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主管理想汽车业务,董事长、CEO李想专心搞AI。
车东西2月18日消息,《21汽车·一见Auto》独家报道显示独家报道显示,理想汽车决定任命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担任智能汽车战略的负责人,负责制定与智能汽车业务相关的战略目标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目前,理想汽车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战略委员会已批准决定此次人员变动。
为了支持马东辉开展相关业务,战略委员会还决定任命他为“产供销联系会”的主任。此前,该职位由理想汽车的董事长兼CEO李想担任。不过,李想依然是产供销联席会成员,会参与汽车相关业务决策。
对此,车东西向理想汽车方面进行了核实,对方表示架构变更情况属实。
而这样的信息无疑传递出了两个重要信号。
一方面,作为理想汽车一年50万辆成就背后的“男人”,马东辉被进一步推上企业更重要的管理决策地位。
另一方面,李想也从主管企业汽车业务的位置上退了出来,开始专心搞AI。
不难看出,2025年的理想汽车,可能还有更多王炸要放出来。
一、马东辉主管汽车业务线 纯电新车呼之欲出作为理想汽车的二号人物,马东晖此前对外曝光不算太多,但却是理想汽车的老人了。
从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马东辉是理想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及总工程师,2023年升任理想汽车总裁。
自2015年在理想汽车工作以来,他在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理想汽车总裁 马东辉
在加入理想汽车后,他主导了理想ONE的研发与交付,并推动了后续车型L9、L8和L7的开发。
此外,他负责增程电动、高压纯电、智能空间和智能驾驶四大技术平台的开发,为理想汽车的产品矩阵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管理方面,马东辉于2022年底接任总裁,全面负责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及质量安全,优化了从产品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
在理想汽车向矩阵型组织转型过程中,马东辉主导了集成产品开发(IPD)等流程的实施,提升了跨部门的协作效率。
在加入理想汽车前,他的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汽车工程领域,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马东辉于1995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士学位,并于2003年获得上海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
在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马东辉曾在IAT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担任高级项目经理。从2011年6月起,他在三一重工车身有限公司担任研究院院长,负责技术研发工作。
从马东辉的履历中不难看出,其对于汽车业务全产业链都很熟悉,统管汽车业务也在情理之中。
▲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
2024年,理想汽车的销量突破50万辆,成为新势力车企中首个实现此目标的品牌。
今年,理想汽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L系列的改款和传闻中的L5、汽车业务出海以及发布纯电新车等几个方面。
目前理想汽车的纯电测试车已经多次在道路上被人拍到了,其中纯电伪装测试车明显比理想MEGA小一圈。不过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究竟是哪一款纯电新车型。
▲理想纯电SUV伪装测试车(左)与理想MEGA(右)
而今天又有一则社交媒体上曝光的信息显示,理想的纯电SUV i8已经开始进入TVC拍摄阶段。
▲疑似理想纯电车型i8的TVC拍摄通告
整体来看,在理想汽车汽车业务趋于稳定的同时,李想作为公司CEO,可能开始将精力进一步向AI等前沿领域侧重了。
二、理想汽车重点投入AI 李想主抓从李想近期的言论不难看出,李想的战略重心转移反映了理想汽车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判断,认为AI将成为智能汽车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
他指出,汽车是“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场景”,但仅依赖硬件无法形成长期壁垒,必须通过AI技术实现软硬件的协同创新。
他提到,理想汽车计划自研AI操作系统、芯片、云服务及电子电气架构,以构建技术护城河。
▲李想认为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 Model,视觉语言行动模型)的作用
李想认为,电动车竞争真正的下半场是“智能化”,这种智能化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软件智能,而是基于AI技术的全面进化。未来的汽车将由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转变为AI时代的智能空间机器人。
如此以来就不难理解李想做出的决定了。
目前,理想汽车的愿景已升级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这一转型与他个人对技术与商业的深刻理解及长远目标相契合。
当下,理想汽车AI大语言模型已经实现了从车机到手机端的跨越,此后,Mind GPT-3o、Mind Diffusion V2.0也将逐步发布。
此外,理想汽车也在智驾方面提出了2025年实现L3自动驾驶的目标。
为此,我们不妨看一下在高效决策落地的汽车产品线和公司一把手亲自抓AI的2025年,理想汽车能给市场带来哪些惊喜。
结语:理想汽车步入“双核发展”阶段此次理想汽车的战略调整标志着理想汽车进入“双核驱动”阶段。
一方面,马东辉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闭环管理能力,确保智能汽车战略的高效执行,另一方面,李想则通过转向侧重AI布局,为理想未来的技术生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
在理想汽车实现了50万辆的年交付目标后,这样的布局即是其业务成熟度的标志,也体现了理想汽车要在行业中想要快人一步的愿景。
零跑C10:15万台交付,刷新品牌新纪录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不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更以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展现出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强大实力。
东风退市“让路” ,岚图登陆港股“靠华为”?
比亚迪敢为L4级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才是对技术与实力最好的证明
解锁出行新可能,余承东新疆测试新款智界R7
呼伦贝尔三天深度体验,林肯这两款车藏着太多惊喜
方程豹钛3|开了600km后,我知道它为啥卖这么好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功不可没。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中,中国车企正以强劲的势头,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迭代进化与创新跃升,书写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国篇章。
【E汽车】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补贴后14.99万元起
岚图汽车逆袭,央企新能源品牌第一股+接近盈利!
8月22日,岚图汽车携手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通过线上直播形式正式发布了岚海智混技术。
全域800V+大电池+全温域5C超充 岚图发布重磅技术
8月22日,岚图汽车正式发布全新“岚海智能超混技术”,以“全球首发、发布即量产”的姿态,进军混动市场。该技术致力于让99%的出行场景实现纯电驱动,充电速度可比加油,长途驾驶也无须担忧续航。
总有人说“小车就是凑活”——通勤挤得膝盖顶方向盘,露营装不下帐篷睡袋,胡同停车得来回倒三五把……直到极狐T1带着6.88万起的预售价来,才发现:A0级小车,原来能把“凑活”过成“讲究”。
对于大多数2.5吨以下的乘用车来说,2.9bar的冷态胎压高不高,抬杠没用,亲自对比试试就知道,那些以轮胎型号为由的,问问卖轮胎的,这款轮胎能不能装其他车型就知道了
上汽通用五菱第800万辆MPV下线,星光730全球车来了!
超百万用户选择天神之眼
8月19日,广汽集团在番禺总部举行广汽星源增程技术暨昊铂HL增程版上市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以超高效、超澎湃、超静谧三大核心突破,终结用户亏电感,开创增程体验新时代。这是今年广汽集团继“星灵智行”智能科技品牌、“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星灵AI全景图”之后,......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新能源决赛圈冲刺!小鹏跑出 “王炸”Q2,能稳住优势碾压对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