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钦培吉是莲花汽车的十全大补汤还是速效救心丸?

钦培吉是莲花汽车的十全大补汤还是速效救心丸?

光看车 245浏览 2025-03-13 IP属地: 未知

不出所料,还是换人了。

2025年3月12日,莲花汽车正式宣布钦培吉接替毛京波,出任中国区总裁。2024年,莲花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颇为亮眼,达到了70% ,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却仅仅只有26%,这样的反差实在尴尬。换帅也就是件自然的事。

人事调整说到底只是企业战略的一种外在表现。钦培吉的上任,或许能在渠道和营销方面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但莲花汽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在电动化的大趋势下,如何重新定义“性能”;在降低价格的同时,怎样维护品牌的高端调性;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怎样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些矛盾点,显然不是换个总裁就能轻易解决的。


定位与定价:是要银子还是要面子

这几年,莲花汽车的产品策略就没有定型,变化十分频繁。毛京波主政期间,品牌更名后,迅速推出了EMEYA和ELETRE夏花两款全新车型,起售价相比老款直接下降超过10万元,本想打开市场,谁曾想打击了老车主。毛京波不得不公开致歉,表示要在“品牌调性与市场扩张”之间找到平衡。莲花汽车想要销量,高定价肯定是没有出路;如果要品牌形象,低价策略就是死路一条,这条中间的路,就交给新任总裁钦培吉了。

在极星科技担任COO时,钦培吉在渠道下沉和营销创新方面成绩显著,或许能改善莲花汽车销售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不过,莲花汽车既想牢牢抓住“轻量化跑车”的性能标签,维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又想用低价策略在主流市场分一杯羹,这种想要还要的自相矛盾定位,自然会削弱品牌溢价能力。从实际数据来看,莲花汽车在中国每月平均仅售出250辆,这也证明了单纯靠降价,并不能打破市场对它的固有认知。


技术路线:性能自嗨还是拥抱智能化

一直以来,莲花汽车在底盘调校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技术堪称一绝,轻量化设计更是让它的功率重量比领先于不少竞品。可如今,汽车行业全面进入电动化时代,曾经引以为傲的传统机械性能优势,正逐渐被智能化体验所替代。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需求占比已经超过60%,但莲花汽车的新车型在宣传时,依旧把重点放在动力参数上,技术路线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莲花汽车虽然在全球销量有所增长,但在中国市场占比不高,这也反映出它对本土电动化发展趋势反应不够迅速。换帅或许能加快决策速度,但如果不在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技术上的差距将会成为长期制约其发展的隐患。


市场需求:文化融合比管理层本土化更重要

莲花汽车虽然是个国际品牌,但上层更关心其在国内的发展。虽然产品性能突出,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开出去没有多少人认可,更别说文化和圈层属性了。

现阶段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消费分层明显,30-5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二是用户对于“场景化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国潮文化对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影响越来越大。以此作为比照,我们就能理解小米SU7 Ultra为何热销了。但莲花汽车更名之后,还是沿用英伦设计语言,并没有推出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消费属性的车型,更不用说文化适配度了。

钦培吉在极星科技积累的线上直销与用户社群运营经验,或许能助力莲花汽车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但品牌文化的重塑是一个长期过程,况且,莲花汽车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主张。从售后服务网络覆盖率来看,莲花汽车还不到主流品牌的三分之一,用户体验上的短板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其市场渗透能力。

换帅是药引,而非万能药方。

如果只是把换帅当成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方法,而忽略技术升级和文化融合这些系统性变革,很可能会陷入“战略试错—换帅—再试错”的恶性循环,就像是现在的英超球队曼联。只有把管理层带来的新活力,切实转化为产品的创新能力,莲花汽车才有可能在中国电动化汽车市场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对钦培吉来说,先从哪个方面入手好呢?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光看车 0粉丝    163作品 关注 20年汽车媒体老炮,专注新车试驾评测
推荐作者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