也不回的再次掀起了“价格战”。


北京时间2月6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在华便突然官宣,针对焕新版Model 3开启限时赠送8千元保险补贴,并且还能叠加五年免息福利政策。



粗略估算,一套组合拳下来,变相优惠幅度超3万元。纵观特斯拉身处中国市场大杀特杀的过往,力度如此之大的促销可以说前所未有。


当然,在大多数读者眼中,今天文章的主角又将得益于上述操作,开始迅速疯狂收割终端潜客,进而赚得盆满钵满。


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选择“让价冲量”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特斯拉在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当欧洲与美国本土板块都陷入到增长瓶颈之时。


为了完成2025年销量同比增长20%-30%的既定目标,中国市场显得愈发不容有失,所以必须摆出“开年即决战”的架势。


将视角继续放大,不久前2024年财报的发布,同样展现出其颇为“失意”的一面。全年销量同比下滑1.1%,净利润同比下滑52.2%,毛利率走跌至17.9%,几项关键数据的出炉,无疑彻底褪去了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的耀眼光环。


特斯拉,究竟怎么了?接下来,又将何去何从?


相信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我首先想要看看,近来大火“AI大模型”DeepSeek的分析。


转型的阵痛,前路的未知


“怎样评价特斯拉2024年的表现?”


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将本段开篇的问题抛给了DeepSeek,并勾选深度思考与联网搜索。很快,便有了以下一段结论。



“特斯拉2024年处于转型阵痛期,传统汽车业务面临存量市场竞争,但通过储能、AI与机器人等新叙事,试图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其表现可概括为短期承压,长期押注技术颠覆。2025年将是关键验证年,需关注FSD落地进展、平价车型销量及机器人量产能力。”


不可否认,基本与传统认知相符。


而在DeepSeek的分析中,核心汽车业务交付与营收增幅的放缓,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都是特斯拉始终无法回避的痛点。


相比之下,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与服务业务的稳步提升,俨然成为了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为数不多的慰藉。


当然,“从造车到AI叙事”也是特斯拉2024年极力朝着外界试图展现的主旋律。


什么FSD与Robotaxi的加速落地,什么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什么AI算力与数据优势,都是背后提供支撑的论据。


另外,在现金储备方面,今天文章的主角并未遇到太大的麻烦。全球制造产能方面,则在按部就班的布局。


汇总下来,正如前文提及的那样,尚处转型阵痛期,试图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顺势,又一个问题抛给DeepSeek,“2025年的特斯拉能触底反弹吗?”


它给出的结论,十分微妙。


“短期看,销量增长可能因新车型和产能释放而改善,但盈利压力仍存;长期看,若AI与自动驾驶生态闭环形成,特斯拉或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当前市场对其预期分化明显,投资者需关注2025年下半年FSD进展、Model Q交付数据及毛利率变化等关键指标。”


洋洋洒洒一百多个字,可谓基本理清了脉络。


而结合DeepSeek的分析,支撑特斯拉触底反弹的积极因素更多集中在:新车型周期的开启,譬如Model Q与焕新版Model Y这样的改款车型,与Cybertruck的产能爬坡。以及FSD与AI技术的突破,包括储能业务的爆发与充电网络的反哺效应。


反之,阻碍反弹的核心挑战为:中国市场的围剿、品牌形象的分化、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的压力、技术落地与法规风险三部分。


综合来看,虽然存在积极的信号,但前路依旧充满着未知。


至于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即将会以怎样的一副精神面貌,应对接下来日趋激烈的行业厮杀,相信很快时间便会给出答案。


造车需要画饼,也讲规模效应


本段开篇,先发自内心感叹一段题外话:“DeepSeek真的挺强,即使距离完全体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现阶段已经做到了能用且好用。至少就我个人,渐渐把它当成了一个非常优质的信息检索与汇总工具。”



当然,这就是AI大模型的恐怖之处。


同样变相证明了,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大佬,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惜砸入重金,耗费巨大的精力,去押注该赛道。其中,特斯拉便是带头冲锋的存在。


或许,在其掌舵者埃隆·马斯克的“生意经”中,传统造车业务愈发像是还在喷涌“油田”,迟早有被压榨殆尽的一天。


与之对应,AI大模型包括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Robotaxi等等维度,将撑起特斯拉更大的估值与未来。


而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在2024年交出一份较为“拉胯”的财报之后,今天文章主角位于资本市场的表现,并没有迎来太大的崩塌。截至目前,总市值仍维持在1.2万亿美元之上。


毕竟,其造的梦,给外界留足了畅想的空间。如此“画饼”能力,也是特斯拉与诸多传统车企最不同的地方。


但理性客观地讲,押宝新技术没有错,可造车永远还是讲究规模效应。


换言之,无论马斯克怎样改变公司的发展方向,“卖车”、“卖更多车”在特斯拉的战略版图中,依旧会长期占据很大的比重。


奈何,正在进行中的2025年,我却对于该维度充满担忧,甚至觉得冲击20%-30%的销量同比增长都极具难度。



其一,Model S与Model X身处高端纯电市场的贡献始终有限;其二,Model 3与Model Y焕新版的到来只能说诚意有限,两款主力产品的销量上限明晃晃摆在那里;其三,Cybertruck的高开低走与需求疲软几乎成为定局;其四,万众期待的Model Q何时才能入场并快速上量悬而未决……


不吹不黑,仅在内部产品维度,特斯拉的储备算不上特别充沛。


继续转换视角,纵观此刻的外部大环境,就像前文提及的那样,欧洲、美国市场对于纯电动车的态度一直不温不火,中国市场的竞争强度又呈现着翻倍的增长。


实际上,今天文章的主角俨然失去了曾经“肥沃”的生长土壤,转而陷入到了血红一片的泥潭之中。能够预见的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其都将处在震荡与波动的阶段。


而借此契机,又朝着DeepSeek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怎样评价特斯拉?”


它给出的结论为,“总体而言,特斯拉仍是一家兼具创新野心与执行力的公司,但未来表现将取决于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持续突破技术边界,并有效管理政策与市场风险。”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229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