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传祺向往S7的预售发布会上,提到了一个行业首创技术,即“一车双模”,官方的解释是,车辆可以在并联混动或串联增程中,自由选择任一驱动模式,甚至还细化了日常纯电、长途插混、市区增程的使用场景,但,在目前主流串并联混动架构中,动力传递路径本身就是包括增程在内的,甚至用不上多挡DHT或P4电机,基本也能实现低油耗和高性能诉求,从技术角度看,基于机电耦合强制执行串联或并联模式并不难,那,传祺向往S7搭载的这套插混系统,究竟有何不同?这会给用车体验带来怎样的区别?
馈电油耗5.7L/100km,GMC 3.0能取代传统增程了?
插混和增程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当然是变速机构,由于增程的动力源只来自电池,增程器只源源不断的给电池提供能量,真正负责调速的硬件,就是前后桥的电机,当然,软件层面也有智能扭矩分配系统的戏份,而插混在用到有物理挡位的变速箱之后,内部集成的电机布局会更灵活,在不同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挡位数量(齿轮速比)也直接决定了扭矩放大后的加速体验,所以这也是为何高速下的多挡插混,性能比增程上限高的原因,不过,低油耗始终都是两套技术的核心追求,按照广汽传祺给出的数据,传祺向往S7的百公里馈电油耗最低5.7L,这个成绩比问界M7或领克08 EM-P都要低,这是怎么做到的?
传祺向往S7搭载的广汽第三代GMC机电耦合系统,在电机部分,和主流插混的P1+P3架构类似,这是由于P1电机集成在发动机端,和曲轴相连,主要用来发电、启动或优化转速,在低速段能提供扭矩辅助,P3电机则位于变速箱输出端,能参与驱动,也支持能量回收,所以这套构型是目前经济性较高的混动技术之一,譬如比亚迪的第五代DM,吉利的EM-i,荣威DMH等,即便是后桥再放一台P4电机组成双电机四驱,整个架构的主旋律依然是以电为主,尽可能多覆盖综合工况场景。
不同的是,GMC 3.0使用了P1+2AT+P3的DHT结构,太阳轮和齿圈互锁后,单排行星齿轮就变成了一个整体会同步旋转,为了找到多挡DHT在节油和动力间的平衡,就得考虑零件尺寸的合理性,让速比设计灵活性类似于平行轴,所以在GMC 2.0的基础上对结构和重量做了集成和减重,依然有三种分配模式,纯电、并联直驱(分1、2挡)和串联增程,目前多吉利、长城、奇瑞、东风都布局了多挡DHT,其中长城2DHT主要是基于同步器/拔叉的AMT结构,利用机械可靠性主打稳定,吉利的3DHT(Pro)和广汽的2DHT逻辑较为类似,基于离合器/行星齿轮的AT结构,简单理解,GMC 3.0的优势就是用2挡直驱换取了发动机更宽泛的高效运行区间,发动机和P1电机之间没有离合器,而是耦合关系,主减速器和P3电机也同样,整套系统只通过制动器和离合器的不同组合,来控制不同状态。
所以整套动力是从行星齿轮的齿圈输入的,2挡速比为1,1挡速比在1.57左右,换句话说,当手动切换到串联增程模式后,主要靠P3电机推动车辆,电量低于阈值后P1带动发动机进行发电,此时控制器和离合器均处于断开状态,太阳轮自由旋转,理论上只要发动机补能效率跟得上,该模式下P3电机就能一直处于驱动状态,既然发动机已经能做增程器专职来用,再配一套复杂的变速机构有何意义?答案还是在发动机和电机的协同效率上,GMC 3.0主要有两个控制模块,一个是控制电机,一个是掌管发动机动力传递的控制离合器。
在零部件轻量化和小型化之后,电机的功率范围可以比之前更灵活,比如扁线电机的极限转速超过了18000rpm,用油水混合技术冷却,能进一步降低损耗,双油泵可以实现低压冷却回路和高压控制回路完全解耦,在降低液压能耗的同时,提高对离合器压力的控制精度。至于这台代号4A15M3的1.5T,像350Bar直喷、低压EGR、缸盖集成排气歧管、全可变机油泵、GCCS燃烧控制系统等,在第二代混动技术上就已经验证过了,所以小结论是,传祺向往S7在增程模式下,馈电油耗基本不会有更低的极限,但对油耗和性能的平衡上,是要比大部分增程更强的。
底盘硬件还有上限,预售20.98万偏贵了?
