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拿下1月零售销冠的吉利,和比亚迪究竟还差多远?

拿下1月零售销冠的吉利,和比亚迪究竟还差多远?

驾仕派 2718浏览 2025-02-24 IP属地: 未知


作为一个每月都要统计各车企、车型详细数据的媒体人,在看到今年1月吉利国内销量超过比亚迪的消息时,我是很震惊的。



吉利从去年底、尤其是星愿、银河E5等爆款上市后,带来的整体增量非常突出,而如今1月份上险量已经出炉,情况却和厂商数据有很大出入。

简言之,吉利汽车1月份上险量并没有超过比亚迪。两者目前在国内市场的真正实力究竟如何,除了单纯的销量数据外,两家车企综合的市场统治力,又有怎样的差距?


01

结合去年12月、今年1月的数据,才能更接近销量“真相”

按照乘联会公布的车企零售数据,今年1月份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总销量是23.99万辆,其中涵盖了吉利、银河、领克、极氪、几何五个品牌和系列,同月比亚迪(含腾势、方程豹和仰望)在国内的销量是23.4万辆,吉利稍稍超了5千多辆,确实拿下了当月第一。



还是看乘联会去年12月的数据,吉利汽车国内的零售量是21万辆,而比亚迪当月的国内销量是51.5万辆,吉利只占比亚迪的40.8%。如此大的差距,仅仅一个月就实现反超,这,合理吗?

再看一下去年的全年销量,吉利集团国内零售量总计175.7万辆,比亚迪是359.9万辆,吉利还是没能到比亚迪的一半,相当于后者的48.8%。也就是说,和去年12月销量相比,吉利和比亚迪的全年差距反而是缩小了。

以上都是零售量层面的数据,一般情况下,零售量和上险量会有出入,但差距不会太大。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吉利的上险量、零售量数据,就不大对劲了。



如上表,吉利12月的上险量比零售量高,1月份情况相反,上险量比零售量低,且两个月的差值都在5、6万辆级别。比亚迪两个月的零售、上险量也有出入,但整体都是零售量更高,且差值要小很多。

圈内人都知道,零售量是经销商或车企向行业协会上报的数据,本质是有短时间内“挪动”调整空间的,对比吉利12月和1月的零售、上险量数据,我们大概也能知道背后是怎么回事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的关注点放在了“操纵数据”上,那就错过重点了,虽然按照上险量层面,吉利1月并没有超过比亚迪,但即便只看上险量,吉利和比亚迪的差距大幅缩小、甚至还在加速缩小,这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


02

吉利和比亚迪的差距,到底还有多大?

为了更贴近市场真实的销量表现,接下来我们就全部以上险量作为参考数据。



上表是2020年以来,五大自主车企在集团层面的上险量概况,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还未爆发的2020年,比亚迪全年的销量规模只有36万辆,而当年的吉利集团全年销量逼近120万辆,是比亚迪的三倍以上。

2021年DM-i系列车型上市,比亚迪正式进入爆发期,当年销量直接翻倍至72.5万辆,2022年又倍增至161万辆,直接超越吉利、长安、长城三大车企,成为自主第一。之后的23、24年,比亚迪的规模又进一步膨胀至250万和360万辆以上。

从2023年开始,吉利和比亚迪的销量规模,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数量级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增长最快的几年里,吉利、长安两家车企的整体销量并没有明显下滑,2023年反而同时创下135万辆级规模的新高。



而到2024年,比亚迪年销规模再涨115万辆,长安集团销量和23年持平,而吉利集团却大涨至182万辆,这是吉利和长安在同一体量上纠缠数年之后,第一次真正把长安甩开了一大段距离。

再看最近的月度销量,吉利的增长要更明显,去年12月比亚迪上险量39万辆,吉利25万辆,差距缩小到36%;今年1月比亚迪上险量20.4万辆,吉利18.5万辆,差距缩小到9%。

也就是说,即便抛开零售量在统计方面的误差,以最贴近市场实际情况的上险量来看,吉利和比亚迪的差距,已经从前两年的望尘莫及,追到了现在望其项背。而且这并不是此消彼长的结果,而是在比亚迪仍高歌猛进的状态下实现的。

上险量层面,吉利首次年销破百万是在2017年,达到了118万辆,自此开始的7年里,吉利年销规模一直在110-135万辆之间涨跌不定,始终没能再进一步。而吉利销量的再次质变,却是在失去自主品牌领头羊身份之后实现的。


