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东风本田S7正式上市,售价25.99-30.99万元,网友评论:领导不上网的吗?大家不太理解,市场环境这么卷,东风本田这台全新纯电动SUV定价却不如预期“变得接地气”。
如果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简单地吐槽这车太贵的层面,稍微再深想一层,就会发现,难道东风本田不想卖好这台车吗?显然不是,毕竟这也是耗时4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全新的原生纯电平台做起的全新车。
问题就出在“全新”二字身上,虽说这几年本田等海外品牌在积极跟进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推出一些在中国本土开发的纯电、插混车型,但这些车的开发流程,却还是遵照他们各自的研发体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发现一些东西,我们就不那么难理解,为何合资品牌造车“慢”、价格下不来了。
比如,为了安全性验证,本田仍然坚持完整的汽车开发周期的研发,S7/P7的研发历时4年,历经多轮的试作车和量产车的实验。在碰撞安全性能的开发中,本田总共使用了51台整车进行了高达102次的整车碰撞实验。同时,还使用了40台白车身进行了一系列碰撞安全系统级别的验证实验系统级别的验证实验,单单在正碰碰撞的约束系统的优化就进行了52次的滑台实验。这一开发标准,远高于行业普遍水准。
约束系统也是本田非常重视的一环,其安全带设计也做到了极致。仅仅是这套看似与其他车辆并无二致的安全带设计,却包含了将安全带吸能效率提高的碰撞后及时收紧功能,将胸部压缩伤害降低到极致的两段式吸能设定,防止安全带被骨盆移动而带动拉出时对胸部产生过高负荷的锁止装置CLT(Crash Locking Tongue),防止安全带吸能不足导致乘员撞到方向盘或仪表板的锁止Stopper,能够将以上功能都集成到一款安全带上面的厂家来说目前只有本田。
为此,需要对包括安全带卷收器、锁舌、下端瞄点和霍尔开关等在内的零部件进行全面的细节优化。另外,考虑到每台车的安装瞄点会发生位移,安全带在不同车辆中工作的距离会有所改变,对于全新车的安全带设计,本田会要求做多达126项基于品质要求的测试,其中包括整车、单体零件和L3零件的测试,用时需180天。
诸如此类,有些测试是否过于严谨,出现了冗余我们不得而知,但出于安全、品质要求做的测试,我们得说怎么多都是不为过的。在汽车这么复杂的工业制造品上,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就会成倍或数倍增加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或许,这就是东风本田S7指导价无法下探的原因。
N点评:汽车行业疯狂卷价格的当下,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一方面当然是对不断下行的车价喜闻乐见,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希望车企通过简化开发流程、减少必要的安全装备来实现低价。东风本田S7的定价,也许在以性价比为主竞争的线的价格战下,并不具备吸引力,但对于安全、品质标准有坚持的厂商,应该有被了解,倾听的机会,他们的价值主张应该得到理解。
“真油电混”车型Oilstainlab HF-11,一辆车能体验油电两种动力,您心动吗?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升级亮眼,您觉得26万的起售价怎么样?要不来一台尝尝鲜?
无界空间+超混自由!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全能王炸10.98万元起横扫同级
家庭旗舰SUV 当红之选!问界M8 6月交付突破2.1万台
方程豹 豹8第四次OTA正式开启推送
兄弟们,今天我们来看问界M9......啊不,是银河M9。纵观如今的汽车市场,银河M9所面对的直接竞品,大概率是深蓝S09的低配,而且再加上吉利银河最近推出的产品都能够在价格上给到惊喜,所以我大胆猜测,银河M9上市之后的起步价可能会在20万元以内。
有一说一,吉利在高端新能源市场路确实是越走越窄,无论是极氪旗下的所有产品,还是领克之前推出的中大型轿车Z10,最终都没能收获好的销量成绩,特别是领克Z10这台车。如果单从外观上来看的话,我认为领克Z10确实没什么毛病,大尺寸的轮圈,以及家族化的设计语言和车尾的电动尾翼,再加上足够......
合资最稳C位,广汽丰田36万销量惊艳车圈
有颜有趣, 品质升级 |2026款起亚赛图斯上市 仅7.79万元起
旅行车的天也要变了
10.98万元起,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海豹06DM-i旅行版开启全民新旅时代?
7月4日,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10.98万元-12.98万元。
预计进入国内市场还需要进行大改 迈腾插混版海外路试谍照曝光
标配双叉臂+五连杆,预售15.88万起,2026款零跑C11拿去比
19.58万起小鹏G7剑指Model Y?雷军:等不了YU7的看它
极致AI科技与满配舒适兼得,小鹏G7正式上市,19.58万元起售
岚图用户自发点亮城市地标 与热爱为伍 共赴2025用户之夜
抢不到小米YU7?不如来看看小鹏G7。
建议加钱上2.0T 10万出头的别克君威值得入手?
百科新知识!快3所有计划平台分享app最新版