在广汽EV+新能源平台上,轴距最小也在2.88米,所以理论上讲,这也是底盘同时容纳油箱和电池容量的最低值了,所以作为一台中大型插混SUV,传祺向往S7最大能用的电池包也就是36.3kWh了,毕竟在CTC技术已经尽可能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所以换到操控的维度上看,小电池+小油箱,对簧上质量的压力,通过麦弗逊和五连杆基本都能化解,再通过FSD可变阻比减振,来弱化悬架的纵向弹跳,说白了就是来兜底整车的舒适性。
有意思的是,这次新车还会提供双电机四驱版本,不过P4电机最大功率只有80kW,还不到前电机的一半水平,从这基本也就能看出,即便是电四驱,传祺向往S7的动力策略还是更偏节能的,另外,若采用大功率P4电机,恐怕这套后悬架很难再兼顾舒适性了,所以在支撑性和化解横向应力效果更好的H臂五连杆,大概率会是传祺向往S9的专属了,另外,在广汽EV+新能源平台上,前悬架还用上了双球节双叉臂构型,大面积的铝制摆臂和羊角,转向节前置前卡钳后置,操控上限明显是要比传祺向往S7更高的。
再落到预售价区间,20.98万-24.98万,同级主流混动车已经标配了双叉臂,单腔空气弹簧和CDC减振系统,甚至还能利用感知雷达矩阵对路面做提前预瞄,来主动调节底盘软硬高低,舒适性上限明显也是要超过新车的,更何况,在20.98万的入门车型不带激光雷达,由地平线征程J3+5V8U1R组成的ADiGO PILOT,还不具备高速城区NDA,考虑无图端到端已经在15万级铺开,激光雷达甚至还下探到了15万以内,所以大概率能肯定的是,传祺向往S7上市后,正式售价是有机会比预售价再低5万左右的。
坚果N1 Air超亮版第三代和当贝D6X Plus:亮度、画质及性能全解析
2025大发科普:快3带人稳定的计划导师的进化之路
2025年的洗衣机市场,一场关于“三筒革命”的较量正在上演。当Leader在3月全球首发“一体三滚筒”洗衣机时,这个颠覆性的设计迅速点燃了消费者对分区洗护的热情,首日预约量突破8.8万,618大促更是拿下京东金榜TOP1,目前已完成10万台交付。
200的价格,千元键盘的体验。雷柏V700 DIY-98让客制化门槛崩了
2025年8月29日,理想汽车携理想i8、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亮相2025年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分享VLA司机大模型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规划。
厨电龙头企业业绩承压。老板电器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46.08亿元,同比下滑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2亿元,同比下降6.28%。
8月下旬,海信视像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半年报成绩单,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同时,也获得了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长期投资者的青睐,同时20多家主流券商机构一致给予“看多”评级。
速看!2025苹果秋季发布会,从iPhone到Watch全是亮点
地平线千万级芯片量产
前段时间听说当贝出了款哈趣 Q1Max 投影仪,平时喜欢追剧的我,一直心动想入手一款投影,周末邀请朋友来家里小聚一起看剧更有氛围,趁着这次京东大促活动果断入手了一台,当我收到哈趣 Q1 Max 那一刻我真的眼前一亮,如果你也还在为挑选千元投影仪而发愁?不妨过来看看我试用三个月的深......
9月4日,全新HUAWEI Mate XTs 非凡大师三折叠屏手机焕新登场,首度将PC版应用与PC级交互体验引入手机,结合鸿蒙操作系统5.1、全新手写笔HUAWEI M-Pen 3,进一步强化三折叠在金融理财、移动办公、影音娱乐等场景下的生态应用适配,带来“大”有不同的非凡体验。......
在雄安这座被誉为“未来之城”的热土上,科技与梦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织生长。2025年8月,创维集团在这里举办了一场科技新品品鉴会,不仅展出了画质可比肩30万元专业监视器的壁纸电视,更首次发布了面向家庭用户的阳台光伏系统“能亮站”。
WLFI上线首日腰斩去中心化交易所钱包XBIT Wallet提供关键支持
泥炭Clip1耳夹耳机实测:佩戴无感,音质却让我惊掉下巴?
惊!iPhone 17提前上架,价格与惊喜齐飞?
不出海、就出局,这是中国家电业的一个共识。现在,无论美的、格力、TCL、海信等老牌巨头,还是小米、科沃斯、石头、追觅等科技新锐,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卷出口”。刚刚开幕的IFA2025上,这些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家电出口”拼尽全力。然而,与同行们卷“家电出口”不同,海......
「拂晓评测」Mova除螨仪D10 Ultra:为啥爱干净的人都别特相中它?
2024年上半年,全球面板行业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钉科技注意到,京东方、TCL华星等头部企业凭借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盈利实现显著增长,而多家中小尺寸及OLED面板企业仍深陷亏损泥潭。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进一步凸显,技术路线与产品结构的差异正成为企业业绩的分水岭。
当先锋,打头阵!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护航九三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