03

吉利的新一轮销量质变,刚刚开始

集团层面的PK,我们需要把各个子品牌的数据拉出来看看——



首先看主品牌,吉利品牌2020年的上险量就已经过百万,2024年销量105万辆,期间22、23年还曾跌破百万辆,说明过去五年里,吉利品牌并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只是在去年重新回到了高峰水平。

让吉利集团销量大涨的,还是其它的子品牌。

领克、极氪、吉利银河三个品牌在去年都同时首次突破了20万辆,其中极氪品牌同比翻倍,吉利银河同比增长三倍,而领克达到26.8万辆。综合来看,吉利品牌去年在吉利集团的销量占比,只有57.7%。

作为对比,比亚迪集团去年上险量366万辆,其中比亚迪品牌为349万辆,主品牌在集团中的占比超过了95%。腾势、方程豹、仰望三个品牌全年合计销量16.7万辆,加到一起比不上吉利旗下一个极氪的规模。

比亚迪品牌占集团层面95%以上的销量,而比亚迪90%以上的销量,又集中在20万元以下。显然,在集团层面,吉利在不同品牌、不同动力类型、不同价格定位上的发展,较比亚迪要更全面、均衡。



而在车型方面,吉利在去年、尤其是最近几个月里,贡献最大的车型,是银河E5、银河星舰7 EM-i和吉利星愿。星愿12月、1月连续破2万辆,银河E5近半年保持月销1.5万辆左右,银河星舰7 EM-i则是刚上市就破1.7万辆。

这三款车型,全部都在比亚迪统治力最强的细分市场内,尤其是星舰7 EM-i,改用和比亚迪DM-i相似的单直驱挡位后,成本、价格、油耗大幅下降,成为第一款真正有能力和比亚迪宋Pro、宋PLUS进行抗衡的产品。

至于纯电的银河E5和吉利星愿,虽然销量还不及同价位的元UP、元PLUS、海鸥等车型,但在这些细分市场,比亚迪已经不再是多数人的“无脑首选”,通过设计、空间、配置、价格的错位竞争,银河E5、星愿在产品力层面对比亚迪产生了有力的挑战。

这三款车型,都是在去年下半年、或者年底才上市的,它们代表了吉利在比亚迪时代,以新的自我定位和竞争思维,推出的新一代产品,而类似这样的产品,目前都还只是刚刚铺开。如果市场没有大的变化,今年吉利和比亚迪的差距,很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但是,如晴天惊雷,比亚迪全面智驾,来了。


04

比亚迪率先普及智驾,吉利会被“打回原形”么?

比亚迪宣布全系搭载智驾仅仅两天,吉利银河L6 EM-i上市,这款车最初11万多起售的轿车,在换装单直驱挡位的EM-i系统后,门槛降到了7.98万,和秦PLUS DM-i持平。



如果没有前两天比亚迪的“智驾宣言”,以银河L6 EM-i的产品力,很可能会对秦PLUS系列产生实质性的冲击,这款车本该是吉利挑战比亚迪的重要一环。而如今银河L6 EM-i在质感、空间、动力、操控、续航、配置等方方面面的优势,都在比亚迪智驾普及的光环下黯然失色。

吉利受到的影响,不会只有L6 EM-i这一款车,价格来到10万元以上,银河E5、星舰7 EM-i所面临的比亚迪竞品,全都配上了天神之眼C,比亚迪这次智驾战略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会不亚于2021年DM-i系统的发布。

友商受到的冲击会有多大,我们至少需要两个月的销量数据才能判断,但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包括吉利在内的其它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首要任务都将是尽快加入全系智驾的阵营。

从2021到2024,吉利花了3年时间,找到了在纯电、混动市场同比亚迪竞争的办法,如今比亚迪腾身一跃,跳到了另一个舞台上。像比亚迪一样普及智驾,或许不会太难,但面对智驾方面拿到先手、光环加身的比亚迪,吉利和其它车企,又不得不重走一遍艰难的追赶之路了。


05

驾仕总结

综合来讲,目前国内销量最高的车企,不论自主还是合资,比亚迪都是无可争辩的第一,但是吉利通过一定的“统计策略”,在1月份短暂压比亚迪一头,起码让我们看到比亚迪的销量神话,并不是其它车企无可企及、无力挑战的。

可惜被追赶者不会原地踏步,行业即将重新洗牌,我们就静待车企们新一轮竞争吧。

(END)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763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